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让大美张掖走向世界张掖日报

发布时间:2024/4/18 12:29:50   点击数:
北京中科专家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张掖地质公园简介

张掖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中心,总面积.71平方千米。

张掖地质公园地处青藏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第一阶梯分界处、祁连山主脉北坡的中段,处于祁连山向河西走廊的过渡带。西部的九个泉蛇绿岩套是近5亿年前洋壳的重要物质构成,真实地记录了古祁连洋演化为祁连山的历程;彩色丘陵犹如飘洒在河西走廊之上的多彩丝绸,其色彩之多变、造型之奇特、规模之宏大,为世界地学奇观之一;张掖地质公园是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命名地;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贯公园,滋养着公园多样的动植物群和以裕固族为代表的多民族居民;祁连山山前丰富的新构造遗迹记录了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历程。珍贵而优美的地质遗迹、脆弱且多样的生态景观、悠久并独特的民族风情,彼此渗透交融,造就了张掖地质公园丰富多彩的资源禀赋,谱写着新时代新丝绸之路上张掖精彩的华章。张掖地质公园热烈欢迎四海宾朋、八方来客。

编织在大地上的丝绸——彩色丘陵景区

彩色丘陵是张掖地质公园的特色之一,位于地质公园东北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与临泽、甘州区交界处,核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彩色丘陵由1.37亿~1.96亿年前的早白垩纪湖泊中沉积的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因含不同矿物质而呈现多彩多姿的景观特色,记录了早白垩世气候环境的变迁和新生代(距今万年)以来风化剥蚀的历史。随着时间和天气变化,多彩的彩色丘陵变化万千,颇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气势,被誉为世界地质奇观。

镶嵌在岩石上的窗棂——冰沟丹霞景区

冰沟北方干旱区丹霞是地质公园的另一特色,核心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集中面积约30平方千米。区内保存有早白垩世(距今约1.45-1亿年)形成的红色砂砾岩层,发育有千姿百态的北方丹霞地貌,从幼年期的“巷谷”、“一线天”,壮年期的岩墙、峰丛、峰林,到老年期的残峰、残柱等,以“顶圆、檐突、身陡、麓缓”的特征,记录了丹霞地貌不同的演化阶段,尤其是窗棂状-宫殿式丹霞为张掖特有,丰富了中国丹霞地貌的类型和科学内涵。本区拥有的丹霞地貌造型奇特,气势逼人,远观状若宫殿连城,近看宛如万佛坐禅,令人慨叹造化之神奇。

洒落在走廊上的珍宝——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位于地质公园的中部,是地球演化与民族风情融汇的绝佳场所。本区坐落于祁连山向河西走廊的过渡带,全长约80千米。这里的化石记录了远古(早志留世,距今4.43~4.33亿年)海洋生物的繁盛,地貌特征展示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历程。从祁连山腹地起源的河流终汇于黑河,红色文化与民族风情彼此渗透。是地质公园中一处集地质遗迹、冰川雪山、原始森林、天然草原、湿地湖泊、瀑布河流、峡谷深涧、裕固族风情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和民俗风情景观带。

镌刻在祁连山的恋曲——九个泉景区简介

九个泉位于地质公园的西部,距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城约30公里,地处祁连山北麓。这里是中国最早进行板块研究的地方,九个泉蛇绿岩套证实了早古生代古祁连洋的存在,九个泉板块缝合线是早奥陶世(距今4.90~4.13亿年)华北板块和柴达木板块拼合的证据,它们完好地记录了早古生代的海陆变迁,具有全球对比研究的重大意义。因而成为年30届国际地质大会考察线路之一(T),也是年“中澳大地构造与地球资源联合中心(ACTER)”野外考察路线的重要站点。这里也是黑河多条支流的起源地,高寒植被发育,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珍贵的海陆变迁的地质遗迹、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优美的祁连山风光彼此交融,既是地学科考和研究的圣殿,也是人们探索自然奇观的天然博物馆。

张掖地质公园博物馆简介

张掖国家地质博物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1.12亿元,于年8月1日建成开馆运营。博物馆展厅分为解读地貌厅、地貌大观厅、4D影院、梦幻地貌厅、临时展厅、VR科普体验馆,为钢混异型空间桁架结构,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教五大功能于一体。

张掖地质公园博物馆是行业类专业性地质博物馆,馆内拥有各类岩石矿物和古生物标本80件,展厅采用文字、图片以及声、光、电设备,全方位、立体化的向游客详细介绍了张掖国家地质公园彩色丘陵的形成与特点、中国及世界上的其他红层地貌以及张掖作为地貌大观园所拥有的地质地貌类型和矿藏储量情况,解决了游客在参观完景区后对景区内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的形成过程所产生的疑问,较好发挥了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和宣传作用。从年8月开馆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60万人,单日游客接待量最高达到1.6万人,为政府、学校等参观团体提供了讲解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甘肃省特色科普基地”。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大自然历经千万年的沧桑,造就了张掖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戈壁沙漠、湿地湖泊、绿洲沃土、丹霞地貌的无穷魅力,形成了鬼斧神工、风光奇绝的自然景观。行走张掖大地,美景天成,惊世骇俗;人文丰厚,底蕴深远。张掖地质公园,像磁场一样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显示出蓬勃生机。7月16日,这方魅力山水将迎盛事——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申报迎检工作就绪,等待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最后评审。张掖,有望荣列世界地质公园!

张掖地质公园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在临泽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71平方千米,由彩色丘陵、冰沟丹霞、中华裕固风情走廊、九个泉景区组成。公园主要发育有1.35亿年至万年前的白垩系“红层”,经构造运动、流水与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彩色丘陵和红色砂岩地貌,西南部的九个泉蛇绿岩套是5亿年前洋壳的重要物质构成,真实地记录了古祁连洋演化为祁连山的历程。公园地质遗迹景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规模之宏大世所罕见,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一座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质遗迹保护于一体的大型地质公园,对研究自白垩纪以来青藏高原及祁连山的隆升过程中的重要地质事件和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同时独特唯一的地质地貌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张掖地质公园先后荣获“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全球最刻骨铭心的二十二处风景之一”和“全球二十五处梦幻旅行地之一”“三十个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中国最美外景地”等殊荣。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年被原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年、年彩色丘陵景区、冰沟丹霞景区和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先后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一个地方走向世界,为亿万人瞩目的闪亮品牌和耀眼名片。对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张掖,更是如此。为了迈向这一世界级品牌,张掖自上而下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人一我十,奋力攻坚,奇迹般地将张掖地质公园彩色丘陵、冰沟丹霞、中华裕固风情走廊、九个泉景区面貌打造一新,将一轴地质长卷浓墨重彩呈现在人们面前。这3年间,张掖人付出了很多,奉献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从年10月张掖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了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以来,全市克服资金困难,筹措大量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推进“申世”进程。据统计,近年来,张掖地质公园总共投入的建设资金达35亿元之巨。

“倒计时”工作与超常规进展

可以说,张掖的旅游从不缺世界级的景点,却一直没有世界级的品牌。由此,张掖旅游叫不响世界。为了让张掖的旅游走出深闺,年,张掖以前瞻眼光自我加压,郑重决定: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申世”历程是一篇宏篇巨著。但对于张掖来说,要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完成从一张白纸般的基础到具备“申世”条件,其间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不要说其他,单单为了能在年底跻身当年申报的盘子,负责相关材料的工作人员与专家就累得脱了一层皮。由正式得到同意上报通知到国土部评审只有短短二十多天时间,为了不错过国内评审,张掖申世办的工作人员与北京一彩空间公司、省地矿局张掖水勘院的专家们全力以赴,日夜奋战,潜心钻研,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张掖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及相关材料。

时间不足是此次申报工作的最大障碍。长计划短安排、“倒计时”工作法很快被运用到紧张的“申世”进程中来。作为统筹全局工作的市申世办时刻绷紧神经,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定期检查落实。

“申世”工作在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年12月28日,在国内评审中张掖国家地质公园以第2名的成绩与湖南湘西国家地质公园一道入选为年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的拟建世界公园,国内申报顺利完成。

合作·借鉴·提升

世界地质公园具有特殊的地球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以罕见的地质遗迹为核心内容,且融合了优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由于起点、要求高,目前,我省仅有敦煌获此殊荣。

张掖旅游虽然有了近几年的强劲发展,但要真正走进世界级的殿堂,差距不可否认,学习与借鉴是必需的。

在“申世”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后,张掖市有关部门就开展与高校的研究与合作,主动向已申报成功的省内外世界地质公园学习,力求提升园区的科学内涵,发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提升公园的地质科学研究水平,张掖先后与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使教学实习与“产、学、研”项目相结合,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还与兰州大学就地质公园科普与环境教育方面展开合作,以国际化、全球化视角,深入研究“地质公园与科普推广、环境教育”主题,借助虚拟地球等地理信息技术平台,宣传、推广张掖地质公园。

另一条路是学现成的。从年以来,市申世办先后三次组织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我国不同类型世界地质公园成功申报的经验和做法。湖南湘西和安徽九华山、湖北黄冈地质公园留下了考察人员的足迹;山东沂蒙山、北京延庆地质公园见证了考察人员的探索历程。这一切,不仅为张掖市的“申世”工作提供了借鉴,也为地质公园的迎检接待方案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此外,“申世”工作人员还通过赴浙江温州雁荡山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拜访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的领导和委员等契机,加强了张掖地质公园与国内其他地质公园的学习和交流。

大手笔投入扮靓地质奇观

近年来,张掖市先后开工建设七彩镇、丹霞快速通道、丹霞景观大道、综合游客服务中心、广场及环形干道、内部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河西民俗博览园、丹霞通用航空机场、张掖地质公园博物馆、丹霞口旅游度假小镇、华夏牡丹文化旅游观光园、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冰沟山庄等重点旅游项目22项,完成投资35亿元;年,新建续建丹霞摄影国际酒店、景区北入口综合服务区、丹霞轨道交通、丹霞花海、丹霞七彩古街、河西民俗博览园高老庄复原工程等重点旅游项目15项,完成投资5亿元。筛选储备优势旅游项目对外招商引资,甘肃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长城影视等一批知名企业落地张掖开发建设地质公园文化旅游项目。积极推进旅游厕所革命,高标准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16座。临泽县、肃南县多方筹措资金多万元,配套完善地质公园供水、供电等设施,地质公园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不断完善公园外部交通,建成丹霞快速通道、景观大道,实现了高铁、G30高速、国道与公园的无缝对接,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可直达景区的“快车道”,年建成丹霞通用航空机场,开通了旅游专线,公园的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

“申世”工作准备得怎么样,绝大部分是看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如何,而建设景区相关的配套设施成为重中之重。

在这方面,张掖市始终遵循“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并严格按照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的有关要求,在加快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景区生态环境和地质遗迹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经过建设,张掖市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挖掘和提升。张掖地质公园博物馆经过提升改造达到国际水平。彩色丘陵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任务全面完成,正在等待国家景评委的终评验收。目前,景区内外的标识标牌已全部“改头换面”,使用了中、英文对照,做到与国际接轨;景区周边客房、餐厅、过道等原有的装饰画面也全部换成了景区的风光照片。与此同时,各景区科普宣传推广工作扎实推进,使张掖市“申世”工作在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中深入人心。

携手申世,迈向世界。张掖,正期待着一场世界级品鉴。这里神奇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质地貌与完善的旅游设施即将接受一次高级别检阅。市“申世”办副主任、张掖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祝鹏先告诉记者:“张掖地质公园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为契机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不但各景区设施得到完善、质量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它催生了空前的合力效应,全市上下形成的资源整合理念、旅游精品意识、品牌战略眼光势必使张掖旅游产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来源:张掖日报

编辑:王晓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dlhj/262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