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高清大图带你看太原多福寺,不但有千佛殿,

发布时间:2023/3/28 13:15:35   点击数:

位于太原崛围山青云峰下的多福寺,始建于唐。而寺庙最风光的无疑是唐代大将沙陀人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父子曾在此礼佛。据记载寺院在宋毁于战火。联想到山下呼延村曾为宋朝大将呼延赞驻军处,说明毀于战火确有其事,毕竟宋辽交战多少年。明洪武年间在原址重建,也差不多有多年了。至于传说的原建筑规模宏大,前后左右春都是三院,共九院。但看了看能供建寺的地方也就现有的这么大,除非在向山上发展。寺院原名"崛围教寺"明弘治年间更名"多福寺",寓意"多福、多寿"。年入选第六批国保名录。

石阶之上为多褔寺山门。寺院的山门一般由为三门并列,中间一大门,两侧各一小门,因此又称"三门"。图中可见多福寺即为此格式。山门外塑哼哈二将,图中可见。内塑四大天王。山门外侧有牌子上写着门票价格"旺季20淡季15"的字样。正值寒冬,中午时分就一个人在寺内转了一圈。

进山门后就是大雄宝殿了。面阔7间,进深5间,内塑三佛四菩萨和护法金刚。三佛为释迦牟尼佛、如来佛、阿弥陀佛,菩萨为九华山地藏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陀菩萨。佛身略显斑驳的表面有少许尘土,让拜佛者教畏感油然而起!殿内三侧有明代壁画,共84幅,感兴趣的估计这一个殿就够看几个时辰了。殿内严禁拍照,想了解详情小伙伴们也只能亲自来一趟了。多福寺也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之一。

二进院的主要建筑有藏经楼和文殊阁。图中上图即为文殊阁。文殊阁上下两层。下层门额横书"红叶洞"。即傅青山读书处。看上去红叶洞建材石块用了不少,估计都是就地取材。很向北方的传统窖洞,冬暖夏凉。而之所以叫"红叶洞"估计除了红叶杏叶外,与窖洞也有点关系。图中下面即为刻于光绪年间的证明傅山曾在此读书的碑刻。

红叶洞外。也可以看作是个院子。据说原来有颗大杏树,和红叶洞取名有关。远处崛围山南峰的七级舍利塔沥沥在目。遙想傅青主先生当年,坐在小院,读书闲暇之余看看深秋的崛围山红叶漫山,呤着"秋山题不尽,霜叶可山红"的诗句,别有一番滋味。

三进院的主要建筑千佛殿。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顶式建筑。千佛殿内3侧墙上有精美的千佛浮雕,每幅的面积约30公分见方。看上去都是满满的年代感。石阶前的方形花池内,据说有植于唐代的千年牡丹。如果属实,年代确实够远了。

这个是多福寺内保存下来的欠银碑。是不是国内独一无二,至少应该是少有吧!小伙伴可以睁大眼睛看看内容。粗略的看了看,有共房地价银一百三十五两,共米一石四斗三升五合,共债房银二两的字样等等。整碑全文如果一字不落看下来,也算是能了解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情了。

多福寺作为太原市保存完好,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群落,国保单位名符其实。由于地处深山,基本上没有浓浓的商业气氛,你想拜佛就拜拜,随便参观也随意,带给游客的是佛门的清净。而随着太原市西山旅游公路的开通,西山各大累景点被串联成片,多福寺必将会带给更多的游客更多的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254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