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人文历史 >> 艺博汇艺术馆签约名家l朱颂民
朱颂民,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把他放到岭南画坛、乃至中国画坛上来考量,都属“异数”。二十多年前,一个不经意的闪念,促成了一次偶然甚或盲目的高原之行。惊鸿一瞥,开启了当年尚在画坛苦苦求索的年轻画家朱颂民的神思,当他的绘画语言与雪域灵魂“一见钟情”,便成就了一段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相惜的“旷世奇缘”。短短20多年来,他不畏高原恶劣气候,十数次孤身进藏区写生,孕育出一批苍茫、雄健、壮美的画作。从数量上看,他大大小小举办了个人画展30余次,出版了《天地悠悠——朱颂民西部山水画集》、《天高地阔水长——朱颂民西部山水画集》等20余种;从质量上看,他所创作的西部山水其中有20余幅入选了全国省市美展并获奖,特别是表现西藏雪域高原的《祥云化雨》,一举获得了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金奖、广东省美协五十年经典作品提名奖、广州文艺奖等,在同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必要尊重,朱颂民也由此成为中国画坛中不折不扣的“西藏山水专业户第一家”。
祥云化雨艺术风格
▽
古诗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西藏,一片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圣地,它的诱惑,不仅因为它的历史,它的地理,更因为:西藏是一种境界。我们见惯了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峨嵋之秀,华山之险,在中国上千年的山水画传统中,唯独西藏山水从未进入画家视野。
20多年前,生于南国长于繁嚣、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的朱颂民,第一次站在西藏广袤的天空下,极目远眺苍凉恢宏的奇幻景观,亲身领略质朴民风的洗礼净化,情感上的反差如同电光火石般擎天动地,创作激情因此被震撼被点燃。在他心中,西藏不仅是地域上的高度,更是精神上的高度。那一刻,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唤,“我要把它画出来”这个念头一发不可收拾。起初,他真切的描摹大自然,面对“满目皆诗境,随处有物华”,笔触所及可见其对一座座神山的敬畏、对一个个雪域景致的膜拜。及后,他视西藏如情人,不断沉思、寻找着如何向对方表达出“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的申请。近年来,他心目中的西藏已经升华成一种精神象征,一个与自己的艺术有着某种相同意义和属性的符号,他的作品不但尺寸日渐拓宽,其中的意境更见深远,透过“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带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宗教虔诚以及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远方创作历程
▽
从孤身闯荡画坛,到独自踏上朝圣之路,在没有前人任何经验和时间的前提下,另辟蹊新境,开创了一条表现西藏人文山水的道路,朱颂民深信这与生命中的三段“奇缘”密不可分:与画画结缘,这与生俱来的天赋,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西藏结缘,开启了潜藏的神思,找到精神的皈依,也掌握了与宇宙对话的特殊语言。在他看来,那些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人是有福之人,艺术的高境界应是随心所欲。从岭南的东华寺、到西部的色须寺,从寺庙的点拨,到藏地活佛开示,他四海云游,广结善缘,正所谓“幽绝空灵间,自有禅心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他的精神层面和作品境界获得提升的灵感之源。
从他的画里,你可以看到:
天上的云,是圣洁染成;地上的路,是虔诚铺就;水中的影,是纤尘不染的心。告别喧嚣,只因有缘相约...
雪域晨光艺术成就
▽
《祥云化雨》获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金奖
《天地悠悠》获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铜奖
《冷月》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七次新人新作展
《攀登》入选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广东评选优秀奖
《山魂》入选第八届全国群星奖,广东评选银奖
《山音》大地彩虹广东省美展银奖
《悠悠岁月》入选建国五十五周年省美展
《东方亮了》建党八十周年省美展
《山韵》入选首届广东省中国画展
《夕阳雨》入选建国五十五周年省美展
《雪域》广东省青年美展优秀奖
晚钟名家点评
▽
他不但勤奋好学,而且尤能潜心揣摩,显示出很好的悟性。语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朱颂民近年远赴边疆跋涉于名山大川之间,从大自然中吸收创造的源泉,也就是前人说所的“以造化为师”。在艺术的技巧方面,朱颂民首先借鉴了岭南派的绘画经验,滋润秀丽,强调景物的现实感。同时他也吸取了其他画派以及宋元以来名家的技法,笔墨的表现力也更为的多样成熟。
——迟柯(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著名美术评论)
朱颂民带着豪情与奔放,几度深入西藏充实生活,勇敢闯进中国画界几乎是“西藏山水专业户第一家”的门坎,虔诚结缘于西藏山水博大、崇高的美,辽阔、深邃的美,探索用中国画笔墨技巧表现西藏山水的途径。朱颂民画笔下的西藏山水作品,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经常能比较成功地用来表现西藏山水的生动而壮美。
一苏晨(著名作家)
如何用中国画来表现,前人并未提供路径和经验,这就需要进行披荆斩棘的探索和创造。其经历必定十分困难而且艰辛,还必须承担挫折和失败的风险,没有相当的勇气,是难以应对和坚持的。说睿智,是因为艺术的真谛与价值,恰恰就在于创造与个性,且不说大成,就算在前人未经涉及的领域开辟出哪怕一寸一尺的新路,也就可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而这,不正是艺术家所梦寐以求的吗?从朱颂民这些年所创作的西藏山水画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强烈的信息,他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努力是不懈的,进境也是明显的
—刘斯奋(广东省文联主席)
雄浑、苍重、沉雄、沧桑,由此相汇而成的苍凉感,使人唤起一种对自然旷古的追思和恒久的仰望。苍凉是一种品味,它彰显出一种美学的品格。这种品格的美是由久远的积淀生成的种具有厚度的美,一种穿越时空历经万古时间千锤百炼打而成的美。朱颂民所营造的山水画气象,便是这种美。
——许钦松/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