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防疫举措优化一周后我们可以更勇敢

发布时间:2023/12/16 11:25:10   点击数: 4 次

天目新闻记者薛昊悦许伊雯

12月13日,距离防疫“新十条”政策发布已过去整整一周。七天的时间里,常态化核酸、场所码、通信行程卡,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正是抗疫三年付出的努力,让我们能在当下,感受到生活回归正常的步伐正在加速。

我们看到,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多了,核酸采样点依旧有排队,市民的个人防护意识明显提升;我们也看到,旅游问询量、机票搜索量暴涨,湖南桑植县长喊话游子回家过年……

我们更看到,在疫情影响逐渐褪去的大背景下,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更勇敢地面对当下,迎接未来。

做核酸打疫苗

是为了更“勇敢”

12月11日下午,杭州市建国北路附近的一座核酸采样亭前,核酸检测队伍在快速推进,大白熟练地给双手进行酒精消毒,而后拆棉棒,咽拭子,每组动作下来,不超过5秒钟。

在整个采样工作时间中,大白的“标准化动作”几乎没有停过。

市民在做核酸检测许伊雯/摄

尽管自12月5日起,浙江11市同步优化疫情防控举措,明确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但仍有不少核酸采样亭依旧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市民免费提供服务。“为自己好,也为身边的人好,检测过了去公共场所也放心。”一位大伯这样说,这是当下不少仍坚持做核酸检测市民的共识。

“为自己好”的另一种表现,是打疫苗的老年人多了。12月8日,天目新闻记者来到杭州市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不少居民正在接种新冠疫苗,其中不乏七八十岁的老年人。

“我今天过来打的是第三针新冠疫苗加强针。”83岁的黄爷爷打完疫苗后坐在留观区休息,他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之前他已经接种完两针,原本不打算接种第三针,但防疫政策优化之后,他觉得有必要加强自身防护,“来接种加强针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他人的安全。过几天,我再带我老伴来打。”

76岁的胡奶奶是坐着轮椅来打新冠疫苗的。“身体现在没有不舒服吧?”社区工作人员反复确认后,胡奶奶在儿子的搀扶下接种了第一针疫苗。胡奶奶告诉记者,自己有高血压,前一天儿子帮忙咨询了医生,说是没有关系,于是她就放心来接种了,“这次是在儿子的讲解后,进一步认识到了接种疫苗的必须性,接种了之后,身体多了一层防护,出门也安心一些。”

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的居民许伊雯/摄

12月12日,天目新闻记者从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过去一周咨询新冠疫苗接种的市民显著增多。

“电话几乎没有停过。有咨询什么时候可以打的,也有咨询老年人和儿童接种疫苗情况的,还有咨询吸入式疫苗的。”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天目新闻记者,现在疫苗接种开放时间从原先的周一到周六上午,扩至周一到周日全天,疫苗供应也充足。

此外,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全国多地政府也都加入了“全民戴口罩”倡议的“联盟”,进一步落实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求。

天目新闻记者在景点、商超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采访时,不少群众表示,在防疫举措日渐优化的当下,做好自我防护,做必要的核酸检测以及积极接种疫苗,其实是为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好地面对未来,也更勇敢地面对未来。“只要防护到位,我们不需要对病毒产生慌张的心理。”一位市民表示。

呼吸科门诊病人数下降

焦虑恐慌情绪大可不必

“杭州发布优化调整通告的第一天,呼吸科门诊仿佛成了连花清瘟的大型抢购现场,当然还有名单里的其它各种药,比如布洛芬。”12月5日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戴一帆结束了一天的门诊工作,发了一条微博,在文末他写道:“其实去年我们没有常态化核酸时,不也是这样过来了吗?所以请大家不要恐慌,也请媒体朋友注意引导。”

从年援鄂,到年援沪,戴一帆是抗疫战场上“听得到炮火”的那批人。

12月12日,他告诉记者,当天的门诊人数已基本回落到了防疫举措优化调整之前,病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门来配药的,“连花清瘟、布洛芬、泰诺为主。”

对于广大市民的“囤药焦虑”,戴一帆表示理解,但不建议,“常规药备一些就可以,不建议多种类囤药,更不能叠加吃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同属于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

对于近日来门诊病人数的回调,他觉得是个好现象:“说明大家都更理性了,恐慌的情绪在消减。”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戴一帆觉得,感染人数势必会有所上升,对没有基础疾病的青壮年来说,如果有发热伴随呼吸道症状的,可以先在家观察、自测抗原或是线上问诊进行网络甄别,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抵抗力相对较差的小孩出现症状,则要及时就诊,“抗疫进行到现在,病毒的毒力和致死率都已显著下降了。”

不容否认,大众对于“阳”这件事,还是很在意的。

“阳了怎么过”?面对大众疑问,国家卫健委发布也于12月12日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表述,给予了大众面对病毒甚至“阳了”之后,足以抗毒的科学认知和勇气。

同日,医院张文宏教授也在“华山感染”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258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