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ldquo火烧赤壁rdquo告诉

发布时间:2022/7/4 11:54:08   点击数:

工作和生活中,既要有勇气,又要有智慧,让我们做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以智取胜的例子非常多。

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计计都是用兵的神智,具有很深远和很强大的影响力,甚至被美国西点军校引为经典。

中国历史上的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欲擒故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空城计等等,都是以智取胜的典型事例。

例如,《水浒》中的智取生辰纲,沙家浜里的智斗,解放战争时的智取华山,《林海雪原》中的智取威虎山等等,既用了力敌,更用了智取。

特别是《三国演义》,当中处处写的都是以智谋取胜,诸葛亮智激周瑜、智算华容、智辞鲁肃、智取汉中、智取三城……

诸葛亮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智慧的化身。

“火烧赤壁”是《三国演义》中第45到49回中发生的故事。

当时曹操83万人马,号称百万,周瑜只有五六万人马,实力相差太悬殊。

周瑜用的就是以智慧取胜,而且是一连串的智谋。

他们可用的方式有很多:水淹、暗杀、火烧。

但他们单单选择了火烧,因为只有火烧才能最大程度地消灭曹军。

在故事中,周瑜、诸葛亮用了三借—借箭、借外脑、借东风;用了三计—离间计、苦肉计、连环计。

第一计,蒋干盗书,属离间计。

《三国演义》中第45回是《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的同学九江人蒋干自愿为曹操劝降周瑜,在群英会上,周瑜点烛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后周瑜假醉,让蒋干盗去荆州降将蔡瑁、张允的来信,献给曹操。

曹操中计,果然杀了蔡瑁、张允二人。

后来曹操也知中计。

为什么周瑜要用离间计?

因为曹操手下的水将蔡瑁、张允二人熟悉水战,是周瑜打水仗的劲敌,周瑜用借刀杀人计让曹操把他二人杀了,用计谋扫除了打水战的障碍。

第二计,黄盖假降,属苦肉计。

第46回的《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说的是:因为要火烧曹营,必须有人去点火,人还没有靠近,曹军乱箭射来,没法靠近曹营点火,而打老将黄盖最具有欺骗性。

真打黄盖假降曹,黄盖装满硫磺草料的船去假降曹操,使曹军没有防备,从而点火烧之。

第三计,庞统献策,属连环计。

第47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北方的曹军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

襄阳庞统庞士元向曹操献计:“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搭配,或三十一排,或五十一排,首尾用铁环相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也”。

曹操大喜,按计而行。

殊不知这是一条毒计,到时候火一烧起来,大小船只无法分开,一烧一大片,提高火烧的规模效益。

三条计谋策划好后,周瑜引众将立于山顶,观看北岸曹操营寨,心生欢喜,要将曹营化为灰烬。

正在观察之际,正在高兴之时,突然,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一阵风过,军旗的一个角飘到周瑜脸上,周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众将官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

左右救回帐中,求医调治无效。

此时来了一个诸葛孔明,诸葛亮用了一副药,立马见效。

这副药就是四句话的打油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原来这时是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左右,隆冬之时,只有西北风,没有东南风,曹操的军队在江北岸,只有东南风才能烧到曹营,刮西北风不但烧不了曹营,反而会烧了自己。

没有东南风,前面所有的准备、所有的计谋都要泡汤。

十一月二十日,诸葛亮就在南屏山上搭起七星坛,披发仗剑,三更时分刹那间果然东南风大起。

诸葛亮借来东风,使火烧赤壁最终成功。

其实,诸葛亮并不是神,而是一介凡人,他哪里能借东风?

当中的奥妙是他懂得气象学。

几天前,他曾利用大雾草船借箭。

他深知,在这个季节,大雾过后,必然在什么时候有一段时间的东南风,这也是一计。

《三国演义》中有诗为证:“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所以,用智慧使东吴以少胜多、大获全胜,它充分体现了周瑜和诸葛亮的高智商。

其实,战争中,用兵的大计在于少用兵、不用兵,或者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所谓的“止戈为武”就是这个道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dlhj/244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