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大一国庆,游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2/5/4 12:26:01   点击数:
    我刚上大学那年(年)的国庆节,友哥(我初中时结识的一位学长)带着两位大学同学从武汉来西安找我玩。他们住在西北大学西校门内西大招待所里的一个三人间里,招待所与在年代初风行一时的电视剧《半边楼》中的“半边楼”近在咫尺。室友黄小田的姐姐也从北京赶来看望弟弟,当时也住在招待所里,我们还在那里碰到过。入学还不到一个月,我对西安还谈不上什么了解。在问过对门宿舍的一些陕西同学之后,我和友哥他们走到校外,租了个相机就快乐地出发了!友哥天性乐观,什么也不怕,我则属于忧患意识派。当时,我的状态就是无知者无畏,我们的行程谈不上什么规划,就是尽可能把该玩的景点(兵马俑和华山)都玩了就行了。看秦俑秦始皇兵马俑的名声实在太大了,来西安能玩几天的,不看兵马俑,似乎不是来旅游的。大众是这样的看法,友哥当然也不能免俗。我们先到西安火车站,然后坐路旅游专线去临潼看兵马俑。旅游专线的车厢就像一个“沙丁鱼罐头”,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人,大家前胸接着后背,挤得是水泄不通,我们就是这样一路站了两个小时,才到达秦始皇兵马俑景区。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出城之后,一路都是堵的。“灞柳风雪”,是列入“关中八景”的。十里长亭,折柳送别,是唐朝人的浪漫。我们大概过了旧时人们送别的“灞桥折柳”处,才算顺畅了些。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售票口前人潮汹涌,大学生占了不小的比例。我们第一站却不是买票,而是先去博物馆旁边街上的餐厅先饱餐一顿再说!从中也可以看到我们起床得不早,吃早餐什么的都是一路磨蹭,加上又赶上旅游的高峰期,步步都迟缓。友哥有言在先,旅游也不需要那么急忙忙的。做小弟的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听从号令了。

入馆参观我才知道,现在显得有些灰头土脸的兵马俑们,原先却都是色彩绚丽的,是发掘后风化才逐渐灰暗的。蹭导游时,我听说跪射俑的轮廓近似陕西地图,后来一看果然如斯,真是神了。

博物馆里面到处都是人,处处人头攒动,友哥也完全是走马观花的架势,一路快步向前走。对于装在玻璃罩里保护的兵马俑或者箭镞什么的,他似乎兴趣不大,也或许是人太多了,能凑近去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出了博物馆,我们来到友谊展馆,这是一处兜售仿造大兵马俑的地方。到了这里,友哥却是兴趣大增,我们也纷纷与这些近年仿造的大兵马俑合影,也买些明信片作为旅游纪念。

这个展馆的门口有一位年时打井发现兵马俑的杨姓村民坐在那里签名,旁边有许多世界名人如总统、总理等政要与他合影的画册展示。不知道跟杨老合影收不收费,反正,我对这些兴趣不大。对此,友哥可能有兴趣,不知道他合影了没有?接着,我们又走进一处兜售各类工艺品的大棚里面,各式工艺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都是摆在地板上卖的,不大讲究环境。到了这里,友哥像是发现了新天地,兴致勃勃,甚至可以说是两眼发光。陕西关中民间刺绣--虎头鞋,以及布兜兜,颜色都是大红大黄,色彩鲜艳,这给我留下了新鲜而深刻的印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临潼离蓝田县很近,棚里玉制品随处可见,不知品质好坏,我也就不敢买贵的(经济也是考量呀),就买一些二、三十块的玉镯寒假回家送给家人。小摊上和商铺里,最多还是小铜钟或者宝剑之类的小工艺品。友哥买了好多套小兵马俑,一套一套都是用网兜装着的那种。友哥也不大在乎价钱,说是要买回去送同学送老师的。我对于这一切自然也是感到新奇的,毕竟这也是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出西安玩,由此也是兴致高涨,当然也要买一些物品作为旅游的纪念。我买了一个一尺多高穿着鱼鳞甲的将军俑,他神态刚毅沉静,二目炯炯有神。此外,我还买了有一个有着红穗子的小铜钟。最后,我还买了一座用玻璃罩装着的铜车马,金光灿灿,绚丽精致。这件最贵,大概是花了三十五元,至少不会低于此数。我买的这些工艺品,就像故宫的文物一样一路南迁,辗转多处,最后回到了位于海南岛东北部海边椰林深处的我的小村庄。友哥在西安钟楼前   大约来时坐专线旅游车给整怕了,或者是被忽悠了,我们竟然在景区外包了一辆小面包车回西安,我们这批学生也真是够奢侈的。四天旅游下来,我们确实也花了不少钱。为此,我又叫家里再汇了两个月的生活费。包车回来,我们还在路旁买了一篮临潼火晶柿子,这也是我第一次吃柿子,真甜,如密。我们回到西北大学时,已是华灯初上,万家灯火。邢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rwls/240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