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九月三十日,休假回来的第二天,回单位正常上班。
按照领导排班,国庆节小长假期间,十月一日、二日两天由我和另一位同事值班。十月三日上午回家,正式享受国庆小长假的后五天。
吃过午饭,和老婆一起喝茶看电视,想起国庆假期才第三天,我就拿起手机,给河南武陟的同学张军打电话,问他在忙啥呢?张军是我在开封上学时最要好的同学之一,他接到电话就说,国庆节放假了吧?欢迎到武陟去找他玩去。
一看时间,下午一点钟,说走就走,继续休假(国庆小长假)之旅。
我们立即收拾行装,下楼开车,上高速,直奔武陟县。
傍晚六点钟,经过五个小时终于到达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城。我们受到张军一家热情款待,共进晚餐,畅叙友情,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一、武陟嘉应观
第二天早上,张军又来到酒店,吃过早餐后,陪我们一起到武陟县的嘉应观游览参观。
????嘉应观,俗名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位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年),距焦作市区35公里。??嘉应观是雍正为了纪念在武陟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建造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建筑布局效仿故宫,集宫、庙、衙署为一体。观内有雍正亲自撰文并书写的铜碑,立在一河蛟身上,意在镇恶。???嘉应观主要景点包括御碑亭、严殿、大王殿、恭仪亭、舜王阁等多处景观组成,分南、北两院和东西跨院,为仿故宫敕建的官、庙、衙三体合一的清代建筑群。?齐缝墙是一个建筑奇观,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禹王阁的后墙与山墙,一般现在我们造房子的时候,山墙与后墙都是相互咬合的,但现在我们看到的禹王阁的山墙与后墙却没有咬合,而是垂直向上形成一条直缝,证明这墙体成了单面对立,很容易会倒塌的建筑,但禹王阁这座建筑已经快三百年了依然没有倒塌,而且没有经过任何修复,被人们成为建筑奇观。之所以会形成齐缝墙还有一段故事,据说雍正皇帝当时下令修建禹王阁时选了三个工匠,恰巧三个工匠是武陟谢旗营乡的亲三兄弟,三兄弟开工后发现墙体面积大,时间又非常紧,最后决定分工合作,分工结果是老大垒东墙,老二垒西墙,老三垒后墙,三人一人一面墙体开始各干各的,由于墙体面积不同,导致三人垒墙速度不一,最终形成了齐缝墙,老百姓都说是因为三兄弟不团结导致齐缝墙,经过专家鉴定他们所建墙体非常科学:一、采用条石加固墙体根部,使建筑底部牢固;二、是他们所用建筑材料十分考究,灰浆为三合灰,里面有糯米、绿豆粉、鸡蛋清,黏性非常强,使砖层间牢牢的粘在一起,加固了墙体的屹立,因此这座建筑才挺立至今。东西跨院为河台、道台衙署。道台衙署,位于嘉应观西院,是清朝河北道道台处理治河及灭蝗事物的办公场所,设黄沁厅、2间河兵房、2间厢房。????衙署北端的院子是傅作义和原苏联专家治理黄河指挥部的旧址。人民治黄就在这里起步。??河道衙署,位于嘉应观东院,是雍正治理黄河的办公衙署,设议事厅、2间执事房、马厩等。是清代治理黄河的指挥中心,现为“嘉应观治黄博物馆”;????一座嘉应观,半部治黄史。自大禹治水以来,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停止过与黄河水患的斗争;“黄河宁,天下平”——道尽了黄河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联。????一部治河史,就是一部治国史。小小嘉应观,让人穿越时空,纵览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坚强图存的奋斗史。??武陟嘉应观整个建筑群体富丽豪华,巧夺天工,是黄河流域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最高的黄河河神庙,全国独有,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观”、“黄河故宫”、“雍正王朝黄委会”。二、辉县郭亮村告别老同学张军,离开武陟县一路向北,中午时分在河南省辉县市吃了午饭,继续前行。下午两点半左右到达太行山郭亮村景区。停车,购票,乘坐景区观光车上山。????????郭亮村,以峡谷绝壁上人工开凿修建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也是谢晋导演大力推荐的中华影视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南太行深处沙窑乡,平均海拔超过米,最高处米,现有83户人家,共人。????远望巍巍太行,万丈石崖巍然陡立,山水之间全是诗情画意。红岩绝壁大峡谷深米、宽米、长多米,由距今14亿年的肉红色英岩石层组成;由于1.2亿年的地壳运动,使其逐渐形成今曰的峡谷面貌!??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壁立千仞、如斧劈刀削的山崖上,地势险要,风光奇绝,以峡谷绝壁上全部人工修凿出来的,贯通郭亮洞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以优美风景和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地闻名,被誉为“太行明珠”,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的第一分景区。??????闻名世界的壁挂公路,就是在这绝壁山腰,公路穿山而过,形成了郭亮村的绝壁长廊。这就是郭亮人为免出行走羊肠小路,上、下攀天梯,年,他们苦战五年,用血汗和生命在绝壁挥锤打钎,终于凿出一条长米、宽6米、高4米的人工隧道!被称之为全球最奇特、最出名的十八条道路之一!创下了筑路史上的奇迹!不愧为“太行魂”。?郭亮村村名得之于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郭亮。当时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农民纷纷响应,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起义军队伍。朝廷屡次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后因寡不敌众,郭亮退守西山绝壁,粮草断绝之时,郭亮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让追兵不明就里,不敢轻举妄动。同时,郭亮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崖下村庄(今村名“会逃站”)。这个悬崖上的山村,在建村时便将村名取为“郭亮”。??郭亮村秀峰突兀,石径崎岖,红色岩壁、白龙溶洞深邃,喊泉银瀑悬壁。有着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要,嵩山的挺拔,黄山的峻秀,因着郭亮村及其朴实村民的存在,而更加真实自然。此处平均海拔超过千米,故气温常年低于平原上的城市,夏季清凉,实为避暑胜地。???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经过挂壁公路来到郭亮村,村子周围全部是悬崖峭壁,壁挂公路直通村子里,村边亦有石路小桥、山涧溪水,游人如织,甚是热闹。????????????????我们在村子里观光游览,村子很小,住户也不是太多,房屋大都是石头砌筑,典型的太行山里一个小山村的模样。因为景区名声在外,游人来的不少,商业气息渐浓。在著名的郭亮村吃一碗凉粉粉丝,也算是到此一游吧。???在郭亮村转了看了,吃了喝了,天色尚早,也就不再留宿山上,乘坐景区观光车下山了。三、林县红旗渠回到山脚停车场,已经是傍晚六点多,查看导航地图得知,到达林州市也只有五十多公里,时间已经不早,立即开车直奔林州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夜路山路,终于进入林州市区,入住酒店。??稍事休息,步行上街,在路边一家烩面馆,享用了河南名吃——羊肉烩面。?林州市,河南省直辖,由安阳市代管。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发祥地。??第二天一早,驱车来到著名的“红旗渠风景区”参观游览。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风景区由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两个景点组成。我们首先来到了纪念馆景区,该景区也叫分水苑景区,是红旗渠总干渠分岔的地方,也是红旗渠景区第一个景点。包括水利科普园、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纪念碑、分水闸、红旗渠总干渠、一干渠、二干渠等。?????????走进景区大门,周围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不管是雕塑、水池,还是沿着台阶而下的水道,都与??水利工程离不开关系。??彭冲题写的“红旗渠纪念碑”,碑文记录了红旗渠修建全过程。??建在分水苑景区的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是一座全面反映红旗渠建设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精神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影视厅里滚动地播放着纪录片《红旗渠》,让人睁眼就可以观看和聆听到当年修渠的艰苦岁月。????????????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记录着林县人民的艰苦岁月和辉煌的生命历程。一幅幅感动人心的画面和雕塑,展示着林县人民为寻水、引水付出的平凡而又壮丽的经历。???红旗渠分水闸是红旗渠分水的大闸门,是红旗渠总干渠分水的枢纽工程。?水闸把总干渠分成了两股激流,向西南方向流的是红旗渠一干渠,沿林虑山东峦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流,浇灌着沿渠几个镇的35.2万亩土地;向东南方向的是二干渠,沿山坡到横水镇马店村,浇灌着沿渠几个镇的11.6万亩土地。?离开纪念馆景区,又来到红旗渠风景区的另一处景区——青年洞景区。?????在青年洞景区入口处,有一条联结“红旗渠与络丝潭”的“红飘带”长廊天桥,其状宛如一条红色长龙。这条飘带就是青年洞主入口标志性建筑——廊桥,是红旗渠形态的延伸,更是红旗渠精神的升华。??人们流连于这廊桥之中,行走在不足两米宽的桥面上,向前看不见头,向后看不到尾,抬头是陡立的峭壁,俯首是数丈高的悬崖,但人们通过玻璃栈道能看到三省,还能一脚踏三省,脚踏的这三省分别为河北,山西与河南,而位于林州修筑的廊桥,正好处于这三角中心地带上,因此被称为最为奇景的桥。
走过红飘带廊桥,来到了景区入口,验票进入景区。
??进入景区大门,首先要攀爬多级台阶,才能到达红旗渠的渠线上。我和老婆慢慢的一路向上攀登,最终上到了渠顶。?站在台阶的终点处,向下回望,正应了那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从这里看红飘带,已被树木遮挡住视线。???到达渠顶,首先看到渠上有一座石桥,桥梁上书“张家岭”三个大字,指该段属于张家岭段渠道。???在这里我们看到景区的导览图。??红旗渠蜿蜒的渠水伴山绕行,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悬崖。我们行走在1米多宽、两边架有护栏的渠岸上,这里的坡度只有1/0,如履平地,轻松怄意。我们沿着红旗渠渠岸一路前行,边走边欣赏美景,随时随地拍照留念。?这是一个刻画测量技术人员的雕塑,雕塑名字叫“踏遍青山”。当年不仅缺乏技术人员,连起码的测量工具都十分奇缺。因为缺少水准仪,民工们就土法上马,自制土水准仪,这种盆面测量法在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也看到过。?有看水准测量的司仪,就一定有一个扶尺子的。????红旗渠整个景区,集奇、秀、雄、险为一体,太行美景尽展于此,留恋之余,也让人赞叹不已。???我们沿着红旗渠渠岸一路前行。渠道岸边都有护栏,安全没有问题。?小推车雕塑。红旗渠修建时民工推着小推车上工地,可以说小推车立下赫赫功劳。据说当年林县还流传一首《推车歌》呢。???沿着渠道来到了创业洞。创业难,在全局性经济困难时期创业更难。修渠工完全凭着一锤一钎,一锹一镐艰难开凿,以血肉之躯与坚硬的岩石抗衡。年9月,长63米、高5米、宽6.3米的创业隧洞终于开通。这是在修建红旗渠最困难的时期,东姚公社的民工凿通的隧洞工程。?????继续前行,来到了叫做“一线天”的地方。红旗渠一线天,长50余米,宽仅有0.4米,仅容一人单身独行,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因老婆身体原因,爬山行走非常缓慢,我们若攀爬一线天的话,势必影响其他游客。所以我们只好止步于此。没能继续前行到达青年洞,略感遗憾。???回到入口处,稍事休息,下山驱车回家。
至此,国庆小长假的河南太行山四日自驾游圆满收官。四天,行程一千二百多公里,和同学亲密相会,游览嘉应观、郭亮村、红旗渠风景区,进一步了解了黄河水利前辈的治黄史,见证了郭亮人不屈不挠的太行魂,通过参观纪念馆、走过红飘带、与红旗渠零接触,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完)
一诺茶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