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人文历史 >> 笑傲江湖究竟发生在哪个朝代
金庸小说相比于古龙小说有个很大特点,就是绝大部分故事一般都有明确而具体的历史背景,在时代浪涛下书写个人命运,特别是在他的几部重要作品里,如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鹿鼎记等,这其中唯一的例外是《笑傲江湖》,作为金庸小说晚期的重要作品,《笑傲江湖》在书里并没有具体写故事发生在哪个时代,虽然说《笑傲江湖》没有刻意地去写年代,但是很多读者都判断故事发生在明代,这当然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从书里的一些细节描写去分析,从蛛丝马迹的细节里渐渐靠近这个问题的答案。
书里面任我行在讲述吸星大法来历时说了一段话:
“这门‘吸星大法’,原是继承了北宋年间的‘北冥神功’,只是学者不得其法,其中颇有缺陷。其时我修习吸星大法已在十年以上,在江湖上这神功大法也大有声名,正派中人闻者无不丧胆。可是我却知这神功之中实有几个重大缺陷,初时不觉,其后祸患却慢慢显露出来。那几年中我已深明其患,心知若不及早补救,终有一日会得毒火焚身。他人功力既是吸取而来,终非己有,会突然反噬作怪,吸来的功力愈多,反扑之力愈大。”
这个北冥神功,就是天龙八部里段誉、虚竹和无崖子、李秋水都练的那个逍遥派的武功,这一句话,就表示故事绝不可能发生在宋朝。
考证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最重要的办法是去找书中关于朝廷制度的一些描写,可以看看故事中几段和官府相关的描写,刘正风接旨这段:
那知刘正风竟镇定如恒,双膝一屈,便跪了下来,向那官员连磕了三个头,朗声道:“微臣刘正风听旨,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雄一见,无不愕然。那官员展开卷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好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刘正风又磕头道:“微臣刘正风谢恩,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巡抚一职,在中国历史上始设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这说明小说发生的时间绝不会早于明朝。
书里有令狐冲乔装打扮成军官的一段,令狐冲左足踏住他胸口,笑道:“你奶奶的,本事如此不济,怎能行军打仗?”在他怀中一搜,掏了只大信封出来,上面盖有“兵部尚书大堂正印”的朱红大印,写着“告身”两个大字。打开信封,抽了一张厚纸出来,却是兵部的一张委任令,写明委任河北沧州游击将军吴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参将,克日上任。令狐冲笑道:“原来是位参将大人,你便是吴天德么?”
根据明代官制,明沿边与要地驻军有游击将军,无品级,无定员,位次于参将。
参将为15世纪,明朝首设的官制名称,位阶约为今天中校以上军官。
所以《笑傲江湖》就只能是发生在明朝的故事,以金庸先生的历史知识,他不可能乱写官职,他就是按照明朝的历史背景来写的。
明代历,16帝年,笑傲江湖究竟发生在明朝哪个年代呢?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叫做日月神教,很容易让人想到明教,不就是从明字拆解开的么?
书里,任我行对令狐冲说:“我和你二人结为金兰兄弟,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向兄弟为日月神教的光明左使,你便为我教的光明右使。你意下如何?”
光明左右使,虽然日月神教变了很多,但是还是能看到明教的影子。
根据倚天屠龙记的叙述,明教在明朝初期肯定还是存在的,朱元璋上位以后,才开始对明教实施大规模清剿。可能在明朝初期,明教为了逃避官府的屠戮,被迫改名。
任我行道:“多年以来,《葵花宝典》一直是日月神教的镇教之宝,历来均是上代教主传给下一代教主。其时我修习吸星大法废寝忘食,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便想将教主之位传给东方不败。
《葵花宝典》是后来魔教从华山派抢来的。
书里讲述《葵花宝典》来历时说,少林寺方证大师点了点头,说道:“算来那时候连你师父也还没出世呢。魔教十长老攻华山,便是想夺这部《葵花宝典》,其时华山派已与泰山、嵩山、恒山、衡山四派结成了五岳剑派,其余四派得讯便即来援。华山脚下一场大战,魔教十长老多数身受重伤,铩羽而去,但岳肃、蔡子峰两人均在这一役中毙命,而他二人所笔录的《葵花宝典》残本,也给魔教夺了去,因此这一仗的输赢却也难说得很。
令狐冲听他这番话入情入理,微觉心动,只见任我行左手拿过酒杯,重重在桌上一放,右手提起酒壶,斟满了一杯酒,说道:“数百年来,我日月神教和正教诸派为仇,向来势不两立。你如固执己见,不入我教,自己内伤难愈,性命不保,固不必说,只怕你师父、师娘的华山派??嘿嘿,我要使华山派师徒尽数覆灭,华山一派从此在武林中除名,却也不是什么难事。你我今日在此相聚,大是有缘,你若听我良言相劝,便请干了此杯,万事都可商量。”
任我行说日月神教数百年来,明朝一共存在了年,所以起码是明朝创建开始过了年以后才符合日月神教数百年这个说法,数百年可能是个夸张的说法,但是百年肯定是有的。
承前还要据后,要搞清楚《笑傲江湖》具体发生的时代背景,必须和金庸先生另一部描写明末历史的小说《碧血剑》联系起来上下贯通。
《碧血剑》里袁承志拜师一段描写:
哑巴摆了张香案。那老人取出一幅画,画上绘的是个中年书生,空手作着个持剑姿式。那老人点了香烛,对着画像恭恭敬敬的磕了头,对袁承志道:“这是咱们华山派的开山祖师风祖师爷,你过来磕头。”袁承志向画中人瞧了两眼,心道:“你可比我师父年轻得多啦,怎么反而是祖师爷?”当下过去磕头,不知该磕几个头,心想总是越多越好,直磕到那老人笑着叫他停止才罢。那老人笑吟吟的正要开口说话,袁承志又跪下磕头,算是正式拜师。
在《碧血剑》里,华山派是江湖上一个重要的门派,不过在《笑傲江湖》的后期,随着岳不群的真面目被揭露以后,华山派基本上算是毁了,门徒也死伤殆尽。到《碧血剑》的时候,靠着穆人清一人之力,令华山派重振雄风,实在是卓为了得。
可是他说华山派的开山祖师是风祖师爷,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风清扬。而且这个拜师的过程和《笑傲江湖》里面的华山派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有可能就是继承了令狐冲重建后新的华山派。
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在华山派事实上有两个师父,一个是岳不群,一个是风清扬,有可能因为岳不群最后名声败坏的关系,令狐冲不想再认他了,所以就以风清扬为开山祖,以新华山派的名义重新开始。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令狐冲彻底没有再管华山派,他跟着任盈盈隐居了。然后风清扬却无法接受华山派在他这一代衰败。于是他重新出山,打理出风清扬版的新生华山派。
从穆人清极严的门规可以看出来后者可能性大点,孙仲君犯了门规直接就被削去手指不能再用剑。这很符合风清扬的性格,反倒不像令狐冲的个性。
而且仔细读《笑傲江湖》最后有一段可以佐证:至于嵩山、华山、泰山、衡山等派,由各派自行推举掌门人,慢慢培养人才,恢复元气。
这间接说明,令狐冲应该没有管华山派的事情,但是当时的华山派,能打的高手基本上已经没有了。不知道最后选的掌门人是谁,可是既然后来认了风清扬为祖师,那必然这个人后来和风清扬有过接触或者说是剑宗传人,极有可能是传功。
《碧血剑》里写到:众弟子见师祖亲自要和恶道动手,个个又惊又喜,他们大都从未见过师祖的武功,心想这真是生平难遇的良机。刘培生却想师祖年迈,武学修为虽高,只怕精神气力不如这正当盛年的恶道,忙奔回去请师父师娘。
在明朝灭亡的时候,穆人清已经是八九十岁的高龄了,所以可以推荐,明年以来,后76年不是《笑傲江湖》发生的年代。
假设穆人清是在明朝建国年左右的时候被收为华山派的徒弟,因为华山派从衰落到中兴,可能并不是经历了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从穆人清的武功来看,完全没有独孤九剑的影子了,不管是令狐冲来教还是风清扬来教,都不应该如此。所以当中最少也隔了一到二代,可能性是风清扬把自己的功夫也传给了当时推举出来的新掌门人,新掌门人则又培养了一个徒弟,把武功传给了他,可能这个徒弟天赋很高,他把华山派的武功改良了一下和独孤九剑融合在一起,再传给了穆人清。
同时,因为之前华山派收徒不严的缘故导致门户之变骨肉相残,华山派自身大受伤害,后来新生的华山派收徒弟只重质,不重量,所以徒弟很少。传到穆人清的时候,可以看到,只有穆人清这一个传人,都没有旁支。而穆人清传了黄真、归辛树、袁承志三人。即使只有三人,归辛树也不算是一个好的传人。
所以时间又往后推了几十年,那么最有可能发生《笑傲江湖》故事的时间可能是明年-明年之间。按这个时间线来推算一下:
明朝建立年后,大约公元年左右,风清扬出面,与华山派新任掌门人接触,传功。
明朝建立年后,大约年左右,新任掌门人收了徒弟,这个徒弟改良华山派武功。
明朝建立年后,大约年,这个徒弟把武功传给了他的徒弟穆人清。
明朝建立多年后,大约公元年左右,穆人清收袁承志为徒。
公元年,明朝灭亡。
金庸先生淡化了具体年代背景在《笑傲江湖》一书中的指向性,架空《笑傲江湖》的时代背景,这在他的长篇小说里面是惟一的。
当然,这些都不要紧。正如同金庸先生所说的,架空《笑傲江湖》的时代背景,意味着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因为虽然历史的波涛声雷滚滚一直向前,但人性的东西却是共通的、普遍的、永恒的。
而令狐冲,这位金庸笔下典型的道家之侠对自由追求的火炬则照亮了无数读者。
勇谈,只为独立思考的你
往期文章:
从萧峰武学看丐帮起伏
一树落叶,再别金庸
那些都是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勇谈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