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华阴人的华山故事

发布时间:2020/11/2 15:09:39   点击数:

我是华阴人,我爬了无数次华山,但唯独那次,让我印象深刻。

也许是从小生活在华山脚下,对于华山的感情尤为浓厚,每逢闲来无事,便要带着几名外地好友前来攀登华山。

华山

先在山下一同逛过西岳庙,远远望去,西岳雄风已在眼前,越发让其他人对华山有所垂涎,再去县城里吃上个肉夹馍,最后一同欣赏华山美景,或是夜爬东峰看日出,或是昼登南峰赏英姿。

华山(南峰)

身为一名华阴人,对于华山的风景,还是故事,都如数家珍,对于华山的风景,更是在其他人的面前,显得十分得意与骄傲,我对华山的每一寸自然的土地,每一阶石刻的台阶,每一扣沧桑的铁链,每一块皎白的花岗岩,都充满了与生俱来的喜爱。

唯独那次,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让我惊叹。

华山抢险记

那是今年夏天,蝉鸣的一个下午,和父亲去收拾老房子,家中藏书颇多,父亲甄选了几本和华阴文化有关的书籍让我去读。回到家中,拂去书上的灰尘,看着九一年的出版时间,便已经充满了好奇。翻至目录,其中一篇关于华山游客之间的故事十分引人注目。心中也是充满了期待,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华山上承载着什么故事,华山上又是什么样子,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华阴文史资料》

好奇的我立刻就翻到了华山故事这一页。仔细的阅读着这篇文章。文章第一段就描述了这件事情的始末:年4月30日下午6时,第四军医大学的同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前来华山实习游览,领略祖国河山的雄姿,不料登山途中,遇到险情,他们舍生忘死,结成战斗群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抢险事迹。

《华山抢险记》

华山自古一条道,在那个还没有大规模开发旅游资源的过去,在那个山上还没有点灯的过去,在那个山上的一砖一瓦一水一馍还都需要挑山夫来肩抗担挑的时候,华山的险,是真的险。

挑夫

那种充满了野性,还没有被人工驯服的时候,桀骜不驯的华山,无时不可的挑战着每一位前来登山的爱好者,即使现在也能从那峭壁悬崖上的古路瞥得一些,让人由心的感到畏惧,我不知道当时的人们是否在攀登华山的时候有如今这样的闲情雅致,但我知道,来到这里的人,都是真的勇士。

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不论是爱国主义的教育,还是战斗群体的结成,充满了一种别样的年代感,那种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力量,仿佛将人置身于当时,似乎我也在场,我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青年。

千尺幢

千尺幢,素以“太华咽喉”著称的千尺幢,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之上雕琢的石槽,这是华山的亮点,也是华山的难点,是每个徒步攀登华山的游客必经之路,这里十分陡峭,也十分狭窄,即使在现在两侧已经布置了铁索和钢钉,仍有很多人望而却步。

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天凌晨,饱和状态的人流已经阻塞了千尺幢,很多人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挪动脚步向上攀登,突然,有一名游客一个跟头跌落下来,砸在了后方的人流之中,情况十分紧迫,这时,四医大十多名干部学生,立即放开了抓住锁链的手,冒着自身被撞落的危险,用身体阻挡,用双手抓拦。几名同学忍着砸在头上的剧痛,合力拦住了腾空滚落的游客。

《华阴文史资料》

这时,千尺幢下部又有20多名游客被挤出石阶下滑,几名同学又用背包绳合力拖着一位落岩游客,在拖第二位游客的时候,这名同学险些被重量拽下山崖,幸好其余几名同学连忙抱住这名同学,才得以脱险。之后,又先后拖上数名游客。几名同学还强忍自己的伤痛,通过包扎等手段急救,后用担架,将伤者送往了安全地带。

华山故事

三十年前的故事,让我仍然触目惊心,手心中不自觉的渗出了汗,眼睛仔细地盯着一行一行的字,仿佛我就站在那里,仿佛我看到了抢险救援的现场,仿佛我……那一刻,恐惧已经无法束缚他们思想的决定。这群人知道,自己也许会遭遇什么,但他们已经顾不上了,因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占据着大脑。救人。

也许,天险再险,危机四伏,仍然会有勇士冲上前去,保护他人,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能让自己松开安全的锁链,让自己伸开双手拦住处于危险中的人们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华山精神。

《华阴文史资料》

这是一个华阴人,爬了无数次华山,却在华山脚下获得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dlhj/1941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