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院位于华山脚下,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也是游客徒步攀爬华山的必经之地。大门的上方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玉泉院"。传说当年陈抟老祖与赵匡胤对弈华山,赵匡胤将华山输给陈抟,又免其赋税,自此有许多方术道士来此修行。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相传唐朝金仙公主在山上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通,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
陈抟(tuan),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此雕塑位于玉泉院门前)。后唐长兴三年(年),陈抟去京城洛阳应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著有《易龙图序》、《太极阴阳说》、《太极图》等,后晋天福十二年(年),陈抟同麻衣道者隐居华山云台观。端拱二年(年)七月仙逝于华山,享年一百一十八岁。被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经过千余公里的跋涉,当天下午到达玉泉院(华山入口)并入住周边一家酒店,在酒店买到了次日游华山的门票。然后在一家并不很大的餐厅,享用了当地名吃“biangbiang面”(也叫裤带面)。传说,一位集怀才不遇、贫困潦倒于一身的秀才在咸阳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于耳,不由得踱步进去。只见白案上摆满了和好的长条状面块儿,师傅拎过一块块儿面将其摔打成裤带般宽厚的面片儿扔进锅里,顷刻间又将煮熟的面片儿捞到一个碗底事先盛着作料和一些豆芽青菜的大海碗里,然后再浇上一大勺油泼辣子,一碗热腾腾的面就端了上来。秀才看得兴起不由大呼好面,店家来一碗!"......秀才吃完面后,由于囊中羞涩但又怕有辱读书人斯文,于是经与店主商量秀才便要自行造出个"biang"字来顶替面钱。只见他一边写,一边歌:"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从此,"biangbiang面"名震关中。这次我们选择了徒步攀爬华山,凌晨五点半就到了景区门口(有值班员)并开始了一天的爬山旅行。九月的华山气候宜人,虽说是凌晨却没感到一丝丝凉意。深山峡谷、月明星稀,徒步游华山的人不是很多,我们四人行走在陌生而寂静的山路上,唯有哗哗的流水声相伴左右。在漆黑的山路前方远远的挑着几盏灯,原来是路边的摊店,店主早已备足了一天所需的消费品,热情的期待着八方游客到来。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西岳之称据说是因平王东迁,华山在东周王国之西,故称"西岳"。秦帝国建都咸阳,西汉帝国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东汉建立,华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沿用至今。
沿途买水、买食品的不少,只是价格偏高,理解吧,都不容易。沿途山势险峻、崎岖陡峭、千回百转,路边摩崖石刻、奇花异草随处可见。如今,像华山这样的国家级景区早已配置了索道,往山上运送物资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儿了,可是这古老的挑山工行当却依然存在。瞧,这位大哥挑着货物行走自如,吹着笛子悠闲自得,也许他是为了生计,也许更是为了其中的乐趣吧。大山里的野猫穿越蹦跳,步伐着实矫健,眼放寒光,显示出它异常凶猛不容侵犯的特性。华山,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西安以东约公里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据地质科学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华山花岗岩形成期距今约万年左右。千尺幢是登华山的一段著名的险道,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直立千仞,气象森然,阶梯宽不足一脚,攀爬时手脚并用是必须的。像千尺幢这样的登山道路,只有华山才有,奇与险是华山突出的景观特色。
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境。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坡度为70°。从上到下共有多个台阶。"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当游客从石头下钻过时必然会胆战心惊。华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遗迹。这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在惊叹"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峭拔险秀之余,更感山崖中多达千余的摩岩石刻。华山远离海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云量有明显的规律性。夏季白天云量最多,云层通常随高度而增厚,上升气流,中午最盛,最少云量发生在早晨。中华之"华"源于华山,因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只,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云台峰,是华山主峰之一,海拔米。此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得名。又因位置居北,又叫北峰。当年"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峰北临白云峰,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绝顶处有平台,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四十佳旅游胜地之一。年,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华山之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和《禹贡》中,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山"之名。华山地处黄河中游流域,与黄河一起孕育了中华民族。据历代专家学者研究考证,古代华夏文明主要聚集在以华山为中心的方圆千米范围内。由于华山位于中国版图的最中央,又称"中华山"。中华山周边聚居的民族又称"中华山民族"。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明清时期整修华山道路,苍龙岭有了级石阶。传说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开凿苍龙岭,石工凿岭时长安城里下了三天血雨,原来苍龙岭这条活龙被毕大人凿死了。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对苍龙岭险道几次拓修,护栏逐年加固,如今石阶增至余级。
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山脉其植被特性是"针叶林、落叶阔叶疏林区"。华山松林、油松林、栓皮栎林、白皮松林、马尾松林是华山地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民国三十八年(年),华阴解放前夕,国民党残部百余人逃上华山,妄图凭借天险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阴群众的帮助下,从黄甫峪攀上北峰,奇袭残匪,创造了神兵飞跃天堑、英雄智取华山的奇迹,打破"华山自古一条路"的传说。金锁关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关门城楼始建于唐,由于年代久远,虽多有修缮但由于天灾人祸原建筑毁废仅存残迹。年人民政府重筑关门,形制规模皆佳于前。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不失为关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中峰又叫玉女峰,海拔.8米,居东南西三峰中央,溪水环绕,林荫蔽天,多数景观都与萧史弄玉的爱情故事有关,所以华山是忠贞爱情的见证山,无论是相濡以沫的夫妻,还是初识的情人、恋人,一次携手华山之旅,必将情更深、更意浓。南峰也叫落雁峰,海拔.9米,传说是因为回归大雁常在这里落脚歇息。登山人更是以能攀上绝顶而引以为豪。南峰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群山起伏,苍苍莽莽,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这是南峰东侧的松桧峰,南峰南侧是千丈绝壁,直立如削。爬上南峰顿感眼前一亮,心胸豁然开朗,云雾飘飘渺渺宛如身至云端,山体若隐若现如仙境一般。
长空栈道有余年的历史,位于华山极顶南峰东侧南天门外的山腰间,筑在光溜溜的千仞绝壁上,全长约百余米,踩崖隙凌空悬梯下10余米。真正是接近90度,上望崖壁好几十米,下望至少二、三百米不见谷底,栈道宽仅三十多公分,一边空悬并无栏杆,一边崖上钉有铁索可供抓手,胆小人看看也就行了。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海拔.6米,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既然有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那么这个应该就是宝莲灯了吧。此时的太阳已经明显偏西,时针指向下午四点三十分钟还多,虽说整整爬了一天的山也确实感到身心疲惫,可面对眼前的秀丽风光似乎依然感觉意犹未尽,特别是没能去东峰包揽华山日出留下来最大的遗憾......下山的路我们选择了索道,从西峰坐索道轿厢缓缓从天而降,一路穿云破雾、越山跨梁,真真切切过了一把似神仙又非神仙的飞天隐。华山,再见。文明旅游
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
造福子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