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地理环境 >> 西安东线一日游春寒赐浴华清池秦始皇兵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2月5日晚上飞机晚点,从咸阳机场坐机场大巴辗转到达入住酒店已经是晚上十点左右了,购买机票大巴票时,直接预定了2月6日西安东线一日游的团,东线在临潼,离市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再者对于华清宫和兵马俑,要是没有导游讲解,估计是索然无味。一人一百的车接车送加全天导游,费用不算太贵(在机场直接预定,省了机场大巴一人25元的车费,外加摆渡车直接送到酒店,初到西安,算是比较顺利)。旅游景点的票价,就有点惊人了,现在算淡季,兵马俑和华清池票价分别都是元(旺季元),女儿未满16岁,兵马俑免票,华清宫半票。
早上7:10左右接到导游的叫早电话,慌忙叫女儿起床,整理收拾后下楼吃早餐,大概7:50在酒店前坐上旅游大巴,随着导游司机一路接上同团游客,大概在8:10从西安市中心向东出发,前往临潼,距离大约40公里,耗时大约需要1小时左右。
导游是个蛮健谈的陕西人,从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汉、新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历史悠久开始讲起,长安到西安的由来,西安城墙,西安接待各国领导人的奇闻异事,西安三宝,再教教几句西安话,一路上倒是让人趣味满满地到达了目的地。
骊山晨照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青黑色的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是一座死火山,地下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等,现在有缆车直达,山中景色可尽收眼底。著名的“骊山晚照”是没看到,骊山晨照倒是看到了。
骊山脚下华清宫华清宫在骊山脚下,华清池之所以闻名于世,缘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一句诗句,也就是这里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沐浴之处,因为这里的温泉常年保持在43度,富含多种矿物质,非常适合人沐浴疗养。华清池在唐代成为帝王妃嫔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年初三月返回,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到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36次之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华清宫又可以称之为“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
春寒赐浴广场贵妃出浴雕像华清宫外广场名为“春寒赐浴广场”,贵妃出浴雕像矗立其间,让人想起“侍儿扶起娇无力”,不过,雕像中的杨贵妃是很健美的。
梨园祖庭唐玄宗李隆基长于音律,被誉为“梨园始祖”,入口右侧即有梨园祖庭,并不能参观。
九龙湖景区我们参观主线是御汤遗址,沿线经过九龙湖景区,景区以九龙湖为中心,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九龙桥东西横贯,依山环水,殿宇恢宏,堤上西为晨旭亭,东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最特别是飞霜殿,经导游提醒注意到其屋顶上并不象其他殿阁一样留有残雪,据说这里是皇帝寝宫,修建时有特殊的保暖设计,残雪很快就会融化了,所以才得名“飞霜殿”。现在工人正在安装春节元宵布景,冬天就没办法观看《长恨歌》表演了。
贵妃入浴雕像从九龙湖往御汤遗址走,映入眼帘的是著名雕塑家潘鹤所创造的“贵妃入浴”雕像,这是艺术禁锢的一次重大突破,裸体入浴的杨贵妃体现了唐朝的审美,体态婀娜,肥而不腻,仔细观察小腹平坦,竟然拥有现代人追求的马甲线,估计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艺术家,天天跳舞,体型十分健美!
海棠汤在雕像之后便是“海棠汤”,又名“芙蓉汤”,俗称“贵妃汤”,汤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状。汤池的池壁由四块墨玉拼砌而成,墨玉也就是青石经打磨后,通体呈釉黑色,东西两侧对称建有一组小台阶便于上下。整个海棠汤娇小精致,杨贵妃拥有专属浴汤,“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海棠汤”享受着皇帝赐予的至高恩宠。
莲花汤我们紧接着参观的“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和“海棠汤”相比,更有气势,也称“御汤九龙殿”,御汤可储水近l00立方米,就像一座小型的室内游泳池,充分显示出君权神授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
星辰汤唐朝最著名的皇帝当然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御汤”又名“星辰汤”,是“汤泉宫”的文化遗存,占地面积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之所以名为“星辰汤”,是因为整个汤池的设计是阎立德根据唐代礼制规定,再结合天空星象、二十四节气,即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理念设计建造的。在古代,但凡斋戒、祭祀等重大事项前必须沐浴,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洗涤尘垢,更是涤荡心灵、人与自然沟通、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所以古代的休息日叫“休沐”。
太子汤御汤最后参观的是“太子汤”,它最大的不同是一座室外汤池,难道太子除了不畏严寒,还要有露天沐浴的勇气?
温泉古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御汤的温泉古源,池底的蓝田玉经年在温泉水的浸泡之下,因温泉水中的多种矿物质的影响,逐渐变色,颜色越来越深。
环园唐御汤遗址博物馆东面,是一座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雅致小院——环园。我们首先经过蒋介石沐浴室,其实这座浴池建于清代,康熙、慈禧、光绪都曾在此沐浴,浴池仿贵妃池而建,名为“杨妃池”,年,蒋介石亲临西安,将环园辟为临时行辕,这座汤池也就成了他的行辕沐浴室。
五间厅从蒋介石沐浴室走上去,就是著名的“五间厅”,由西往东依次是:秘书室、蒋介石卧室、蒋介石办公室、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的办公室。蒋介石就是在五间厅部署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引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导游津津乐道于当时49岁的蒋介石能在枪响后一口气跑到了后面骊山的半腰间虎斑石处的“兵谏亭”,游人们从五间厅的小门挤破脑袋想看看蒋介石住的房间什么样,蔚然成观。
著名的“五间厅”部署进攻红军的会议室其实是很想走到“兵谏亭”去看看的,但团友们觉得这是逃跑之路,天气如此之冷,何必呢,不看也罢,只得从众,这大抵就是跟团游最让人不喜的地方了。
登山路线从五间厅往下走,华清宫的参观几乎结束了,然后就是在轮流在郭沫渃题字的“华清池”石刻处打卡拍照。我们比较早走下来,就走到华清宫的碑林,再看看,此处现存的历史名碑共7块,其中著名的有《北魏温泉颂碑》、《温泉铭碑》,其余石碑、碣诗石共计69多方,有兴趣还是可以细细看看。
碑林华清宫游览结束后,导游带团到一酒店,自助午餐,每人38元,以提供的家常菜色来讲,性价比极低,胜在能吃饱,饭后配套当然是玉石展了,经受诱惑,没有购买,呵呵。
最早看过的穿越小说是《寻秦记》,如项少龙般“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男人的最高追求,秦始皇赢政应该算是第一个达成了,天下无出其右的至尊地位,至高无上的皇权,这样的日子想要长长久久,很是能够理解,因为不能长生不老,梦想死后继续这种日子,还是能够理解,大概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才有骊山秦始皇陵这样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的存在吧。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始建于赢政登上秦王位,终于秦二世二年,历时39年,总面积56.25平方公里,东临华阴,西面咸阳,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多个,但因为目前科技水平不足以完整保护,所以未组织挖掘,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只是秦始皇陵的万分之三左右。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东线游下午的行程安排的就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6岁以下儿童免票,这个措施实在不错,相当有利于青少年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购票进馆要经过两次验票,从大门进入后,大约步行十分钟左右(老弱可以坐电瓶车,票价五元),经过秦始皇塑像,再次检票进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主体馆,也就一、二、三号坑及铜车马展厅。检票后,旅行社的导游下岗,博物馆的专业导游上岗,同样是一位女导游,姓董,董导音速相当之快,步伐相当之快,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就“我带大家往有空位的地方去,大伙儿见缝插针观看文物,注意听讲解,三分看,七分听!”
铜车马展厅董导首先带我们去看的是铜车马展厅,展厅位于地下,为保护文物,灯光相当昏暗。铜车马展厅展出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是按照实用车马的二分之一比例缩小制作而成。据董导介绍,考古挖掘时,两乘铜车马一前一后放置在一个木椁内,因木椁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但原位没有大的变动,车马的构件基本齐全,经过专家修复,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两乘铜车马。同时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一号车一号车车前驾四匹铜马并驾齐驱,导游特别提醒我们注意到马尾是绑起来的,防止马跑时,四马的马尾纠缠在一起。车舆平面呈横长方形,前边两角呈弧形,车厢两旁人倚靠的木板较低,四面敞露,伞下有一立姿御官俑,车上配有铜弩、铜盾、铜箭镞等兵器。根据这些装备推断一号车应该是秦始皇乘舆中的立车,一号车虽然有伞但四周敞露,又配有兵器,据此又可以推断应该是兵车,在皇帝车队中用以开道、警卫和征伐的作用。
立姿御官俑其实在展厅中因为参观游人过多,并不能仔细观察铜车马,只能好不容易挤上前去拍一张照片,就着照片听着导游讲解。估计展厅也考虑到这种情况了,在一号车旁就有放大的一号车的各部件照片,董导指引我们仔细观察立姿御官俑,特别注意其腰间配有玉佩,这说明他的官职不低,而且他的鞋子——方口齐头翘尖履,据说鞋尖越高表明官职越高,也即成语“趾高气扬”的由来。
二号车上车的门在后面二号车是安车,驾车人坐姿驾车,车厢为前后两室,二者之间有窗,上车的门在后面,上有椭圆形车盖,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据考证此车属于后妃一类人的乘车。史书记载,秦始皇出游时这样的车乘有81乘,其盛况可想而知了,而秦始皇本人乘坐的车马就应当更为豪华大气了。
柱子上显露出剑形在展厅中庭,董导介绍了支撑展厅的四根大黑柱,据说为镇墓葬品的阴气,这四根立柱实如四把宝剑,我们一看,光影还真在柱子上显露出剑形,真是太神奇了。
一号坑一号坑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最著名的一号坑,我们在史书或者一般介绍资料上看到的都是一号坑,它是目前挖掘最大的兵马俑坑,与真人马大小相同、排成方阵的多个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立于坑中,有精锐的前锋,强大的主力,灵活的侧翼,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
兵马俑的修复检阅完秦始皇的兵马俑,我们又了参观了解了兵马俑的修复过程,在这些细细碎碎成千上万的碎片中,经年累月完成修复的考古志愿者们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坑内的黄土是“熟土”董导提了一个问题,有没有发现兵马俑坑内虽然是黄土,却寸草不生,这是什么原因?原来这是因为坑内的黄土是“熟土”,所谓“熟土”,就是人为炒熟的土,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矿物质、微生物对兵马俑造成破坏,古人的智慧实在令人佩服。
二号坑南厢房我们接着前往的是三号坑,三号坑规模不大,级别却很高,相当于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从位置来看,三号坑位于一号坑、二号坑后部,位置相对隐蔽、安全。从平面布局上看三号坑分为南厢房、北厢房、车马房三个单元。南厢房内有铠甲武士俑42件,体形高大,身材魁梧,他们均环绕墙壁相向排列,据考证武士们应该是担任警卫的卫队。南厢房的正厅可能就是当时的议事之所在。
二号坑北厢房北厢房呈现的发掘的原状,出土有22件武士俑,当时应是面对面站立。另外,发现残鹿角1件,动物朽骨一堆,这是因为古代作战前要在军幕内占卜、祭祀,祈求神灵保佑能打胜仗,名曰“祷战”,鹿角、兽骨应是祭祀的遗物,因此北厢房很可能是战前占卜、祈祷活动的场所。
三号坑很多还未挖掘最后我们参观的是二号坑,内部精心构筑了战车方阵,骑兵阵,弩兵阵和车、步、骑混合方阵,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
跪射俑跪射俑跪射俑我们重点观看了秦始皇兵马俑目前发掘出土的兵马俑中唯一一件完整的就是跪射俑。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细节刻画得非常细致,眼角的皱纹、手掌的掌纹,甚至于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
立射俑立射俑,左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双足成丁字形,左腿微弓,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曲举于胸前,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绷着嘴,鼓着劲,昂首凝视左前方,严肃认真的神情,和动作互相呼应,栩柯如生。这种立姿当为持弩发射的预备动作。董导说立射俑体型十分消瘦,伙食应该不是很好,兵阶应该是较低的。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和瘦长型的立射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肚子突出,难道“将军肚”就来源于此?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花结,造型飘逸,衬托出其等级、身份不凡,在军中据有一定威望。
秦青铜宝剑千年不锈随将军俑出土的是一把青铜宝剑,剑身历经千年而不锈,经考证,剑身上有一层含铬的金属,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也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0摄氏度,秦时有这么高超的冶炼技术,答案是“不知道”。
临潼丑石榴参观完二号坑,导游又尽责地把游客们带到了玉石展厅,为西安的蓝田玉经销做贡献。我们出展厅,经过一条周边农民自发组织的商业街,商业街中的物品价格相对低廉许多,一盒兵马俑十块钱,十块钱十个又大又甜的当地特产石榴(石榴要挑选丑的,发黄发白的,最好皮胀开的),十块钱一盒柿饼(可能因为吃过最有名的富平柿饼,原谅我这里的柿饼吃不下去,感觉很涩),十块钱一大瓶的石榴汁,便宜又好料,真的值得购买。
最后,我们乘车回西安,到达西安大概是六点多,吃过导游介绍的王魁腊汁肉夹馍,真的是吃过的肉夹馍中最好吃的。
母与女共读记‖原创发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子共读共成长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dlhj/1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