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历史发展 >> 盘点我国几个九华山景区,个个风景优美,雄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于东经°43′-°80′,北纬30°24′-30°40′之间。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余件。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年,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辽西九华山地处辽宁省凌海市城区西南部,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因大凌河城之战,明清在此降和闻名,是连接东北与中原的咽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历史古老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风物传说众多,享有“锦秀之地多志士,民族交融史璀璨”的赞誉。“六千载文明生生不息,四十年开放欣欣向荣”,高度概括了辽西九华山辉煌灿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九华山,又名覆舟山、小九华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内西侧,是钟山余脉西走入城的第一山丘,北隔明城墙,毗邻玄武湖,山中有寺,山顶有塔,山畔有湖,山下有城。九华山因山南建有小九华寺,以寺名中“九华”二字得名。亦名覆舟山,因其形状很像倒置的船而得名。春秋时期,名覆舟山。南朝刘宋时,更名玄武山。南朝陈时,又改为龙山,或龙舟山。隋唐至清,复称覆舟山。民初,又称卢公山。后改名九华山,至今。年初冬,日本侵略者在雨花台大报恩寺三藏塔遗址挖到供奉有玄奘大师顶骨舍利的石函,并记载玄奘顶骨舍利来南京安葬的经过。日军妄想占为己有,在南京人民的抗议下,日军将玄奘大师部分顶骨舍利归还给南京人民。年初,汪伪政权在九华山上建了一座砖塔,供奉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得名三藏塔。九华山山底,有以山名命隧道名的九华山隧道,穿越玄武湖到达新庄枢纽,是南京快速内环东线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