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旅游攻略 >> 丰县华山镇邵庄村快过年啦,赶紧看看咱的美
图文:程守忠
丰县华山镇邵庄村,辖邵庄、刘楼、桃庄、赵楼四座村庄,户,口人,耕地亩;北与丰县孙楼区毗连,西与宋楼镇王岗集村相邻。农业以果树栽培、耕作业为主,有较多的板皮加工厂。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从小生养在村庄里,自然特别亲近乡村。走入丰县华山镇邵庄村,这种感觉油然而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村庄没有城市的整洁、井然有序,但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安详、恬静、慢生活,乡村从来都是闲适从容,适合颐养身心,面带笑容。
村委会到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用心扶贫,用行济困。平实的语句,分外暖心,犹如寒冬里的一把火!
支部书记刘德民同志,工作成绩斐然,令人肃然起敬。一个好的领导,就是一个高瞻远瞩的领路人,让一方土地焕发出活力,百姓安居乐业。
村干部合影,中间的是支部书记刘德民,左侧的是村长刘念平,右侧的是邵庄村益农信息社信息员刘永丰。刘念平和刘永丰是我今天的领拍人,致谢。
邵庄村幼儿园,就在村委会隔壁,崭新漂亮,一见令人难忘。
孩子们的乐园,自然是充满希望的地方。
场地东边,是一行挺拔的杨树,为幼儿园平添许多遐想。
元旦亲子活动会,刚刚举行过,那是怎样一个热烈活泼的场景啊!
园内,有一蓬青碧的竹林,竹报平安,令人微笑。走进教室走廊里,一下子感觉自己年轻了。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脸上笑开颜……走进教室,不自觉的哼起儿歌。
绿植,让人赏心悦目。
多有生命力的芦荟啊!
顺着路走过去,就是刘楼村了。
土路、围墙、新旧房屋,老家的一切看起来分外熨帖。
得天独厚财源地,人和百顺聚千金。老家是风水宝地!
来坐吧,拉拉呱。
温顺的狗狗,非常可爱。
刘永丰的超市。
其中的货物,琳琅满目。
顾客盈门。
买东西,不需要赶集了,老家的百货应有尽有。
多漂亮的楼房啊!
影壁墙不是一般的好看啊!
脚下的土路,含情脉脉。
向东走过去,就是后胡楼村。
刘楼村的大老知,一脸的慈祥,笑得多开心。
许多街道硬化了。
开着电动三轮车遛鸟,时代进步了。
邮政服务下乡了。
洋气的民居,多么可人。
小巷依依。
更温馨!
树梢上的音乐,麻雀在开会。
漂亮的小洋楼。
鸽子房里,养着肉鸽。
家庭工场。
产品。
干干净净的小院子。
老书记九十多岁了,与村干部合影,薪火相传。
家中的老妈妈,一辈子在老家,淡饭粗茶把我们养大。老家,把我们的根留住。
也许这个碓窝子的年龄,比我们还长,亲切啊!
如今的水泥大缸,早就不盛麦子了;但盛着我们曾经的岁月。
笑意写在脸上。
老家不能没有家禽家畜。
走过去,就是广袤的田野。
曲折的小巷里,藏着多少脚印和故事。
村里的道路逐渐硬化。
老物件啊,打场的石磙。
幸福家园长又长!
亲切的压水井,曾经滋润着我们的生活。
喜字盈门!
一面是民居,一面是果园。苹果成熟的金秋,不出门,就能闻到苹果的芳香!
茁壮成长的孩子们,是老家的希望。
道路连着村庄和远方。
许多地方,老家和现代化接轨了。
没有北京的胡同著名,在老家的却连着父老乡亲的深沉情感。
簇新的楼房、院子,贴上大红的喜字,自然喜事连连。
咱们也轧马路,平平坦坦地,多舒心。
温厚的大妈。
旧时光降落在沧桑的地方,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喜迎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如果不是要拍摄更多的地方,我真想停下来,烤烤火,拉拉呱,多好啊!
老家最常用的代步电动三轮车。
冷吗?到家里烤烤火吧。
又见亲切的压水井。
恬静的老家。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巷子里边有鹅鸭。
居然遇到了我高中时的老同学——刘兵大哥,真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心转。
这口波光粼粼的大池塘,曾经是我们儿时的乐园:夏天洗澡,冬天滑冰。
合一张影吧,祝福送上。
多么熟悉的院子,如今只有枣树留守了。
没有人住,家园更容易残破。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可爱的小狗娃。
村前的小河。
坎坷的沿河路,被水泥路取代。
河北路,与河北省无关。
河上有桥,连通四方。
刘楼村,刘家老林。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老家的林地,是家族发轫的地方,永志不忘。
据碑文载:丰县先贤祖刘文全,祖籍山西省临汾市临晋县留里。时洪武三年(年),朱元璋征达山西,文全祖举义从军,随洪武辗转四征,后护驾朱洪武还,居南京,为洪武侍卫亲军锦衣卫。洪武十四年(年),奉命驻徐州任左卫。洪武十六年(年),奉命徙丰县城南二十里许五营堤口屯田,披封地垦殖,以军代耕,供食禄。时值丰地黄泛频繁,地荒人稀,屯田治家,辛勤一生,奠定家业。卒葬五营堤口西。吾先辈祖贤。曾在清乾隆初年,立碑奉祀。在WG(—)初期,因赵楼东扩,安民住宅,茔地有碍,年3月4日,叩请文全祖暨长子安公,次之舜公,迁坟移灵至刘楼庄前老林。为砥砺族人志气,光宗耀祖,奉祀有常,今族人重立碑,谨誌。
村庄西南侧的水利设施。
旱可浇,涝可排。
邵庄村的中心街道。原来此地成过集市,买卖兴隆;后来各村超市多了起来,集市就没落了。
一辆花车驶过街道。
通往邵庄村的路。
村小区——幸福家园。
新与旧,在老家总是和谐的。’
一条小狗,静静地对着镜头。
楼房,在老家司空见惯了。
向北,通往丰县孙楼区赵河涯村。
村里旋板厂不少。
许多出力的活,被机器取代。
旋板机和工棚。
旋好,还没有晾晒的杨木板皮。
买来的杨木。
晾晒在棚架间的杨木板皮。
路两旁的旋板厂。
我们一起来到了赵楼村。
亲切的胡同,比比皆是。
往北不远,就是丰县城里了。
双喜临门!
我们一起去村里,走一走吧。
漂亮的别墅式民居,很上档次。
装上栅栏,比垒起围墙,更通透。
看过去,很温馨的。
午饭的炊烟,袅袅升腾,多么熟悉的饭香味啊!老家的饭,最养人。
老家的小路旁,长了许多树。
赵姓老太太九十四岁了,老人家,期颐之年,没有问题,祝福您和您的家人。
原丰县宋楼中学教师赵新仁先生的居所,赵老师快八十岁了吧?祝福赵老师。
当年浑青的瓦房,引领着那个时代的潮流。
桃庄,多么具有诗情画意的名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感觉走进了旧时光里,让人流恋。
张素英老师家的老房子,应该好多年没有人住了吧?
天若有情天亦老,老家充满了深情,所以老迈了。这种老迈,让远方的游子,牵肠挂肚!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老家纵然疲惫,仍然遍布温情。
树落叶了,春天还会发出新叶的。老家还有往日的活力吗?就是成为一堆废墟,我们还会亲近的,那是生养我们的地方,一辈子不能忘记。
看过去,就是青青的麦田。
我们的老家,有麦田,有果园,当然还有吸引力。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老家一直让我们怀旧,不论走到哪里,一回头,就能发现老家的存在。
情润城乡,我们更爱生养我们的地方。
老家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的!
这是邵庄村最大的池塘,有了水的滋润,村庄就充满了灵气!
虽然,一个聚落会像一个人一样难逃容颜和身体的衰老,但是或许没有游子会因此而抱憾。因为村庄也是有生命的,它的一生符合最高的自然法则。不论你身在何方,都与老家一样,每日迎接白天和黑夜的到来,那么老家散发出花朵和香草一样的芬芳,就会时时眷顾你。它会变得更有韧性,更加温馨,更加不朽。老家,我们永远的灵魂依傍地!
愚伯的自留地施比受更为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