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旅游攻略 >> 华山论剑世间始终你好
无名客的游记
对于华山的向往,缘于小时候看的武侠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其实电视剧的拍摄地并不在华山,而是在香港的大屿山,不过金庸原著小说里的“华山论剑”写的就是西岳华山。
剧中第一次华山论剑: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王重阳五人在华山之巅斗了七天七夜,争夺《九阴真经》。最终王重阳击败四人获胜。而第二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已逝,郭靖少年英杰,刚过二十岁,接黄药师、洪七公三百招不败,黄药师、洪七公便默认郭靖天下第一。华山论剑,向来是武侠高手的终极梦想,相信很多人都做过“仗剑走天涯”的武侠梦,当然我自己也不例外。心想,不亲自到华山去“论剑”一番,就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离西安有公里左右的路程。在年秋末初冬,借着到西安培训的机会,周末刚好放闲,便想逮住机会爬一次华山。老乡森哥几经犹豫后也打算同去。我们在宾馆找到了旅行社的电话,双双报了名。次日7:30出发,转了好几趟车(散客待遇—那时西安旅游环境不是很好),11点多才到达华山脚下,草草解决午饭,准备上山。
华山古称“西岳”,海拔.9米,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山峰均为整体的花岗岩石组成的。从山脚往上仰望,雄奇挺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想来便是这种感觉吧。这时,耳边隐约想起了那首经典的《世间始终你好》: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在世间,自有山比此山更高,待我心,世间始终你好……
“自古华山一条道”,不过那是在古代或过去说的。现在旅游开发公司已为游客们开辟了一条“天路”,那就是缆车,上山自然就轻松了一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尽管说的是庐山,不过在华山也同样适用。缆车在悬崖峭壁间缓缓上升,随着角度高度的不断转换,同是山,感觉却大不一样。
缆车只能到达北峰的半山腰,剩下的只能靠手脚并用了。我们提前买了白手套的,这是导游小姐提醒的。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说法是:华山的山峰就像一朵结蒂的莲花,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里面所记载的: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
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
据说来华山的最佳季节是秋季,不仅可以免去风沙之苦,而且也是在华山东峰观日台欣赏日出的最佳时机。虽然我们来的时候也正直秋末冬初,但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显然是个奢求。由于经验不足,我们在路上废掉了不少时间。也许是为了免除不必要的麻烦吧,导游一再强调,缆车下午四点停运,所以三点半前必须赶到登车口。于是我们便与时间赛跑,1点左右,到达了北峰顶。
金庸先生的提词“华山论剑”便在北峰顶,在这个一直“心向往之”的地方,我兴奋莫名,跟着“华山论剑“的石碑合了照,用手抚摸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石头,终于完了夙愿,心也瞬间释然了。其实此前华山在我的概念中,也基本限于此罢了。
我们在北峰逗留了约么半个小时,接着往上赶。道路越发陡峭险峻,尤其是到了苍龙岭,那是一条长几十丈,宽二尺余,坡度极陡的山脊,左右两边皆是深不可测的绝壁,稍不留神就会直坠谷底,粉身碎骨,怕怕!!
有时手脚并用还嫌不够保险,逐渐稀薄的空气和不断减少的气力,不久人便气喘吁吁了,非一屁股坐在石阶上休息不可了。
听说在唐代的时候,苍龙岭光滑的背脊上只有人工斧凿的石窝。通过的时候,人只能四肢着地,手脚并用,战战兢兢地爬过去。大文豪韩愈在爬过苍龙岭后,回望来路,大惊失色,以为性命难保,乃投遗书于山涧,方有了这“韩愈投书处”的景点。
无限风光在险峰,华山的绝大部分美景还未睹芳容呢,但爬上了苍龙岭后,就感觉到无比吃力了,看来平常还是缺少锻炼呀。而森哥更甚,频频要坐下休息。看到时针指向下午2点半,真要下山了。如果再往上,恐怕会错过缆车。尽管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也只好作罢。谁知下山竟有一条捷径,到缆车站入口处时,还没到三点半,不免捶胸顿足。不过华山,只好他日再作重游了。还好,重游的愿望终于在年冬季实现了。
年冬季,大雪初霁,我又一次登临华山。有了上次攀登浅尝辄止的失败经验,这回我们早早就赶到山脚下,9点没到就开始上山了。但是由于道路险要,脚底打滑,经过6个小时左右的踟蹰“爬行”,冒着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悬崖的危险,最终还是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五座山峰全部“征服”了。不说那么多了,下面就以图文的形式以飨大家吧。
北峰海拔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西峰海拔.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也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李白诗中那句“石作莲花云作台”,也当指此石。
南峰海拔.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据说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在这里还能看到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其实我这次来,天气不算好,大雪初霁,雾气蒙蒙,能见度有限。
北宋诗人寇准的《咏华山》诗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境在这里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东峰海拔.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可惜这次来天公不作美,再说也没有起早贪黑观日出的打算。
中峰海拨.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峰又被称为玉女峰。
补充内容: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这次登华山主要是以征服山峰为主,对于道观庙宇都没能细细去看,再说了,也不是兴致所在。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爆光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lygl/1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