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地理环境 >> 今天没有的答案,或许明天也不会有
我们太有限了,只能做觉得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罗翔
最近心情有点down,但又找不出具体的缘由,也不知道是不是半月前打破“吊水初体验”留下的后遗症。
大脑放空,运转速度变慢,胡思乱想,担心如果这个世界再也好不了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月,春回大地。大部分人的生活因为疫情还陷在一种进退两难的状态之中。时间都逃到了老照片里,和青春打过照面,化作天上的星星,很近又很远。
一张一张地翻看,我的老照片里藏着下一站的期待、大理洱海的浪漫、绝美的恩施峡谷,还有华山论剑的孤傲......
我至今清楚记得,年我和L坐着十几个小时的绿皮车赶往西安的冬天,街上迎面而来的冷风,呼啸而过之处,是羊肉烤串的香。
在华山的山脚下,遇到3个很好的伙伴。那时我们不需要确认彼此的绿码,不需要戴口罩隔开一米距离。
我们一路同行,自由,快乐,且生生不息。翌日凌晨五点的日出,映得人红光满面,我们看见彼此脸上的喜气盈盈。
但这一切的美好,都被反复的疫情吞噬。如今只剩下动荡不安的世界局面、大城市心酸生活的图景、窘迫的隔离生活、触动人心的负面新闻,黑色三月在眼前掠过......
当我们站在苦难面前,反而只听它们给我们讲回忆录;当生活被各类灾难隐患交织叠加,奇迹的另外一个名字叫活着。
而那些所谓“会好起来”的明天,一日一日地被时间蚕食,不但看不到任何变好的迹象,反而目睹周遭一再的沉沦,不见底线。
以为手中抓着的某根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稻草,某天你也发现那只是虚无的幻象,最后终究被卷入时代的洪流,加速下沉,连呼喊的力气都没有。
更让人难过的,是在所有的事情上,这样的无力感都越来越强。终于你不得不要面对,这个世界或许就是这个样子了,进入到某个胶着的周期,撕扯、反复。
或许历史的进程正是如此,我们这代人刚好遇到了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全新的、没有更好只有更坏的时代。
只是,你见过它光鲜时的样子,就在看上去并不那么遥远的过去,而今散落成回忆里的某个碎片。你手机里存放的若干照片,已不再对外人可见的社交媒体上的发布痕迹,一概都在渐渐淡去。
或许再往后的某天,你也会对那些记忆产生质疑,它们是否真实地发生过?还是一直以来存在于脑海的某个梦境或是幻想?
就像那天我去菜市,一时忘记戴上口罩,同时涌上心头的还有一种扭捏的感受,直到我意识到自己正暴露着口鼻行走于人潮之中,拉上那淡蓝色的屏障,那种别扭感才随之消失。
我突然意识到,所谓“过去那样”的生活,恐怕是再也不会拥有了,哪怕是表面上的一模一样,有些开关一旦被按下,就不再是“过去那样”了。
好像没有答案。人生来一遭,几乎没有不受苦的,想不开看不透做不到,就受这日日夜夜尘尘事事煎熬。
当年看刘震云的《一地鸡毛》,讲这市井生活,柴米油盐,看完无言。前段时间的《人世间》爆火,又是讲这人世百态,各有所得,各有圆缺。
最深刻的还是高中时花很长时间啃完的《红楼梦》,底层是一种慈悲。
只是当潮汐和泡沫褪去,属于现实的阵痛与暗礁终于陡然出没。我们能做的,只有自己觉得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今天没有的答案,或许,明天也不会有。
写在后面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一个热气球正在随风飞翔;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一阵风从太阳吹到月亮上;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一阵风正帮气球完成梦想......
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但永远也不知道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另一座城市的人正经历着什么。
每个成年人都挺累的,累,但又无路可退。我没办法帮你分担身上的负重和一路的荆棘,只能祝愿所有人在未知的明天里,冷暖有相知,共度日月长。
文字
鱼先生
配乐
雷佳-人世间
MrFish想吃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