华山

飞龙关华山往事赵向辉小小说作品

发布时间:2017/11/9 15:14:57   点击数:

华山往事

第二次华山论剑之后,白衣少年苏万华目睹了真正的高手对决,自愧弗如,决心在华山之上寻一奇险之处潜心修炼。

千尺幢下,有一宽阔处,他依岩搭就一茅屋借以栖身。

于是,华山群峰之中,多了一个日舞剑、夜吹箫的翩翩身影。日日舞剑,舞的一直是他自创的长风一浪剑法;夜夜吹箫,吹的也一直是他自编的《玉玲珑》。

倏忽十年,第三次华山论剑的日子逐渐近了。苏万华依旧是舞剑、吹箫,但是却寸步不离千尺幢,因为这是登顶的必经之路,有石梯余阶,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

一日,苏万华正舞剑,一黑髯道士携风而至。

他收住剑气,朗声问道,请留步,在下苏万华,江湖人称流浪飞沙,敢问仙长尊姓大名,到何处去,从何处来?

贫道法号麻坚,从来处来,到去处去,施主有何指教?道士不看他。

请接我一招,赢了,随便上山,输了,原路返回,还要回答我一个问题。说完,他使出了天天习练的气贯长虹,这是长风一浪剑法中最刁的一招。

麻坚一扬拂尘,瞬间一道黑光,转眼不见了踪影。

苏万华直觉浑身酸软,踉跄两步,赶紧扶住了身边的岩壁。他仰天一叹,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一等一的高手,这叫我如何参加华山论剑。

第二天,一个穿布衣的中年男子走了上来。

苏万华一抱拳说,前辈可是行走黄河边行侠仗义的砌步者?请接招。没等对方答话,他就出了剑。

对方也不出招,只是闪展腾挪,苏万华竟然奈何不了他,只好任他往千尺幢飞奔而去了。

苏万华依然习练他的长风一浪剑法,依然吹箫。

一名紫衣女子竟然被他的剑法吸引住了,站在远处一直欣赏他的潇洒身姿,时而击节叫好。

苏万华说,敢问姑娘芳名,能切磋一下吗?

苏万华还是那招气贯长虹,冷清秋则用手中的峨嵋刺把苏万华转了个眼花缭乱,最终竟然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只好认输。

冷清秋一个鹞子翻身跳上千尺幢,嬉笑着喊道,先去论剑,回来娶我。

苏万华微微一笑,继续等别人上山。

接下来几天,他陆陆续续打赢八九个人,都无可奈何下山去了,但是都没能回答他的问题。当然,也输给了六七个人,先后上了千尺幢,等待明天华山论剑那一刻。

入夜,苏万华拿出那支缀着一个玉玲珑扳指的竹箫,又吹了起来,依然是他吹奏了千百遍的《玉玲珑》。

忽然,一道身影闪过,他以箫当剑,截住了来人。

又是一番较量,最后黑影输了。苏万华这才向黑影说明原委,请黑影回答完自己的问题后下山。

他问,你可知道一个叫南金娜的女子?

话音未落,黑影便痛快地回答,知道,那是近些年江湖上难得一见的美人,可惜的是,上次华山论剑回来,她就四处寻找一个姓苏的白衣少年,多年未果,前几天已经出家为尼,不问尘间事了,更不会再参加华山论剑。

苏万华听完,目光和手都像冻住了一样,黑影在干什么,是不是下山了,他都没在意,只是想起了十年前华山论剑现场的一个插曲。

那时,他青春年少,在华山之巅观摩大师论剑,想将大师的一招一式融会贯通,将来也成大师,成为华山论剑其中之一。没想到,身边站着一名绝色少女,一袭白纱裙,乌黑的长发,而且,一双透亮的眼睛正在凝望着他出神。他的心,忽然醉了,不知不觉间竟然要拉少女的手。少女难掩羞涩,慌乱中问道,公子贵姓?苏万华一激灵,连忙答,敝人姓苏,家在太原府,年方二八,未有婚配。姑娘抿嘴一笑,我并没问你这么多啊!苏万华的脸,一下就红了,像姑娘手中的雕花漆盒。他故作镇定,姑娘贵姓?我姓南,母亲叫我金娜。说完,姑娘从漆盒中拿出一个玉玲珑扳指递给苏万华,补了一句,十年后见,转身就走了。苏万华追都没追上。

他怀里抱着自己的剑,吹着《玉玲珑》,信步向前走去。

从此,千尺幢的悬崖下,有了万南峰、玲珑竹和立剑石,都是情侣必看的景点。

作者简介

赵向辉,男,年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医院宣传处处长,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年开始写作,先后在《金山》《天池》《杂文月刊》《杂文选刊》《微型小说月报》《小说月刊》《山东青年》《巴音河》《意林文汇》《晚报文萃》《检察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燕赵都市报》《西藏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等作品20余万字。

编辑:唐薇

审核:刘华、谢树林、张小洋

本刊法律顾问:王兴萍(律师)









































福州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能根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dlhj/1410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