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华山村与华山畿

发布时间:2022/2/14 17:15:08   点击数:

镇江东乡有华山村,原属石桥镇,后乡镇合并属于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在现大港平昌新城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南,姚桥路南侧紧靠路边,交通算是比较方便。华山村至少在南朝时代就有了,是一个历史古村落,华山村是乐府民歌《华山畿》中故事的发生地或者说是代表地。北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精选收集了汉朝、魏晋及南北朝的民歌,《华山畿》也是其中之一。与现代教学课本中的《孔雀东南飞》号称南朝民歌双壁。郭茂倩采编《华山畿》时或许就到过华山畿,因为他肯定是来过镇江的。据苏颂记载,郭茂倩是苏颂长子苏熹的妻舅,俗称舅大爷。而后来苏颂落户镇江,自称镇江人,儿子苏熹等自然也算镇江人。虽然苏颂退休了才开始在化隆坊建房子居住,但并不妨碍他们经常往来镇江。作为一个编辑《乐府诗集》的文人到了镇江不到华山村实地走访是说不过去的。

华山村地标:千年银杏树

《乐府诗集》共有《华山畿》民歌二十五首。也就是说《华山畿》相当于镇江东乡吴语民歌的总称。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当属:“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乐府诗集》是采集自《古今乐录》的,其文说:“《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神女冢据说在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南侧的一个公园的位置,修建公园时被毁,网上还能搜索到“神女冢”的照片。宋少帝是镇江本土皇帝刘裕的长子刘义符,在位仅两年。这个故事发生时间基本能确定在公元年-公元年之间。地点就是华山畿,也就是现在的华山村,人物也很明确:南徐士子与客栈女子。南徐州是镇江的古称,云阳是镇江丹阳市的古称。这个故事大概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原型,都是最终女子为所喜欢的男子殉情的悲情故事。有说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东晋,俩人是从孔孟故里到杭州求学。这个故事本身就是荒诞,杭州属于东晋地盘,而山东则是北魏。只是很多人不问故事的逻辑性是否合理,《梁祝》故事现在借助乐曲流传很广,其实《华山畿》的文字魅力也一直在延续。明朝还有不少人写《华山畿》。

那年正月十五张王庙的香火

明代的余睦有四首《华山畿》,其中一首为

“华山畿,事可悲,

华山之女歌有辞。

侬昔见君君有思,君为侬死侬不知。”

明代的胡应麟《华山畿》

“华山畿,不愿生同栖,但愿死同止。

上有双比翼,下有双连理。”

明代李孙宸有《华山畿》

“华山畿,蔽膝吞已死,同心结未迟。

鬼神为情痴,葬车相见期。”

周六应朋友樵山之邀,与周老师等人一起走访了古村华山。樵山联系了华山村的苏老师,苏老师客串地导带领下参观了华山村的冷氏祠堂,也走进村民家中,真实感受村民老宅的生活环境。禹王丼、拱券桥、龙埂、张王庙、古银杏、华山寺,苏老师一边带路一边讲解,看得出他对这个古村历史的熟悉和这片土地的热爱。在古街东侧,他为我们讲解他小时候华山村街东边的老屋所到位置,讲解古华山东边为大海的情况。我望着华山畿下的捆山河,思绪也被带着飞向那远古。华山村总体保存得还算不错,老街依然焕发生命力,石板古道依然存在。杂货铺有上百年的历史;理发的师傅八十高龄,就连理发店的座椅也有五十多岁来了,老师傅的身影常出现在摄影人的镜头里。古街东边通禹王丼的石板路保存基本完好,可惜的是禹王丼的古井栏被盗。从照片看井栏上有21道井绳磨出了的深深沟痕,可以想象当初或许用过轱辘取水,所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所有的都是时间在此地的积淀。

禹王丼

冷氏祠堂的砖雕

华山村入选江苏省第二批古村名录不知道是不是涉及到了《华山畿》的内容,现在村里主推的是张王庙和千年银杏树。此刻不是庙会时间、千年银杏的叶子未黄,华山村的游人并不多。几年没过来,村北头的华山庙里有了和尚。或许是领导觉得华山古村的人气不够,需要用一种世俗的崇拜来为华山带来人气。我能理解这是一种无奈之举。说到底也是因为镇江的知名度和热度不够。我们找不到一个制造热度的契合点。

寻访系列

途中碰到华山村历史文化保护协会的解小祥老人。苏老师说老人为了保护华山古村不被拆迁,遭到很多想通过拆迁改善居住条件村民的嫉恨。拆迁和保护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有时候真的很难说那些村民做得到底对不对,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社会发展就是让百姓过好日子。而说得好听一点: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华几千年文化或文明的传承离不开这些古村落。当我们想了解《华山畿》的时候,华山村赋予了《华山畿》以生命的延续,另一方面《华山畿》又赋予了华山村以灵魂。只是我们并没有能够重视到这点,《华山畿》在华山村的现实中并没有得以很好的体现。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华山畿》作为《梁祝》故事的雏形来宣传,宣传一种值得为对方付出所有乃至于生命的爱伟大,让年轻人把这里作为爱情宣誓地,表达一种忠贞不渝、生死相依的情感。让在华山村不仅仅能看到老的店铺和老的理发店,不仅仅能看到生活着的老街,也让《华山畿》在老街能有一席之地而存在,而不是像作为具有华山文化特色的入选非遗的华山泥叫叫那样仅仅存在于故事中,现实的老街找不到影子。故事人人会讲,各有巧妙不同。仅仅一个“大衣哥”就以一己之力能够让朱楼村人满为患,不管那些是他愿意还是不愿意做的。

所有的古村落的保护都想要有收入、都要能产出,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搞错了保护的目的性。不能因为我们投入了,就必须要有产出和回报。文化这东西有时是为了传承,需要无怨无悔的付出。这点也希望领导们能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老街才能够有枯木逢春的生命力。

周六拍的

那年庙会拍的百年老店影像

最后也跟解小祥老人表达一下歉意!老人听说我懂点历史,为了了解一下李鸿章管家张麒麟的情况,等了我们很久。我知道做事的不易,更理解要把事情做好的艰辛。而我真的不了解这些,只能在内心诚惶诚恐中赶紧离开。衷心希望华山村有个好的未来,也祝解老身体健康!万事顺心!

华山泥叫叫

润南随笔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236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