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谭国光的考试人

发布时间:2025/4/20 10:40:31   点击数:

导读:人们将人生比作考试,正确答案却在于你自己。这一生该怎样度过?应当是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现实版“考生”——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谭国光,曾因预考淘汰无缘高考,为证明自己,他参加13次硕士研究生考试、7次博士研究生考试,55岁还在参加国家司法考试……50余次的参考经历筑起了他绝无仅有的“考试人生”。

正在学习的谭国光

谭国光/讲述黄生贵/整理

小时候常听父亲说,曾祖父是旧社会“讼师”(旧时以替打官司的人出主意、写状纸为职业的人),家里至今还收藏着他用过的书柜和书案。

也许受祖辈影响,儿时就有过当法官或律师的梦想,我和弟弟都曾报过法律专业自考,后因乡政府工作繁杂,我最终不得不放下了,这个梦想就一直埋在心底,日渐蒙尘,一晃已是年过半百。可事有蹊跷,我研究生读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却发了我法学硕士的学位证书。

年底一次同事聚会上,一位领导问起:“老谭呀,你这个法学硕士,能不能给大学生开一门法律知识选修课?”

回想起我来到学校当老师这些年,经常被学生问及一些关于自身或家庭权益法律保护的问题,也有毕业生通过电话向我咨询。学生有需要,我虽非专业,但一定尽我所学所知热情解答,赢得了学生信任。经领导这样一问,那个“梦想”突然一下就从心底萌芽出来。

那个寒假我一直在犹豫:专职上思政课,开了一门日语选修课,到底还要不要再开法律选修课?按领导建议开设一个法律咨询室,以现有法律知识和能力够不够?个人现有法学底子明显很薄,是不是要系统学一下法律知识、攻一下法学专业考试?自己50多岁了,马上面临退休,再学一门新知识,难不难?值不值?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打定主意:报名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55年人生,我已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赶考了。

说干就干,马上行动。我首先找出当年在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当老师时讲授过的《法学概论》《中国法制史》和《保险法》等教科书,然后去书市买来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汇编》,立即展开全面系统地学习、复习。

仅仅一本《法律法规汇编》就有一千多页,年龄大视力差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除开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应付校内和社会各种活动,身体和精力明显不济。但距离当年全国法律统考只有天了,时不我待,这一百天里,我每天坚持阅读五万字,每晚学习到凌晨。

我这一辈子学习、赶考,其实家里人也不理解,有时还为这事争吵。可是,这种不断地“学习—考试—学习”的生活状态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一生没有其他嗜好,唯一视学习和考试为生命,甚至常常有种“上瘾”的感觉,也因此理解了那些嗜毒好赌之人的荒谬行为。

这次司法考试就因为家人的劝阻差点误了网上报名时间。

一辈子学习赶考,让我懂得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的道理,但还是低估了全国司法考试的难度。一次回常德老家祭祖,在火车上偶遇十多年未见的老熟人、某法院的高庭长,他一生专职从事司法工作,也考了两次才通过司法考试。

我是个认死理、跟自己很犟的人,开弓没有回头箭,回头折返不是我的性格,既然已经踏上这条路,那就坚定走下去。

年上半年,凭着一股子犟劲,我利用课余、周末、假期,硬是将万字的《法律法规汇编》、20万字的《考试大纲》啃了下来。

我知道我最大的短板是司法实践案例剖析,所以,每当看书看累了,就打开电视看《今日说法》《法律讲堂》《庭审现场》,还订阅了《中国普法》《中国法制出版社》等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rwls/271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