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历史发展 >> 笑傲江湖之一江湖里的6类矛盾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里的“分”与“和”,只是表象。
它的背后,是天下格局的变化,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
表面上是分与合,实际上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就好像两口子吵架,离婚是分,再婚是合。
好像都是结婚,其实人已经不同了。
在武侠的世界里,江湖纷争是斗久必和,和久必斗。
倒不是说各位大侠突然就良心发现,决定一笑泯而愁。
而是几番恶斗下来,大家发现谁也灭不了谁,江湖各派力量达到新平衡。
于是大家暂且退居本派,修炼新的绝招,准备一下场恶斗。
这就叫,江湖里没有无缘无故的和平。
当然,江湖里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有斗争,是因为有矛盾。
在《笑傲江湖》的世界里,有3个层面6种矛盾。
宏观层面,有官民矛盾和贫富矛盾。
因为这个层面的矛盾不是《笑傲江湖》的主线,所以金庸先生只是一笔带过。
关于官民矛盾,《笑傲江湖》主要在两个场景里做了暗示。
第一个场景是衡山派二把手刘正风金盆洗手。
为了掩人耳目,刘正风花了重金给自己捐了个参将的小官。
在官宣之前,出席金盆洗手仪式的大侠们以为是刘正风犯了什么事,官府要来捉拿他。
群雄“登时便都站了起来,沉不住气的便去抓身上的兵刃”,只待刘正风“正色喝骂”,“顷刻间便要将那官员斩为肉酱”。
官宣之后,群雄看刘正风对官府奴颜婢膝,已然“面面相觑”;又看他公然重金贿赂官府,更是瞧不起他,“有些人忍不住便露出鄙夷之色”。
看见同道中人巴结官府便瞧不起,发现官府不利于同道中人就群起抗争,可见官府在大侠心中没留下什么好名声。
官民矛盾出现的第二个场景,是练得吸星大法的令狐冲刚从西湖梅庄出来,在酒店遇到了那个赴任泉州参将的吴天德。
这位吴大人在酒店里横行霸道,不仅白吃白喝,还作威作福,动辄打人骂人。
可惜这位吴大人命不好,遇到了行侠仗义的令狐冲,被点穴后打晕在林子里,不知性命如何。
看这位参将大人的言行,还有他那腰包里鼓鼓的银子,朝廷的贪腐可见一斑。
金庸先生给这为吴大人也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吴天德。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没有天德的人,总不会是天生就没有德,大概率是他所在的朝廷和那个天子没有德。
虽然《笑傲江湖》隐去了朝代,但是从历史阶段上看,这个朝代大比例已经进入了危机四伏的中后期。
所以,官民有矛盾,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贫富矛盾往往是和官民矛盾相伴而生的。
像刘正风,在衡阳城,他也算是大户人家。
他能重金买来皇帝的诏书,封个一官半职,可见他和官府的关系,也差不到哪里去。
一个证据是,他是可以派他的弟子去搜群玉院的。
在古代,像妓院这种地方,通常是黑道白道都有门路的。
而刘正风没有请示衙门就直接闯进去搜人,可见他在地方上的后台势力,是非同一般的。
林振南的福威镖局,在福州,那也是是富甲一方。
林平之外祖父,金刀王家,在洛阳也呼风唤雨。
令狐冲在街上受到了流氓的欺负,金刀王家是可以代替衙门和巡捕房来行私刑的。
《笑傲江湖》中,正面暗示贫富差距的场景,只有一个。
令狐冲和恒山派的女弟子从福州赶往龙泉铸剑谷的途中,曾经在一个镇上找一个叫白剥皮的大财主化了两银子。
这个白财主的主业是米行+当铺。
用流行语言说,就是商业+金融。
这个米行,符合大众、高频、刚需的特征,生意想来不错。
而当铺,更是高毛利、高净利的行当。
这个财主得了个“白剥皮”的混号,让人想起了那个家喻户晓的半夜鸡叫周扒皮。
想来也是个万恶的资本家,不仅剥削雇工,对客户估计也经常搞点短斤少两低买高卖的伎俩,更别提参加镇上的公益活动了。
在中观层面,主要矛盾是武林各派之间的矛盾。
首先是魔教和正派之间的矛盾。
用《笑傲江湖》的话说:
“魔教和白道中的英侠势不两立,双方结仇已逾百年,缠斗不休,互有胜败。这厅上千余人中,少说也有半数曾身受魔教之害,有的父兄遭戮,有的师长受戕,一提到魔教,谁都切齿痛恨。”《笑傲江湖》这一矛盾是主线之一,无须赘述。
但在《笑傲江湖》主线故事发生的这段时间里,魔教杀人的情节倒很少。
向问天在凉亭和深谷之战中倒是杀了不少人,但他是在被正邪两道联合追杀的情况下被迫自卫。
其次是各路正派之间的矛盾。
正派的江湖也是分等级的:
少林武当是一线,丐帮人多势大可以算准一线。
昆仑、峨眉、崆峒、青城等老牌的门派算二线。
五岳剑派只能算三线。
正如冲虚道长所言:
“少林派向为武林领袖,数百年来众所公认。少林次之,便是武当。更其次是昆仑、峨眉、崆峒诸派......五岳剑派在武林崛起,不过是近六七十年的事,虽然兴旺得快,家底总还不及昆仑、峨眉,更不用说和少林派博大精深的七十二绝技相比了。”《笑傲江湖》冲虚道长只是在替方证大师说他想说而不方便说的话。
他把武当排在第二等级,既是谦虚,也是避嫌。
但冲虚道长对正道各派划出的三六九等,应该是时人的共识。
就连左冷禅这高冷的人,听说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亲自来参加他组织的五岳剑派并派大会,也觉得无比荣光。
“左冷禅道:‘他二位老人家也来了?那可客气得很啊。这可须得下去迎接了。’他语气似乎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但令狐冲见他衣袖微微颤动,心中喜悦之情毕竟难以掩饰。在嵩山绝顶的群雄听到少林方证大师、武当冲虚道长齐到,登时耸动,不少人跟在左冷禅之后,迎下山去。”《笑傲江湖》等级越是森严,新人想要出头的欲望越是强烈。
毕竟,谁不想做个网红,让万人敬仰呢?
更何况还能接广告赚钱。
后浪急着出头,前浪轻易又不肯让贤,于是就有矛盾。
这也是《笑傲江湖》的主要矛盾之二。
在一个延续了数百年的等级格局里,一个新起的派别想要跻身一流行列,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
必须要借助杠杆的力量。
杠杆在哪里呢?
就是同盟军。
在《笑傲江湖》里,具体就是五岳剑派。
五岳剑派是由嵩山、华山、衡山、恒山、泰山这五大门派组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
因为他们的功夫都是以剑见长,门派又分别位于五岳之上,所以被称为五岳剑派。
一派的力量无法抗衡老牌的门派,五个一起就有这个潜力。
然而,要冲破几百年的等级烙印,一个松散的联盟显然是无法承担这个使命的。
就好像欧盟没法抵挡美国的霸权。
于是就有了五派并为一派的设想。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兼并重组。
毕竟,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更何况,祖上创立的家业,也不能说卖就卖了。
有人铁了心要合并,有人说什么也不同意,于是就有了矛盾。
这个矛盾,正是《笑傲江湖》最主要的矛盾。
而这一矛盾,是由新老势力之间的矛盾派生的。
正道各派之间,除了这些结构性的矛盾之外,还有一些私人矛盾。
比如青城派和福威镖局就有恩怨。
青城派当家人余沧海的师傅长青子,曾经败在福威镖局创始人林远图的辟邪剑下,以至于两派之下结下了梁子。
本来江湖之间少不了打打杀杀,胜败更是家常便饭。
但是,江湖上向来看重门派的名声。
于是,掌门人的胜败就成了天大的事。
以至于,这这一颗几十年前埋下的仇恨种子,逐渐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最后成了《笑傲江湖》情节开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微观层面,主要是门派内部的矛盾。
一种是争夺掌门人的矛盾。
掌门人一般是上一任指定的,门派内部就难免有不服的。
比如泰山派的几个玉字辈的师叔,就不服自己的晚辈天门道长做掌门。
有时候掌门人的争夺还夹杂着派系纷争。
比如华山派,就有剑宗和气宗之争。
虽然最后气宗最终胜出,并继承了掌门人之位,但剑宗的人并不服输。
于是便有了封不平、成不忧到华山向岳不群逼宫夺位之举。
当然,有些矛盾是非结构性的。
比如衡山派掌门人莫大先生和二当家刘三爷,两人之间不能说有矛盾,也不能说很和谐。
但是,即便把这种关系定位成矛盾,那也完全是因为性格和处事风格上的差异。
门派内部,像恒山派定闲定逸定静三位师太这么和谐团结的,在江湖中实属少见。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在《笑傲江湖》的江湖里正好相反。
女人都通情达礼,反倒是男人心机深、是非多。
门派内部,还有一个隐形的矛盾,是师徒矛盾。
《笑傲江湖》有一个现象,就是掌门人功夫深厚,一代弟子虽然差一点,但也还凑合;二代弟子的功夫基本不行。
令狐冲算是二代弟子里面比较优秀的了。
但是,他作为华山派大弟子,在岳不群门下修了10多年,在大体同龄的田伯光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要不是他胆子大脑子灵,早就不知道被杀多少次了。
江湖上有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做师傅的,一般对教徒弟是很谨慎的。
这里面当然有练功循循渐进的需要,有先识人再教人的考虑。
不可否认,也有现实的考量。
这也算是门派内部前浪和后浪间的矛盾吧。
比如,和令狐冲关系很好的师弟六猴儿陆大有,进师门5年之后,才学了“有凤来仪”。
令狐冲进了师门10多年,岳不群也各种理由不教紫霞神功。
少林的方生师傅,算是方证大师的师兄弟,到头来也没有学到《易筋经》。
矛盾归矛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就有矛盾。
但是,矛盾并不必然导致江湖格局的改变。
就像两口子也少不了经常拌拌嘴吵吵架。
吵架并不必然导致分手或离婚。
但凡江湖上原有平衡被打破,一定是在内部或外部出现了导致突变的力量。
在商业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十倍速”变化。
在《笑傲江湖》描述的时代,就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牵动并利用了上述各种矛盾,把一个平平静静的江湖,搅了个天翻地覆。
那么,到底是什么变化呢?
下期再说。
战略自习室随缘看,随心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