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神话传说 >> 看鉴华山论鉴922精选藏品展示
专家估价:60万
店主报价:50万、60万
黄鼎点评:吴昌硕擅长画牡丹花和芍药,鉴定的要点在于他的每一根笔线都跟他的书法密切相关。比如看这个花是怎么画的就可以看出真假来。吴昌硕画这样的花,它是含苞待放的,而不是那种全部绽开的形状,因为他认为含苞待放是牡丹花或者芍药花最美的那一刻。所以他这个花瓣是点上去的,最浓的颜色点中间,而且这个每一个点里会有浓淡的变化。感觉上这个花瓣是卷起来一层一层的,靠外围点得相对淡一点。每点都有不同的姿势,合起来就是一个含苞待放的感觉。除了花以外,这个枝干穿插非常重要,有的叶子是长前面的,枝干穿插在后面这样就有一个透视感。或者说这种局部的结构就能体现出那种花枝的美,有一种迎风摇曳的那种花瓣的感觉。经我鉴定,这是一幅吴昌硕芍药图立轴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吴昌硕先生认为自己篆刻第一,书法第二,花卉第三,山水属于业余的。别人也评价他是篆刻过于诗,诗过于书,书过于画,而人品过于篆刻,可见他是一个德艺双馨的大家。我认为在中国绘画史上,能把这个花鸟画画得这么磅礴气势的也不多,如果您有机会能收藏到它也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专家估价:18万
店主报价:12万、20万、15万
宋宝财点评:这件器型是一个盖碗,盖子上部隆起的很高,钮做成了瓜蒂型。底下这个碗的口沿包了铜,整体的釉面很洁净,很莹润。内底是有施釉的,而且刮削了一圈,是为了再装烧一件小件的器物。我们看到它的外底心是不施釉的,它的修胎痕很明显。首先从它的釉光看,如果是定窑的釉光,那是莹润明亮,因为它的釉子很薄,而且很透明。但是我们山西介休窑发出来的光泽是那种油腻的光泽,这一点是它们明显区分的地方。其次它们的修胎还是存在不一样的。定窑的釉子薄,我们看到的修胎痕迹是很细的那一种,我们形容它是竹丝刷痕。而山西窑相对来说粗糙一些,我们看到它这个碗壁上面都是那种槽状的凹进去的那种感觉。再有就是看它的底足,一般情况下定窑瓷器都是施满釉的,而我们这一件器物它的外底心是不施釉的。最后就是看它露胎的地方,它这种胎看起来比较发软,比较疏松,有一些发糠的感觉。而定窑的胎土非常致密,感觉就是特别的坚硬。因此,经我鉴定,这是一件北宋·介休窑白釉盖碗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有时候藏友会犯一些误区,就是他认为比如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这件东西,那么我这件东西跟它一样,就是价值连城了。其实不是这样,看故宫的藏品,它的底部都会有编号,上面写着新或者故。比如说几几几新什么什么,那是它在年建国以后重新从文物店或者调拨过来的,它并不是故宫的旧藏。如果标的是什么什么故,那是在溥仪被逐出紫禁城以后,清宫善后委员会点交的,那批叫故。它是两批藏品,所以不是说故宫收藏的就一定是特别好的。
专家估价:4万
店主报价:5万、8万
王敬之点评:这么小的屏风应该叫砚屏,就是放在书桌上面挡牢这个砚台的。玉是很硬的,硬度到了6.5度到7度,而金属尤其像铁、钢实际上只有5度。我们的古人从最早开始就是用解玉砂,这个拉丝工也是这样。就是先打一个孔,然后把这个钢丝穿进去,钢丝上面錾出来那种小的小点,小阔孔,然后带动解玉砂拉。明朝的东西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这个解玉砂在拉的时候非常的随意,不像后代仿的拉得很小心翼翼。就像这件一样,它有很多地方全部都拉坏了,这也是我们鉴定的一个要点。经我鉴定,这是一件明代·和田玉龙纹插屏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这件玉上雕有两个小孩,一个执荷一个拿着宝盒,他们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和合二仙。传说中盒子里应该是五只蝙蝠,代表了五福,即长寿、健康、财富、品德还有平安。他们代表的这种和合思想,然后夫妻和美、兄弟和睦都是民间老百姓非常向往的。
专家估价:12万
店主报价:6万、15万
陈建明点评:这三件金饰品是两件带板和一件蹀躞带扣。两件带板上錾刻有双狮搏击的画面,狮子形象逼真,肌肉饱满,孔武有力。而这个蹀躞带扣上展现的是狮子咬兔子的一种场景,整体造型显得非常生动。这种蹀躞带扣从它表现出来的质感以及上面的纹样来看,采用了铸造和錾刻相结合的一种工艺。整个器型也非常的古朴,上面的包浆都很莹润,可以说时代感非常的明显。经我鉴定,这是一套唐代·蹀躞带金饰配件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据《新唐书》记载,在唐朝的时候一度文武百官必须要佩戴这个蹀躞带,它成为了必备的配饰之一。那本书里也对蹀躞带的等级做了严格的一个要求,级别最高的蹀躞带的材质应该是金带玉,它的底色是紫色。接下来才是金,然后是犀牛角,然后是银、铜、铁。七品官员一般用的就是铁制的蹀躞带了。
宋宝财点评:这件小碗首先它是个油滴,但并不是宋代里面特别典型的。因为宋代的茶盏里面,典型的油滴是那种银白色的,而这一件是银棕色的。像这样的小碗在宋代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喝茶的,一般情况下在十公分以下的往往喝酒的更多。我们看到好多宋代台盏,上面往往就放着这种小碗,多数是喝酒用的。而且它的底施釉不到底,外面涂了一层褐色的护胎浆,整体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很美观、很漂亮。但是这个碗器型不够饱满,它的腹部往底下收的时候有点过急了。第二它的胎修得过薄,尤其是口沿这个部分,跟老的相比差别很大。再有一点它的釉光比较暗淡,尤其是它的油滴,漂浮在釉面的表面。而且它这个油滴过大,如果是真品的话它的油滴比较小。还有一点是最为明显的,它底部的这个叫护胎浆,如果是老的应该是比较干涩,甚至局部会有一些开裂。但是这个碗它的护胎釉是比较湿润的,而且颜色比较浅淡。经我鉴定,这是一件宋代·油滴盏的仿品。
观察席意见:一般这样的酱色或者黑色的盏,大家通常会认为是喝茶用的。唐朝人管喝茶叫吃茶,会在茶叶里放各种佐料,还有盐,然后在壶里进行煮。在宋朝的时候国人会真正地品尝到茶叶最原始的味道,他们会把茶叶研磨成粉放在这样的深色的小盏里面,再用高温的水去冲泡。去观察这个里面茶的汤色以及有没有起沫的变化,我们管这个叫点茶或斗茶。喝的其实是这个茶叶磨成的末,有点抹茶的感觉。所以现在年轻人比较流行喝的或者吃的抹茶口味不是舶来品,是我们中国自古就有的茶文化中的其中一样。
下场海选早知道时间:年9月28日8:00-17:00
地点:西安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号)
时间:年10月19日8:00-17:00
地点:德州古玩城(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三八西路与商贸大道路口西米)
-
《华山论鉴》如约呈现
每周日晚间21:10陕西卫视首播
每周一午间12:00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三晚间21:10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四午间12:00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一网络版视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