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这首咏华山,为北宋名相寇准七岁时所做

发布时间:2024/1/23 17:53:54   点击数:

寇准,字平仲,他的性格刚直,早年为宋太宗所重用,真宗即位后更是官至宰相,为政期间,多有建树。但是,正直的人总是容易招惹是非,后期的寇准,因参与宫廷权利斗争,屡被排挤,数受贬谪,终病逝于雷州。

寇准的一生可谓传奇的一生,除去其政治上的经历不说,他的才华也尤其出众,聪明绝伦的他,在小时候便有“神童”的美称。据记载,在他年方七岁之时,他的父亲宴请宾客,宴会之中,客人请小寇准以华山为题,做一首诗,小寇准于客人面前,踱步思考,方走到第三步,便咏出了这首《咏华山》,诗歌一出,满座皆赞;还有一种说法称,寇准这首《咏华山》是在其与老师登华山时即兴而作的,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都证明了寇准确实是一位才华出众的人。

《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这首《咏华山》,语言简单通俗,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修饰,但是,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华山的高与不凡气势。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句,容易让人联想到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华山之高,举目望去,平视之中,再无其他山峰能够与之比肩,山峰之上,只有青天,可见华山高耸,直入云霄。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诗人在三四句继续说到,在华山之上,举头便是红色的太阳,云海都只在它的下方,它连接着天与地。这两句,通过红日和云海,我们可以越发具体直观的感受到华山之高,而全诗的气势,在此也越显的不凡。

当然,这首诗,比起杜甫李白的大部分诗歌还是逊色的,但是,诗人做这首诗时仅仅七岁,不得不说,令人叹服。而我们都说,一个人的心胸气魄,往往就决定了他未来的格局,这首《咏华山》,语言虽简单,但贵在气势非凡,寇准刚正的性格和不朽的成就,从中皆可窥见一二。

喜欢古诗词的朋友们,可以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lygl/260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