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历史发展 >> 统编版语文15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小结
01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
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汉语拼音
韵母:
a、o、e、i、u、ü、ai、ei、u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nɡ、enɡ、inɡ、onɡ
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ɡ
二、会认字
妹奶白皮小桥台雪儿草家是车羊走也
三、会组词
妹(妹妹)(小妹)(表妹)
奶(奶奶)(牛奶)(奶茶)
白(白兔)(雪白)(白云)
皮(皮带)(顽皮)(牛皮)
小(小鱼)(小马)(小苗)
桥(大桥)(小桥)(过桥)
台(台子)(台历)(台灯)
雪(下雪)(大雪)(雪花)
儿(女儿)(儿子)(小儿)
草(小草)(草地)(花草)
家(家园)(回家)(大家)
是(是非)(是的)(不是)
车(停车)(汽车)(小车)
羊(牛羊)(白羊)(小羊)
走(走路)(走开)(出走)
也(也许)(也是)
四、掌握拼音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aoeiuü
aieiuiaoouiuieüeer
aneninunünangengingong
zhichishirizicisi
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点拨:第一组是声母表,读一读23个声母,在读中记住声母的排列顺序。这个排列顺序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这里把平舌音z、C、S放在了zh、ch、sh、r的后面,把y和W放在了最后。
第二组是韵母表,共24个韵母,其中有6个单韵母,8个复韵母和一个特殊韵母,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顺序和我们学习的顺序相同。
第三组是16个整体认读音节,分成了5组来记忆,顺序和我们学习的顺序是不同的,多读几遍,读顺了再背下来。最后来说说自己名字里的声母和韵母。可以先口头拼读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写下自己的名字,再说出声母和韵母。
五、好句积累
1、小白兔,穿皮袄,耳朵长,尾巴小。三瓣嘴,胡子翘,一动一动总在笑。2、一只船,扬白帆,漂啊漂啊到台湾。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3、月儿弯弯挂蓝天,小溪弯弯出青山。大河弯弯流入海,街道弯弯到校园。4、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5、桥东走来一只羊,桥西走来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掉进河中央。
02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
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易读错的字
曹(cáo)操柱(zhù)子
大秤(chèng)为止(zhǐ)
重量(liàng)一幅(fú)
削(xiāo)好冷(lěng)清
一束(shù)哄(hǒng)我
红润(rùn)窗(chuāg)外
二、易写错的字
站:第五笔是提。
候:不要丢掉第三笔竖。
今:最后一笔是横撇。
灯: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电:“日”字写扁。
三、会写词语
称象柱子底下一杆大秤
做做七岁站出来大船果然
评奖时间时候只要一封信
今天写信一支笔圆珠笔
电灯哄我先后闭上脸上
好事下沉头发窗户
四、多音字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高兴—愉快一同—一块
议论—讨论办法—方法
下沉—下降果然—果真
仔细—细心端详—打量
满意—合意收拾—整理
亲爱—心爱冷清—清静
美丽—漂亮明亮—透亮
红润—润泽温柔—温和
乌黑—漆黑放声大笑—哈哈大笑
七、反义词
高兴—难过下沉—上浮
懒—勤得意—失意
开心—难过冷清—热闹
美丽—丑陋明亮—昏暗
温柔—泼辣乌黑—雪白
放声大笑—号啕大哭
八、词语搭配
(仔细)地看(高兴)地说(伤心)地哭(满意)地笑
(亲爱)的爸爸(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乌黑)的头发
九、词语归类
1.又…又…式的词语:
又高又大又蹦又跳又大又红又细又长
又大又圆又高又壮
2.量词搭配:
一(堵)墙四(根)柱子
一(杆)大秤一(条)线
一(沓)纸一(封)信
一(支)笔
十、句子积累
1.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比喻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拟人句:
(1)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2)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4.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1)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2)(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十一、考点提示
1.背诵《小儿垂钓》,常以填空、理解的形式考查。2.《曹冲称象》本文主要讲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表明了曹冲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大胆表达想法的孩子。掌握曹冲称象的过程,曹冲称象的过程:①赶象上船;②在船舷上做记号;③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④称石头重量。常以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3.第5课《玲玲的画》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了玲玲在爸爸的启发下将弄脏的画补救好的事。表明了许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第9自然段的理解(背会第9自然段)。4.第6课《一封信》主加表:本文主要讲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表达了露西对爸爸真切的思念,期盼爸爸早日回归。表明了她是一个乖巧懂事,懂得体贴父母的孩子。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和同学交流。◇第一封信: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第二封信: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星期我们去看电影。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参考答案:我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这样写不会让身在国外的爸爸为家里担心。爸爸才能安心在国外工作。
5.第7课《妈妈睡了》主角表:本文主要讲了一位妈妈再哄孩子睡午觉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的事。深刻的表明了母子之间的互相关爱的情感。
03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
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易读错的字
二、易写错的字
三、重点词语
火柴寒冷可怜饥饿几乎火焰蜡烛富有
告诉离去哪怕暖和亮光烛光温和赶紧
痛苦清晨旅行咱们救命拼命扫地管理
等待胃口刚才流泪打算要好草堆作声
答应做梦消化当然知觉光亮眼泪旧围裙
来得及大吃一惊
四、多音字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寒冷—严寒满意—满足舒展—伸展
旅行—旅游悲哀—悲伤分散—分开
诱人—迷人牵挂—挂念
七、反义词
寒冷—温暖舒服—难受舒展—卷缩
悲哀—欢乐分散—集中点燃—熄灭
勇敢—懦弱移动—静止
细嚼慢咽—狼吞虎咽
八、词语搭配
(乖巧)的小女孩(奇异)的火光
(紧紧)地包裹(大口大口)地呼吸
(费力)地跑来跑去(悄悄)地躲
(偷偷)地看(笑眯眯)地说
一(根)火柴一(辆)手推车
一(头)大黄牛一(块)大奶酪
(钻出)地面(搬进)洞里
九、词语归类
1.ABB式词语:笑眯眯笑吟吟
2.含反义词的词语:七上八下争先恐后
3.含数字的词语:三言两语四面八方
十、重点句子
1.“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红头说话不连贯说明它所处的环境已经非常危险。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那丰富的想象力,把一个童话如同现实般呈现在我们眼前。2.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从……到……”“又从……到……”说明红头被四处推动,体现出红头“旅行”的艰险。
十一、感知课文
1.《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对比小女孩的美好幻想和悲惨的实际,表现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2.《那一定会很好》讲述了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并不断改变的历程,向我们揭示了木材的用途,又赞美了故事中主人公乐观的态度。
3.《在牛肚子里旅行》讲述了一只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向我们展示了牛有四个胃以及牛的反刍现象。赞美了青头临危不乱、镇定勇敢的美好品质。
4.《一块奶酪》讲述了蚂蚁队长率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正确处理掉落奶酪渣的故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美好品质。
十二、考点提示
1.背诵: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的内容。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3.学会用所给词语编一个童话故事。
04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
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吟(yín)瑟(sè)逊(xùn)输(shū)均(jūn)
柄(bǐng)萎(wěi)宅(zhái)慎(shèn)
掘(jué)倾(qīng)抛(pāo)
(2)难写的字
吟:右部是“今”,不是“令”。
庐:不要把“户”写成“尸”。
隙:右部上面不是“小”。
固: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笔横。
宅:第四笔是撇。
良:不要忘记写第六笔撇。
穴:下部是“八”,不要写成“入”。
(3)多音字
横:héng横冲直撞hèng蛮横
识:shí识破zhì博闻强识
降:xiáng投降jiàng降临
鲜:xiān鲜花xiǎn鲜为人知
藏:cáng埋藏zàng宝藏
朝:cháo朝着zhāo朝阳
弹:tán弹力dàn弹弓
扒:bā扒车pá扒手
空:kòng空闲kōng空洞
曲:qū弯曲qǔ歌曲
铺:pù床铺pū铺上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操场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嫩茎
叶柄瞧不起牢固引人注意住宅临时
随遇而安选择住址优良巢穴大厅
卧室专家九寸卫生钳子较大
(2)近义词
均匀~平均空隙~间隙痕迹~印迹
逐渐~渐渐牢固~坚固休想~别想
出名~有名隐蔽~隐藏可惜~惋惜
慎重~谨慎柔弱~脆弱研究~钻研
搜索~搜寻倾斜~歪斜平坦~平缓
简朴~朴素疲劳~疲倦宽敞~宽阔
(3)反义词
舒服→难受逐渐→陡然弯曲→笔直
仔细→马虎牢固→薄弱隐蔽→暴露
慎重→轻率温和→暴躁柔弱→刚强
倾斜→笔直平坦→崎岖光滑→粗糙
简朴→奢华清洁→肮脏干燥→湿润
简单→复杂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弯弯曲曲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大大方方
②含有“引”字的词语:引人注意类似的词语:引人入胜引以为戒引人瞩目
③量词:一阵风六根细丝一根茎
一条隧道一丛草一座门
④动词:漾起波纹搜索巢穴修理平整
⑤修饰词:嫩红的叶子嫩绿的叶子
温和的阳光舒服的住宅倾斜的隧道
⑥与“看”有关的词语:望眼欲穿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极目远眺察言观色洞若观火目不斜视
词语解释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考查形式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根据意思写词语。
词语解释:
1.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大小粗细、时间的间隔相等。(均匀)
2.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重叠)
3.中间空着的不大的地方;尚未占用的不长的时间。(空隙)
4.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随遇而安)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水像粒粒珍珠,弯弯的月亮像一张精巧的弓。比喻形象生动。(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话把风拂过的叶子比作波纹,清晰地表达出风吹过爬山虎的叶子时的景象。(3)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句话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突出了爬山虎的脚细小。(4)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从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这句话把蟋蟀住宅出口的草比作门,突出了蟋蟀住宅的精致。
2、拟人句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把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拟人化,表明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越要不断地长出新脚。(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把蟋蟀比作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3、设问句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引出下文,为称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做铺垫。
4、古诗名句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诗人的评判,此处的梅雪对比,其意不在评判高下,而是启发我们认识到二者是各有所长的。
5、重点句段
A、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均匀”一词写出了叶子在墙上分布平均,间距相等,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顺儿”准确地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尖全部朝下的形态。B、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几句话运用“触、变、巴、拉、贴”等动词,详细写出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连续观察。C、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蟋蟀的住处。蟋蟀的住宅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挖掘时耗时耗力,而蟋蟀用来修建这座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从这巨大的反差中,可以体会到蟋蟀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三、课文主题:
《暮江吟》这首诗描绘了从傍晚到夜幕降临后江面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热爱,对大好秋色的无限喜爱之情。《雪梅》这首诗写法新颖别致,诗人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题西林壁》是诗人游览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了庐山雄奇壮观、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客观全面,不能主观片面。《爬山虎的脚》本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蟋蟀的住宅》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这个新奇的题目,描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及修建住宅的过程,赞扬了蟋蟀在恶劣条件下吃苦耐劳、不随遇而安的精神。
四、日积月累: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自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五、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常考查古诗句、诗意、蕴含的哲理及精神。也会以问答形式考查诗中描绘的画面。
2.《爬山虎的脚》第4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形式出现,考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也会要求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作者长期细致观察的词句。会要求观察某种事物来作文。
3.《蟋蟀的住宅》第2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形式出现,考查写作顺序、蟋蟀的住宅内部和外部的特点,以及蟋蟀的住宅被称为“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三首》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描写了江上从日落到夜晚这一段时间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季节美景的喜爱之情;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揭示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宋代诗人卢钺的《雪梅》阐述了对梅、雪的评价,说明了二者各有所长。
2.《爬山虎的脚》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3.《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法布尔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
七、“1+X”阅读推荐
篇目叶圣陶《牵牛花》推荐理由和《爬山虎的脚》一样,这篇《牵牛花》写得细致、朴素、实在,恰恰如叶圣陶先生的品质。而这种朴实自然的风格,也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阅读方法在《牵牛花》中,作者先写了种花,后写了赏花,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我们可以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05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
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字词盘点1.字
(1)难读的字
誓(shì)谎(huǎnɡ)恳(kěn)歹(dǎi)
罕(hǎn)狱(yù)酿(niànɡ)瞌(kē)拘(jū)
衰(shuāi)拗(niù)
(2)难写的字
酬:左右结构,不要写得太宽;左部不要少写中间短横。
塌:右下部分两个“习”字要紧凑一些。
谎:右部是个“荒”,注意不要少写一点。
嫂:右上部分是“臼”中间加上一竖画。
妻:上下结构,不要写得太长。
(3)多音字
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
吐tǔ(吐痰)tù(吐血)
没mò(淹没)méi(没有)
传chuán(传染)zhuàn(传记)
似:shì(似的)sì(相似)
绿:lǜ(绿色)lù(绿林好汉)
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
和:hé和好hè一唱一和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酬谢宝库珍宝僵硬叮嘱崩塌
发誓千真万确谎话迟延后悔
震天动地嫂子稀罕妻子
自由自在游泳相依为命
(2)近义词
发誓~立誓催促~督促酬谢~感谢
叮嘱~嘱咐流传~留传报答~报恩
焦急~着急稀罕~稀奇见识~认识
劳累~辛劳情形~情况装饰~装扮
余光~余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败坏~损坏察访~访问紧急~急迫
惩罚~处罚日久天长~天长地久
怒气冲冲~怒发冲冠晓风~晨风
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爱惜~怜惜
(3)反义词
镇定→慌张相信→怀疑方便→麻烦
悲痛→高兴焦急→冷静牺牲→保全
稀罕→常见亲密→疏远干净→肮脏
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渐渐→迅速
美中不足→锦上添花赶紧→拖延
败坏→维护晓风→晚风紧急→迟缓
惩罚→奖励怒气冲冲→眉开眼笑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
晃晃荡荡花花绿绿亲亲密密勤勤恳恳
干干净净类似的词语: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大大方方朝朝暮暮日日夜夜家家户户②AABC式词语:
恋恋不舍类似的词语:
翩翩起舞碌碌无为窃窃私语
面面俱到源源不绝亭亭玉立③ABCC式词语:
怒气冲冲类似的词语:
余音袅袅长夜漫漫含情脉脉
人心惶惶气喘吁吁忠心耿耿④量词:
一只老鹰一条白蛇一颗宝石
一块石头一声巨响一把蒲扇
一片树林⑤动词:
帮助别人叮嘱他变成石头催促大家
埋在山坡上败坏门风损害尊严⑥修饰词:
温和的眼睛勤勤恳恳地干活亲密的伙伴
成天成夜地织微弱的星光灿烂的云霞
无拘无束地游泳亲亲密密地说话⑦表示天气的词语:
乌云密布狂风怒号倾盆大雨风和日丽
斜风细雨电闪雷鸣万里无云
二、佳句积累
1.精彩句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这句话是环境描写。第一句写出了天气变化的猛烈;第二句写出了村子被洪水淹没时的惨烈,也照应了前面鸟所说的“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
2.心理描写
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这句话是对牛郎的心理描写,写出了牛郎对老牛的关心之情。
三、课文主题
《猎人海力布》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牛郎织女(一)》本文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结识了仙女织女,并与其结为夫妻的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善良、勤劳的品格,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牛郎织女(二)》本文叙述了牛郎织女婚后幸福美满的生活和织女被王母娘娘无情地抓回天宫等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压迫、争取自由和幸福的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四、考试热点
1.《猎人海力布》易考查课文写了猎人海力布的哪几件事,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牛郎织女》
(一)(二)常以填空或连线的形式考查故事情节,或者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习作易考查对民间故事的缩写。根据短文内容概括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点,是考试中常考的一个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是一个怎样的人?(2)通过“×××”我们知道×××的性格特点是()。(3)请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形容他(她)的性格特点。
五、“1+X”阅读推荐篇目:
李明伟《沉香劈山救母》推荐理由:《沉香劈山救母》是个民间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凡间的刘彦昌与天上的仙女三圣母私订终身,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沉香。但不幸的是,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反对这门婚事,无情地将三圣母压在山下。长大后的沉香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历经磨难,终于劈开华山救出了母亲。阅读方法:本书图画精美,故事动人。阅读时要结合图画来读对应的文字,这样就会更深切地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更加敬佩不怕困难、意志顽强的沉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