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历史发展 >> 上古三大部落集团是谁都在哪里
带孩子逛博物馆
北京(1)中国国家博物馆(2)故宫博物院按照传统观点,上古部族分野大致分为:西北的华夏、东方的夷、南方的苗蛮。这是一个公认的观点。从原始族群到上古的氏族组织形态的转化,人类社会渐渐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交通及公共经济都逐渐发展起来。华夏、东夷、苗蛮的三大集团划分比较笼统,再往细分:华夏集团可分为黄帝和炎帝两支,黄帝在北,炎帝在南。接近东方有混合华夏、东夷两个集团文化而自成一派的颛顼高阳氏、帝舜有虞氏和商族。接近南方有出自北方华夏而又和南方苗蛮发生很深关系的祝融氏。上古的社会以氏族为单位,流传到现在氏族的名字和人名经常混淆而无法分辨。一个氏族中常有一个似人又似神的英雄人物作为代表。或者这个英雄人物死后他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成了整个氏族的名字。比如唐代的“小司马”史学家司马贞解释《史记*五帝本纪》里关于黄帝是“少典之子”时认为,“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少典生黄帝、炎帝是说这两个氏族是从少典的氏族里分支出来的,而并不是说“黄帝”和“炎帝”都是“少典”的儿子。黄帝建国在哪里?《史记*五帝本纪》说,“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至,长老皆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司马迁到过这个地方,西走到空峒、北到涿鹿、东到大海、南到长江和淮河。当地的老人告诉他这个范围是黄帝故国,或尧和舜的旧地,司马迁也觉得当地的风俗文教不同。黄帝问道的空峒山西晋史学家皇甫谧说炎帝的故国在华阳。古代秦岭通华山,秦岭之南叫作华阳。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于姜水。”《水经济》认为“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岐水在岐山南面,西出岐山,东过武功,折南流入渭水。宝鸡南有姜城堡,大约就是“姜氏城”,姜氏堡西有“清姜河”,也可能就是姜水的遗迹。古姜水大致就在古华山附近。出于炎帝氏族的还有一个分支就是共工氏。共工氏曾与颛顼大战,相距不会太远。“颛顼之虚”在河南濮阳。共工氏建国地疑在河南辉县,这里距离赵地的漳水的发源地发鸠山即被认为是共工头触不周山的“不周山”也不远。共工头触不周山东夷集团早期的氏族有大皞(太昊)、少皞(少昊)、蚩尤。早期的传说里太皞和伏羲不是一个人,后来被整理成了一个人。大皞之遗墟在陈,即河南淮阳。《论语》里“季氏将伐颛臾”里提到的“颛臾”就是大皞的后人之一。少皞的大本营在鲁,就是曲阜,此地被称为“少皞之虚”。也就是西周时成王残奄的奄国,后来封给周公之子伯禽,成为鲁国。蚩尤的谜团最多,有说他“庶人之贪者也”,也有说他“古天子”,还有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逸周书》说炎帝族最后一个帝王叫榆罔,他有两个卿士,其中一个就是蚩尤。东汉说蚩尤是九黎君长,九黎又曾被考证是山东、河北、河南交界处的氏族部落。苗蛮集团的代表是伏羲、女娲,还有不是苗蛮却和苗蛮关系很深的祝融八姓建国。《国语*郑语》里说的祝融八姓包括:己、董、彭、秃、妘、曹、斟、芈。-------------------------------------------------------------沅汰带你逛博物馆-看着文物,听沅汰讲北京-故宫博物院-(1)前朝北京-故宫博物院-(2)后宫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1)-上古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2)-夏商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3)-从秦汉到南北朝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4)-唐宋元明清中国国家博物馆
-------------------------------------------------------------《镇馆之宝》系列视频文章阅读:镇馆之宝里的《尚书》"爵",是喝酒的酒杯吗?是来自波斯吗?
-------------------------------------------------------------
宋徽宗的亲传弟子王希孟,他的《千里江山图》其实是用钱堆出来的看看《胡雪岩》里胡财神吃的美食,可以作为吃货指南
古代颜色,名字比色彩更美-------------------------------------------------------------
什么样的女人是“尤物”?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是什么东西?
西游记——大辽契丹
隋炀帝,风采超越唐诗
项羽到底有多厉害?
南北朝高富帅最爱的兵器——马槊
春秋人物故事——春秋小霸郑庄公(一)郑国始封
春秋人物故事——晋国卿族(上)
春秋人物故事——晋国霸业(一)唐叔立国曲沃代翼
沅汰,《沅汰博物馆指南》主编,文化学者,历史作家主要作品:《龙凤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春秋人物故事》等。
沅汰(ID:yuantaiyt),有趣的文化科普。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lsfz/2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