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旅游攻略 >> 赠书进入疫情新常态,我们的胜算在哪里
广州市荔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3日晚通报,广州本土确诊病例病毒属于在印度出现的变异株;印度卫生部24日的数据显示,印度成为继美国和巴西之后全球第三个新冠死亡人数超过30万的国家……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的:“所有国家安全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是安全的。”如果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慢慢降低的话,那么新冠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我们可能要像预防流感那样,定期打疫苗。
谁也没想到在医学日益进步的今天,小小的病毒会让人类无所适从,难以应对。就在疫苗被研制出来,人们刚刚看到了一丝控制疫情的希望后,变种病毒在一些国家的肆虐又给这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一些地方的人们由于得不到救治,只得转而寄希望于神明。但是只靠祈祷怎么可能控制住疫情呢?
在疫情阻击战中,中国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面。我们靠的不是祈祷,而是相信科学。当然,如何借助医学来阻击疫情,是需要智慧的。正如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一方所说:“21世纪医学的亮点是什么?精准医学,基因医学,再生医学?一场新冠疫情把我们拉回感染性疾病的基础防控,早已成熟的疾病靶点捕捉、消杀的战争模型似乎也遭到戏弄,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形下,中国赢得了抗疫的初胜,如果进入疫情新常态,我们的胜算在哪里?如何在征服与敬畏,消杀与共生,治疗与照顾,技术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现代医学脉动》为人们提供了一扇扇思考的窗口。”
《现代医学脉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年4月上市
一个世纪前的病毒突袭带来了什么启示?
回顾上个世纪,人类也曾遭遇过病毒的突袭。《现代医学脉动》中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年的病毒突袭给人类世界造成的影响。年,一场大流感在十几个月内夺去了数千万生命。
可怕的流感大流行让人们惧怕,于是在年,H1N1流感病毒并未真正流行起来的时候,美国就采取了疫苗接种行动。由于这场大规模疫苗接种带来了不良反应,人们把这次接种行动视为“惨痛的失败”。不过到了21世纪,那次疫苗接种行动似乎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疫苗接种有何意外回报?
病毒专家发现,年的H2N2流感病毒、年的H3N2流感大流行毒株,以及年的H1N1流感病毒都起源于年的H1N1流感病毒。
年流行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专门攻击年轻人,老年人却未受波及。研究人员推测,老年受试者曾经接触过年后的流感病毒,因此,他们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新型H1N1流感病毒。
年,美国有4,万人接种过针对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对当时采集的血清样本进行的研究发现,先前接触过H1N1流感病毒似乎可使免疫系统识别出年疫苗毒株,同样注射过年疫苗的人的血清样本似乎能对年的H1N1流感病毒产生强烈免疫应答。而过去没有接触过H1N1流感病毒的幼龄儿童,其免疫系统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对于先前采取过免疫措施的人而言,后来注射的疫苗可以发挥加强针的作用。
疫苗接种谁该优先?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通常也会逐渐加强。由此产生的免疫应答或许无法阻止感染,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疾病的症状,甚至让人们觉察不到自己已经被流感病毒感染。
一位病毒专家表示,儿童确实是最容易感染季节性流感的人群;老年人的流感致死率最高,这是因为他们常患有一些隐疾;四五十岁的人已经缓慢积累起了对流感的广泛免疫力,所以他们因流感而就诊的数量远低于儿童。
那么,疫苗接种谁应有优先权呢?《现代医学脉动》中的一篇文章讲到,在以前流感疫苗的接种中,专业机构曾经建议,应先给年纪较大的病人接种疫苗,因为他们接触病毒后的死亡率最高。但有研究表明,应该先给最易传播流感病毒的群体注射疫苗。
比如对于流感,如果能给大多数儿童接种疫苗,流感便几乎可以得到控制,老年人、年轻人以及全部人群总体的死亡率都会降低。这是因为,儿童是最易传播流感病毒的群体:他们把病毒带到家中,并传染给成年人,成年人再把流感病毒传播到工作场所。
在新冠疫情中,优先接种的是最易感染病毒的高风险人员,比如进口冷链、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行业人员,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在此次疫情中,这些人员更有可能被病毒感染,再将病毒传给他人。控制住这些高风险人员的感染风险,正是控制住疫情的关键。
“所有国家安全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是安全的。”
根据以往的研究,实现群体免疫除了通过自然感染外,还有就是通过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的:“所有国家安全之前,没有一个国家是安全的。”我们虽然暂时控制住了疫情,但外部的输入风险持续存在,在全球疫情结束前,我们要时刻 书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你接种疫苗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lygl/2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