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神话传说 >> 看鉴华山论鉴云录制高清视频第七期
专家估价:38万
店主报价:28万、30万
王敬之点评:这是一个玉雕的粉盒,盒子上面雕的是兰花。兰花做在粉盒上面,表示这个主人有兰花那样高洁的品质。这个兰花雕得非常好,看着非常舒服,没有感到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盒子底部的是“嘉靖辛酉陆子刚制”八字篆书款,但制作的年代并不是嘉靖年,而是后朝仿制的。陆子刚是明代嘉靖时期苏州著名的玉工,从明代晚期开始直至清代,乃至现代都有人仿制他的名款。
玉器里有一句说法叫做粗大明,就是说从整体来看,明代的玉器都是比较写意的。而陆子刚比较注重细节,他的作品相比于其他人的显得更加细腻。到了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整个玉雕行业都崇尚那种精雕细琢的工艺。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明代陆子刚款的方形粉盒,上面雕的是山水和四季花卉。那个花卉估计可能是陆子刚或身边的人起稿,所以我们看那个疏密和花卉的姿态并不是十分得完美。而这个粉盒就不一样,它雕刻的是兰花的一个根部,它的叶子和花穿插得非常好。在清代乾隆时期有个如意馆,里面养了一批画家。制玉时这些画家先起画稿,然后给乾隆皇帝审查,通过了再进行制作。所以这个乾隆造办处的,或者是乾隆工的作品,都比这个陆子刚要雕得好得多。
此件藏品我的云鉴结论是一件清乾隆·造办处仿陆子刚款和田玉兰花粉盒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提到陆子刚大家可能不是特别地熟悉,但是提到子冈牌我相信广大藏友对它还是很了解的。陆子刚实际上就是子冈牌的作者,他对于当代玉雕技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们每年都会有很多的玉雕大赛,像北京的天工奖、上海的神工奖,以及苏州的子冈杯和陆子冈杯。它是一个玉雕界的奥斯卡,也可以说是一个玉雕界的导向。
专家估价:10万
店主报价:4万、8万
陈建明点评:这是一枚清代御赐双龙宝星勋章,也是中国的第一枚勋章。这枚勋章非常漂亮,呈八角星状的造型,正中间镶了一颗蓝宝石。蓝宝石的外围是金色的满汉文字“御赐双龙宝星”,再外围是两条金色的光龙。在清代晚期,随着对外交往和洋务运动的发展,清政府传统的“御赐黄马褂”、“御赐顶戴花翎”的这些习俗,与国际惯例很不相符。因此,清政府就制作了这些勋章送给各国的元首及外交人员。这些勋章根据不同等级的人员分成了一到五等,其中第一等到第三等又各分为三级。像第一等的第一级,它是专门赠给外国的元首,它的正中间镶了一粒珍珠。在中国当时以珍珠最为珍贵,那种用东珠穿的朝珠,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可以佩戴。一等的二级和三级,中间镶的都是光面的珊瑚珠;二等的中间镶的都是花面的珊瑚珠;三等的中间镶的都是蓝宝石;四等的中间镶的都是青金石;五等的中间镶的都是砗磲。这枚勋章就是非常典型的三等一级的御赐双龙宝星勋章。
我们看这枚勋章,它的造型非常规整,工艺极为精细。整体上面的皮壳包浆很熟旧,而且富有层次感。这个丝织的条纹的绶带也保存得很完好,这些都是现代造假做不到的。
此件藏品我的云鉴结论是一枚清光绪中期·御赐双龙宝星三等一级勋章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徽章收藏在我们收藏界里边算是一个大项,拥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它涉及的题材比较宽广,而且它的量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在徽章收藏的选择方面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般来说这个纪念性质的章,就会比一般的人像章的价值要高。像这枚双龙宝星勋章,它算是知名度比较高的。而且它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它将来在市场上,依然会比其它的普通藏品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力和收藏升值空间。
专家估价:15万
店主报价:8万、12万
崔凯点评:这件小壶有点像定窑白瓷的风格,但要比定窑瓷器的釉面亮,这个釉面就像刷了一层漆一样。这件小壶如果对的话,是一件北京的龙泉务窑瓷器。龙泉务窑在辽代非常有名,属于辽代“五京七窑”之一。“五京七窑”分别是:上京临潢府的“上京窑”、“南山窑”和“白音戈勒窑”、中京大定府的“缸瓦窑”、东京辽阳府的“冮官屯窑”、南京析津府的“北京龙泉务窑”和西京大同府的“大同青瓷窑”。这件小壶装饰的是鱼鳞纹,也是辽代瓷器里比较常见的纹饰。我们现在能见到的辽代瓷器上面,最为常见的一种图案叫做摩竭鱼。摩竭鱼传说是海里边的一种神兽,当时摩竭国国民饱受疮痛之苦。因此如来佛祖就投海以身化作摩竭鱼,用自己的肉来救济摩竭国民。摩羯国民吃了这个肉以后就百病痊愈,为了感恩如来佛祖,摩竭就成为了当地人民心中的一种神兽。摩羯的图案也是在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带过来的一种图案。这件小壶的造型比较饱满,腹部的线条富有张力。它的肩部是折肩的,装饰有菊瓣纹。从五代到北宋,尤其是在北宋初期的时候,这样的装饰工艺是非常流行的。它的釉的质感有点类似于油漆,它的胎也是一种高糯状态的胎。它的刻制工艺显得比较粗犷,口沿和底足的修足,刀工虽然很利落但是好像显得不是那么讲究。这件小壶是一种非常高糯的胎质特征,有点类似于糯米胎,断面有一层水光,这是它的一个鉴别要点。胎足表面也是非常的坚实,而且瓷化程度非常高。中国瓷器有这样的一个规律,就是胎硬釉必硬,胎软釉必软。因此它的胎非常坚实,它的釉面就会呈现出非常紧亮的釉质特征。而且这件小壶在刻制的时候,刀痕显得生涩了一点,这也是辽代瓷器整体的一个风格,比较生猛。此件藏品我的云鉴结论是一件辽代·龙泉务窑鱼鳞纹小执壶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这件壶其实它除了叫壶,还有另外一个别称叫“注子”,又叫“酒注子”,是古代的酒具之一。一般在壶下面还会配一个碗,叫“注碗”,用于温酒使用。因为在当时蒸馏酒并不是很流行,大家喝的大多还都是米酒。这个米酒当中除了有乙醇之外,还会有甲醇。甲醇有个别称叫“盲精”,喝多了会导致人失明。但是古人非常聪明,他们知道这个甲醇遇到50以及60度以上的温度就会挥发掉,所以说喝酒之前温一温有助于身体健康。
专家估价:12万
店主报价:12万、15万
李学伟点评:王雪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写意花鸟画家,师从王梦白、齐白石等人。他的画主要以描写大自然的一些小生命为主,比如螳螂、蜻蜓、蜜蜂、青蛙等等,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也极具个人特色,在齐白石弟子当中他属于比较独特的一位画家。这幅画画的是灵根图,灵根是一种吉祥的题材,他用石头和植物来体现这种风格和内涵。
这幅画简洁、舒朗、清新,落款灵动顺畅。很多王雪涛的画画得非常复杂,但只是体现出他用的技法比较多。这件作品虽然说看着画面比较简洁,只有兰花和石头,但给人的感觉和寓意是非常深刻、非常深远的。
此件藏品我的云鉴结论是一幅王雪涛·《灵根图》立轴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这是一幅王雪涛的兰花图,作者落款写的是“灵根”二字。兰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而灵根是兰花的别称。明代有个大画家叫文征明,他写过一首建兰诗,里面有这么一句:“灵根珍重自瓯东”。瓯东就是现如今的温州以及福建东北一带,这个地域盛产建兰。这幅画画的正是建兰,作者描绘建兰而落款灵根,也反映出作者的文化根基还是非常深厚的。
专家估价:20万
店主报价:15万、40万
陈建明点评:印章从古到今都是证明自己的一个信物凭证,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宋元以前印章的材料多半都是金、铜、玉,到了元代中期有一个叫王冕的文人,他用花乳石来刻印章,就开创了文人用石头刻印章的先河。到了明清时期,文人雅士最喜爱用来刻印章的石头要首推田黄。田黄产在福建寿山的一条山溪边,地域不大的一片水田里面。质地特别得温润细腻,有黄、白、红、黑等好几种颜色,以黄色为多见。乾隆皇帝当年曾经把福建寿山上贡给他的一块田黄石,雕成了一个三联的印章。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个印章,祭天的时候都把它带在身边,而且在清宫里面代代相传。后来清朝灭亡,末代皇帝溥仪在出逃的时候,把这个三联的田黄印章缝在他的棉衣里面,可见这个田黄有多珍贵。因此田黄又有“石中之王”、“石帝”这样的称谓。
这枚田黄印章虽然小,但是它的石性看上去就非常得糯、非常得腻、非常得温润。印章里面有天然生成的萝卜筋纹,这种大自然造就的色彩和肌理显得恬静优雅,传递出一种旷达的水墨韵味。表面的包浆很油糯、温润,这样的皮壳没有上百年的滋养是出不来的。印章上雕了一只三足的金蟾,表情生动、憨态可掬,而且工艺精湛、形象逼真。成品的田黄章我们讲究的就是天然的、美石和人工艺术达到完美结合的这样一种状态。这枚田黄章子属于美石佳材遇良工,把人文和自然结合得非常好,可以说得到了一种完美的呈现。
此件藏品我的云鉴结论是一枚清代·三足金蟾祥云钮田黄印章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众所周知田黄石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类印章石,因为它特别的温润,而且有韧性。在五行里面黄色代表中央、大地之色,俗话说天玄地黄,所以无论是帝王,还是文人雅士对田黄都是格外珍爱。但是对于普通的收藏者,田黄的鉴定和评估其实是有很大困难的。很多人甚至不能理解,田黄石的一些很微小的差距就会造成价格方面巨大的差别。这就需要大量的上手,和对于实物资料的总结才能得到这种心得。对田黄的收藏我觉得更像一种专业的收藏,只有你积累了特别多专业的知识,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田黄收藏的快乐。
《华山论鉴》如约呈现
每周日晚间22:10陕西卫视首播
每周一午间12:20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一网络版视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