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生物资源 >> 河南新增5例无症状感染者
年9月26日0时-24时,河南省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为境外输入,从入境落地、卫生检疫、检测到转运治疗全部是无缝对接和闭环管理),无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截至9月26日24时,河南省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其中死亡病例22例,出院病例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例,3例出院,4医院住院治疗。
自1月21日起,河南省已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目前有1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截至9月26日24时,正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58例(均为境外输入)。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4例,在这五个地方9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辽宁4例,福建4例,四川3例,广东2例,上海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9月26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6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转为确诊病例5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0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例(境外输入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例(出院例,死亡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例(出院例,死亡7例)。
张文宏:新冠病毒成“常驻病毒”新冠疫情将走向何方?
9月26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发展大会、第十三届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研讨会在医院举行。
针对疫情趋势,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会上表示,目前全球病例数已经突破了万,这两天他和世界各国流行病专家进行了充分探讨,以现在疫情蔓延态势来讲,新冠病毒已经变成“常驻病毒”。
新冠病毒对人类的攻击出现了两极分化
像流感、麻疹病毒等都是常驻病毒,但新冠病毒成为常驻病毒后,又有其特殊性。
张文宏坦言,新冠病毒是人类很难忍受的一个病毒,以医疗资源丰富的美国来说,其新冠病死率维持在3%左右,在医疗资源相对不那么充沛的墨西哥,其病死率维持在10.65%。
新冠病毒的病死率会不会下降?
张文宏解释说,原则上来讲,病死率非常高的病毒,是不可能长久在人类中蔓延,比如说SARS病死率10%,很快就被干掉了,MERS病死率比新冠更高,埃博拉病死率更高,这些病毒要么不能走出非洲,要么不能走出中东,要么一走出来就被干掉了。但是新冠病毒却如此之特别。
9月26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国际医疗与特需服务发展大会上,张文宏作发言。澎湃新闻记者张呈君摄
张文宏说,根据8月23日美国疾控数据显示,新冠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但年轻人(24岁以下)的死亡人数只有个,也就是说这个病毒对人类的攻击出现了两极分化,它疯狂地攻击老年人,但对年轻人却“心怀仁慈”,仿佛就是自然界专门针对人类设计的病毒,但人类始终要以科学的态度、文明的方式去面对生存。
张文宏认为,如果这个病毒发生在古代,可能意味着所有老年人都将面临死亡,但今天中国做了很大的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当我们把所有医疗资源投入到老年人中,他们活下来了。”
与此同时,依赖于中国强大的物流快递系统以及社区互帮互助、志愿者队伍等,为抗疫宅家人群提供水、食物等生活物资,这些是中国可以实现%传染病隔离、短时间内消除传染病的重要基础。
世界各国要消除壁垒,共同抗疫
张文宏强调,常态化疫情防控并不代表正常化疫情防控,全球疫情发展至今,随时有可能出现一个“小火花”,“我不知道这个小火花会发生在哪个城市。中国目前采取的防控策略是一旦发现病毒,就迅速加强发热门诊筛查、扩大检测,在扩大检测的基础上迅速对所定位的区域加强管控,争取用一个月时间将‘火苗’扑灭。”
“翻阅历史教科书,很多传染病的大流行,都要等到自然的终止或疫苗的启用。”他举例说,年H1N1病毒大流行的终止,就是基于疫苗在全世界接种,使得当今全世界流感死亡率仅0.1%。但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新冠病毒死亡率仍然维持在3%-4%之间,世界的大门很难再次正常开启,涉外医疗服务也很难进行。
张文宏说,全球第二波疫情或将来临,中国也已为输入性病例做好了准备,但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人员聚集时不要忘戴口罩,务必勤洗手,这样国内的疫情是可控的,也是可以预期的。
但从全球来看,世界大门要重启,还是要依靠疫苗的问世,因为当下全球仍处于持续的疫情不平衡态势中,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中国也是不能彻底开放的。
但他表示,从目前世界各国疫苗研发的进度以及现有的受试者的抗体水平来看,他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同时指出,世界多国携手合作,消除壁垒,共同抗疫,可以期待未来1-2年内疫苗问世,让世界走出疫情阴影。
———————————————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健委澎湃新闻编辑:秦园园审核:王站营回复关键词
获取更多好消息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