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山西杨稳定印象华山散文

发布时间:2020/10/8 17:08:59   点击数: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年第期(总第期)

 印象华山(散文)杨稳定

曾几何时,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风靡全国许多旅游景区,张艺谋团队的印象系列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普陀》等“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作品,汲天地山水之灵气,集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以其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与前沿创意倍受媒体、艺术界及高端商业品牌的青睐。近年来,笔者有幸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观看了其中几个经典作品,颇有启示,遂以寸管记下吾辈登临华山之所见、所闻、所感,斗胆谓之“印象华山”,参与第三届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征文活动。在此,拜托诸君切勿望文生义、与大咖们的“印象系列”相提并论。

我喜欢登山运动,平时出去旅游,也会选择爬山,与驴友一起感受回归自然的淳朴,分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傲和巍峨,领略巨峰托举的舒畅和云海妖娆的妩媚,品味蜿蜒崎岖的忧郁与怪石嶙峋的寂寞。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人这一生最少要爬一次华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如果故步自封,止步不前,对未知世界不再好奇,那人的快乐也就会失去。我最初对于华山的印象,来自于小时候看过的电影《智取华山》,还有一本小人书,也是《智取华山》,还有那句名言“自古华山一条路”。尤其是银幕上的华山陡峭险景,至今仍记忆犹新。解放军侦察参谋刘明基率领侦察人员,在当地药农常生林的向导下,打破了民间“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从后山上山,一路上攀悬崖、登峭壁,飞渡天桥险境,趁夜色摸上北峰,突袭守敌,占领了制高点千尺幢。尔后又控制了北峰与西峰之间的通道苍龙岭,全歼守山之敌。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一睹华山风姿、感受华山奇险的愿望。

终于在我的高中时代,了却了多年的夙愿。这年深秋时节的周末,我第一次登上华山。虽然只是走马观花般的疾步攀援,却是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华山雄伟奇险,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的雄姿给我留下了“奇险天下第一山“的深刻印象。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浅夏时节,几位好友相邀再登华山,颇有故地重游的感觉。

临行前,我浏览了朋友圈里网友去华山旅游后写的游记文章和登山图片,特意拜读了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地质科考家、探险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中的《游太华山日记》,跟随作者四百年前的笔触,从潼关到华山的玉泉院、莎萝宫、青柯坪、寥阳桥、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猢狲岭、白云峰、苍龙岭、日月岩、玉女祠、迎阳洞,细细“游历”一番,借以加深对华山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印象。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临黄河,南接秦岭,历来以奇险雄秀而著称于世。《山海经》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水经注?渭水》记载“远而望之,又若华状”;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描述“未入关,百里之外,即见太华山兀出云表。”古人更有诸多诗赋形容从平原遥望其主峰巍峨耸立的雄姿:“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

我们一行五人早上六点多钟就来到了华山脚下。

俯首山侧,一股清溪,从高处流下,顺着石阶绵绵地流向山外;抬头望去,群山巍峨,壁立千仞,那犹如刀劈斧削般峻峭的石壁,仿佛使人能够感受到0多年历史流淌的回音。正如徐霞客在游记中所描述的,忽仰见芙蓉片片,俱片削层悬,惟北面时有土冈,至此尽脱山骨,竞发为极胜处。

经过再三思量,我们选择了最佳线路,由“自古华山一条路”上山,然后单程索道乘西峰索道下山,这条路既能体验攀登华山的乐趣,又可在西峰索道上观赏西峰的千仞峭壁。

登山开始,大家兴致勃勃地踏进山门,抵达第一站——玉泉院。院内寺庙围落,香火旺盛,白烟袅袅升起,经声叠伏成云外之音,教人醍醐灌顶。我们连同前来参拜的人们,皆以叩拜之礼以祈福运安康,广结善缘,诚然布施。

尔后,经玉泉院沿华山峪而进,沿途曲折幽深,自青柯坪而上,更是历经奇险:

“险光一线开,窄缝夹青天”的千尺幢;陡峭直上的百尺峡;左壁右壑,状如犁的老君犁沟;“路仅容趾,下临绝壑”的擦耳崖;“崖如斩块,挽销而上”的上天梯;“两厢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跨脊岭而上”的苍龙岭。登临绝顶,更有悬临于千仞崖壁上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等。

一路攀来,大家或是迷醉留恋,或是震撼心扉,或是惊险阻挡,或是颠倒乾坤,或是感慨噫吁。

顺着第一个阶梯向上展望,一眼不见尽头。人们只有一个印象——-陡!两边的绳索铁链在晨曦的映照下,冰冷生硬地悬着。沿山而上,天然奇景,处处可见,那开凿在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悬崖峭壁上突兀凌空的险道,令人惊心动魄,一线石阶两条铁链,少有大意纵使粉身碎骨,在惊险诡谲中,将游人一步步推向极顶,也将一幅又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雄奇画面展现在面前,让人心神娱悦达到极致。

比如千尺幢,是从石罅中开出的一条陡而长的石阶“路”,因路有险,左右两边挂有铁索,游人攀登时,得拉着两边的铁索方能上山,千尺幢凿有多级石阶,石阶除陡且窄,每级仅容足尖。攀上千尺幢仰望云际,俯视脚下,如临深渊,石阶尽头如同一个洞口,只需一块盖板便可把华山的道路封堵住。所以千尺幢又被称为“中华咽喉”,这名称让人听了有种异样的感觉。

苍龙岭,华山著名险道之一,从华山北峰南行,过擦耳崖,上天梯,便到得苍龙岭。苍龙岭南北长米,径宽不足1米,中突旁杀,形同一条鱼背,山岭两边就是万丈深渊和深不可测的山谷,令人心惊目眩,不敢俯视。由于这条山岭耸立,整个山体呈青黑色,远远望去犹如苍龙腾空,故称为“苍龙岭”。相传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苍龙岭道路如履薄刃,两边绝壑千尺,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坐在岭上大哭,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便派人把韩愈抬下山。此后,山西有个叫赵文备的人,百岁时游华山,闻韩愈投书故事,放声大笑,并在崖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

北峰为华山主峰之一。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年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陕西保安第六旅旅长韩子佩率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群众的帮助下,独辟蹊径,8位解放军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峰顶上建有纪念亭,亭子两侧镌刻着一副对联,上书:千秋功勋三军猛勇震天地,万代楷模将士奇智惊鬼神。北峰顶上还有金庸先生手书“华山论剑”石碑,给这座名山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

游完北峰,稍事休息后,我们继续向东峰、南峰和西峰进发。这三座山峰在一条路上,所以说“自古华山一条路”。好看的也数这三座山峰。路最难走的也属这条路。从北峰南上,经“擦耳崖”、“苍龙岭”,过金锁关,从这里可分别前往东、中、南、西四峰。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能进入仙境,领略南峰长空栈道、东峰日出和西峰落日的无限风光。

由西峰索道下得山来,我仰视华山,再一次将目光投向群峰,山顶的寺观云雾缭绕,似朵朵莲花,盛开在天际……

由于时间关系,华山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都来不及细细颀赏,颇感遗憾。但这次故地重游却使得华山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更加深刻!华山除了奇险陡峭,乃八百里秦川绝无仅有的秀岭奇峰之外,犹如一首没有文字的诗、一幅不需要装裱的画;又像一朵盛开的莲花,纯洁高雅,更像一位豪气冲天的巨人,在朴实平凡的西北大地上昂首挺立,傲视万里峦嶂,笑对天下名山。其魅力令人向往,其芳名千古传扬!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传说故事都与华山有关。比如汉武帝找卫叔卿的事,卫叔卿驾着鹿拉着云车从天而降来见汉武帝,汉武帝以皇上自居,说卫叔卿是他的臣子,结果卫叔卿不见了。汉武帝让卫叔卿儿子卫度世到华山找,卫叔卿不肯回,和七个神仙在博台下棋,就是现在的下棋亭,陈抟和赵匡胤下棋的地方;比如《宝莲灯》中沉香劈山救出三圣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西峰,被劈开的石头,就在翠云宫边上。西峰还有巨灵足,舍身崖,莲花洞等等看点。还有金庸《射雕英雄传》华山论剑精彩篇章描述的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北丐洪七公、南帝段智兴以及中神通王重阳五雄争霸情景情节,华山上好几个地方都能看到。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可见华山的文化底蕴是很深厚的。另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舜都曾到华山巡游。西岳庙内过去还有黄帝的寝宫,供皇帝封禅拜神时歇息之用。许多文人名士也以游览华山为荣。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等都曾游览华山并留有诗句。明清时期,山路不断开拓后游人渐增,咏华山诗文更是洋洋大观。

所以说,华山是一座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名山,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与黄河一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藉华山而得名。又说:“我国民族旧居雍梁二州之地,东南华阴,东北华阳,就华山以定限,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当代知名人士也为华山题词:“华夏之根”、“父山”。中华之根在华山,民族之源在华山。

不仅如此,华山与其他众山不同之处在于华山独特的气质:以其险而使其他名山无与伦比。以其雄浑而雄冠名山。华山,山势突兀挺拔,直插九天云霄;整个山体如刀劈斧削,绝壁万丈。山体多以整块花岗岩矗立而成,质地坚韧,其主峰则更为典型,四面都有发育的垂直节理。因而形成“削成而四方”的方柱体直插天际。经历亿万年风吹雨打,风化侵蚀而不改其形,巍峨屹立在祖国西北沃土之上,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壮哉,华山!奇哉,华山!美哉,华山!“无限风光在险峰”——当是我对华山的全部印象。

(在线责编 范丹丹)

 作者简介       杨稳定,男,山西运城市盐湖区人,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盐湖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年度“十佳新闻工作者”,《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先后在《电影创作》、《乡镇论坛》、《山西日报》、《民情与信访(陕西)》、《运城日报》、《盐湖文学》、《中国作家在线》、《西部散文(原创)》、《时代作家》、《乡土作家》、《晋风蒲剧网》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发表散文、小说、杂文、文艺评论、影视小品、通讯报道、报告文学习作三百余篇。散文《我难以忘却的蒲公英情结》在年第四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征文中获得银奖;散文《落叶,深秋最美的诗篇》在年第六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散文《又是一年腊月八》在《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与新安晚报社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人间至情”大型征文中获得优秀奖;散文《又是一年杏花红》获“首届新时代美丽中国文学奖游访诗文大赛”三等奖。推荐阅读余秋雨|笔墨祭毕淑敏|离太阳最近的树高洪波|鸡血石记池 莉|熬至滴水成珠阿 成|抚远之远(外一篇)周树山|乱世和末世的自我救赎——梁启超的人生哲学张继炼|大漠神韵(系列散文)廖静仁|调琴师(小说)张 镭|失独者K先生林清玄|生命的意义曹学林|我与汪国真的一面之缘天 涯|带一个春天回家警 喻|警喻小小说两篇吴世莲|吴世莲抒情诗选王卫民|紫薇赵晏彪|心灵的家园创作的牧场——评张继炼小说集《遥远的牧场》白爱青|是新生,也是重逢(组诗)李凤臣|麦收裴海霞|巴丹吉林是用来仰望的杨东婷|怀念母亲三色堇|大雁塔,铎声阵阵(组诗)中国作家在线+作家文学爱好者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dlhj/1915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