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聚力华山,探脑论道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

发布时间:2021/12/1 13:54:09   点击数:

是个充满纪念意味的年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而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在这样一个溯源、反思、展望之年里,华山脑胶质瘤中心MDT团队也迎来了八周岁生日。

正如周良辅院士常说的“从来没有无根的草,没有无源的水”,经常回望来时的路,才更能理解脚下的路并找寻未来的路。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史玉医院创建了神经外科及其以后成立的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史教授与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医院神经外科的不断成长,一系列国内开创性工作也相继问世,自此神经肿瘤一直是华山神经外科的优势领域。在周良辅院士积极推动华山神经外科亚专科化发展沉淀的背景下,年神经肿瘤单独成立了亚专科。脑胶质瘤亚专业组依托于术中磁共振数字一体化手术室平台正式成立于年。

随着近年医疗水平的提高,许多疾病的诊疗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脑胶质瘤领域的诊疗也在一直发展中。但众所周知,脑胶质瘤的治疗是错综复杂的,需要各科室通力合作。为了更好地开展脑胶质瘤的个体化规范化综合治疗,年吸收了神经外科、病理科、放疗科、放射科、肿瘤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等等相关科室,共同组建了脑胶质瘤MDT。在周良辅院士的积极推动和毛颖院长全力带领的融合创新下,华山脑胶质瘤中心MDT团队自年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紧密联系,积极推动多学科互动,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提高神经肿瘤诊疗质量,全方位全周期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自创立之初,脑胶质瘤中心MDT团队就非常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合作性和诊疗的规范化。团队经常性的活动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每两周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办的院际“聚力华山,探脑论道”TumorBoard(脑胶质瘤中心MDT的病例讨论会),智者风起,百家争鸣,通过MDT病例讨论为本院患者找到更多治疗选择的同时,医院一起解决外地患者的困难。不仅如此,我们也十分注重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和带教,做到勇者辈出,才能齐头并进。因疫情防控需要,目前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和各兄弟单位连线,在此也欢迎广大同道与我们进行更多医教研方面的合作。二是MDT多学科联合门诊,每周一下午由神经肿瘤诊疗相关学科专家一道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就诊服务,门诊采用全预约制,所有病例均由团队成员推荐。从影像初诊,到手术治疗,到病理解读,到术后放化疗、靶向免疫等辅助治疗,生命的托付重于泰山,时刻为患者的健康着想,把救活生命当作毕生追求,我们MDT团队始终保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始终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不断碰撞不断探讨,共同提高团队对胶质瘤治疗的认识。

八年的风雨坎坷,八年的传承跨越,八年的携手并肩成就了今天的华山胶质瘤中心MDT团队。作为早期胶质瘤MDT诊疗模式的拓荒者,我们始终坚持自我挑战,不断超越,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年至今已举办MDT会议16期(含本期),讨论病例67余例,医院12家。自年7月5日创立以来,迄今共举办期。每期MDT会议本单位线上及线下参与人数30左右,外单位参与人数15左右。连线范围遍及全国,医院(按首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包括但不限于安徽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陆军医院、医院、首都医院等。年至今神经肿瘤MDT多学科门诊已开设17次,共诊治患者48名,不论是明确诊断还是后续治疗,我们始终坚持团队高水准强合作的诊疗规范,做到对每一位来院患者负责。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次医疗服务,更是一份对患者的责任,一份对医疗事业的承诺。

.8-.8华山脑胶质瘤中心MDT团队工作小结

01

.8-.8已举办“聚力华山,探脑论道”TumorBoard共计22期(含本期),讨论病例93例,医院20家。自年7月5日创立以来,迄今共举办期。

图1.每两周一次的MDTTumorBoard-年至今线上连线集锦

02

.8-.8神经肿瘤MDT多学科门诊已开设30次,共诊治患者72名。

图2.每周一的神经肿瘤MDT门诊

03

.11联合华山护理部发布版华山脑胶质瘤患者手册《希望之路》,为脑胶质瘤患者疾病诊疗全流程保驾护航,在此响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号召,提供电子版下载。

下载地址1:百度网盘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lygl/233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