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人文历史 >> 丰县华山中学ldquo我最敬仰的丰县
丰县华山中学“我最敬仰的丰县英烈”
投票活动通知
点击右上角分享哟
清
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我们在这一天追忆已故的亲人,是哀悼,是思念,也是为了在感恩中继续前行。在这个纪念的日子里,除了祖宗至亲,还有一群人同样值得我们所有人共同铭记——为了民族独立解放、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烈士。
在我们丰县大地上,也有一群可歌可泣的英烈们,如范子侠、李贞乾、王文彬、高志珍等,我们不敢忘记、也不能忘记这些舍小家为大家的烈士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时刻深藏在我们的心中,因为他们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的不屈脊梁,更是丰县人民的骄傲,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染红了丰县这块大地,是他们用不屈让我们领略到了什么是精神,同学们,让我们一一走近这些英烈的代表们吧!
华山骄傲---范子侠
范子侠,年4月出身于江苏省丰县华山镇大史楼村。范子侠早年入东北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任国民党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年,范子侠所在的部队被调往江西围剿红军,时值“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痛感内战不息,外敌入侵,民族危亡,山河沦落,于是联合正义青年军官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但却遭到了军事当局的威胁。因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范子侠愤然辞去军职,回到了丰县老家,另寻抗日救国的途径。
年5月26日,以共产党员吉鸿昌、抗日将领冯玉祥、方振武为首的察绥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正式成立,宣布反对“塘沽协定”,武装抗日,恢复失地。范子侠简装北上,被任命为察绥抗日同盟军某部团长,参加了康保、沽源、多伦等地区的战斗。每次作战,范子侠总是身先士卒,勇猛冲锋,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
年绥东抗战爆发后,范子侠秘密打入伪军李守信部任营长,在百灵庙战役中策动全营起义,并迫使伪金宪章师投降。但策反后不久,范子侠却被国民党军事当局视为危险分子遭到禁锢。
年,“七七”事变发生后,范子侠获经多方营救保释出狱后,他西走晋中太原市,参加了牺盟会,又转赴北京房山抗日前线,任二十九军某部团副。同年10月,范子侠拒绝随二十九军南撤,在河北无极、藁城、新乐、行唐一带召集民众,保乡为国,成立起一支30多人的抗日义勇军,竖起了抗战救国的光辉旗帜。
范子侠为义勇军宣传手册编写了誓词:“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英勇善战的军队,我们是勇往直前的铁军,我们要为民族求解放,为祖国争生存,誓以头颅换回己失去的锦绣河山,誓以鲜血粉碎万恶的汉奸敌人,缴械投降,等于自杀自身,不成功,则成仁,干!干!干!”
义勇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声威大振,部队很快发展到余人,被国民党政府授予冀察战区游击第二路军第二师番号,范子侠任第二路军副指挥兼第二师师长。
年春,范子侠率部来到太行山南部的武安、涉县一带,与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及部分国民党军队协同作战,引起国民党当局极端不满,企图以“停拨经费”来逼他就范。范子侠据理力争,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才勉强应允每月拨给元。范子侠来到洛阳要求增加军费,得到的答复却是:“钱不够用吗?那你就把部队拨一部分到洛阳来。”范子侠十分气愤,他不再抱任何幻想,回到敌后,就地筹款筹粮,维持军需。国民党当局一面下令制止,一面限期要范子侠的部队开拔至壶关、陵川一带驻防,企图胁迫部队向八路军进攻,遭到范子侠的严词拒绝后,他们又命令范子侠经山西晋城转至黄河以南整编,范子侠答复说:“我们是为打日本才组织起来的,晋城和黄河那边没有日本人,我们大家都不愿去。”他率部转战晋东南、豫北、冀西一带,断然拒绝国民党的拉拢诱惑,与八路军合作抗日。
年11月20日,在八路军总部首长和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的亲切关怀下,范子侠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毅然将部队易帜为“八路军平汉抗日游击纵队”,他任司令员。不久,经王维钢、王铁、王铮介绍,范子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年2月18日,范子侠来到八路军总部,受到住的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的亲切会见。第二天下午,总部直属机关召开盛大集会,热烈欢迎这位著名的抗日将领。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傅钟致欢迎词,范子侠登台讲话,详细介绍了平汉纵队的艰苦斗争历史,感谢八路军对他的真挚友情。同年5月上旬指挥部队参加白晋铁路破击战。不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第十旅旅长兼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巩固发展太行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8月,十旅参加了朱德、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担任一二九师右翼队。10月,百团大战已进入第二阶段。一天,范子侠率领一个半团的兵力,在榆辽公路寒王镇到弓家岭一带打了一场痛快的伏击战,焚毁日军运输汽车36辆。10天后,十旅参加了关家墒歼灭战,奋战两天两夜,消灭日军冈崎大队四百余人。范子侠的手腕在激战中被子弹打穿,他后来在文章《兴奋的回忆》中说:“这是光荣的纪念标志。伤疤还残存着,看看我的伤疤,感到无限的安慰和兴奋,算是为祖国流了一点血。”朱穆之评价范子侠:“他是一个勇敢的军人,在火线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只知道勇敢地打击敌人,不顾自己的生死。”
年,范子侠任太行第六军分区司令员。7月,范子侠作为抗日军人代表被选为参议员,参加了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在接受《新华日报》记者采访时,他充满感情地说:“我被本区抗日军人推选为参议员,今天愿追随各位参议员先生之后,紧握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誓死保卫边区,保卫华北,保卫中华民族。为驱逐日寇,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战斗到底!”
年2月,日寇纠集重兵,对我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的春季“大扫荡”,时任一二九师政委兼晋冀鲁豫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同志正在六分区视察工作,范子侠不顾劝说,主动担当起掩护分区首脑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的重任。从10日晚上开始,范子侠率部在河北沙河县册井、魏庄等地阻击日军。12日午后,日军增援骑兵队冲来,范子侠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并提醒战士们注意隐蔽,突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左肩下的大动脉,虽经包扎仍血流不止。附近的乡亲们听说范将军受伤了,丢下包袱,纷纷前来看望,还争着抬担架。大家把范将军抬进柴关村,焦急地围拢过来询问伤情,范子侠吃力地睁开眼睛,微笑地看着战士们说:“不要为我难过,得了这次教训,我们应该好好地整顿地方武装。我们的地方武装真还太差啊!”下午6时,范子侠将军永远闭上了双眼。
消息传来,全军上下沉痛哀悼范子侠将军。刘伯承、邓小平亲自撰文为范郭两司令员复仇。
他牺牲时年仅34岁,大安山下群众无不痛哭流泪,含悲采集34块青石砌成墓室,忍痛选了块青石立起一座碑,哽咽着说:山石不老,山泉不枯,山花不败,救过山里人的范司令永远不死!将军忠骨后来虽移居邯郸晋冀豫鲁烈士陵园,但沙河人们年年岁岁到这里祭扫从未间断。年,沙河市委、市政府出资,重新修葺了高2.8米、边长4.2米墓地,四周种植四季常青的松柏冬青。
每年清明我校团委都会组织纪念活动
抗日英雄---李贞乾
李贞乾(-)江苏省丰县李新庄人。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徐州师范,是年任丰县师范校长,兼国民党丰县县党部执行委员。因袒护进步学生,引起县党部的不满,后调任丰县中学校长。
"七?七"事变后,李贞乾在中共徐州特委领导下,以丰县中学为基础,组织了"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演节目,搞宣传,使抗日救亡运动的烈火燃遍丰县城。国民党当局极为恐慌,扬言要逮捕"服务团"的后台孙叔平及进步学生王效斌、梁步庭、王晓旭等。李贞乾知道后,义愤填胸,亲自到国民党县党部辩理,县党部理屈词穷,未敢下手。不久,李贞乾正式退出了国民党。
年春,经王文斌介绍,李贞乾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的家乡--李新庄成立了丰县抗日游击队第六中队。6月中旬六中队又与华山镇抗日游击队合编为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八路军苏鲁挺进支队),李贞乾任队长,王文斌任政委。二总队活动在李新庄一带,李贞乾家的枪支、粮食、马匹都献给了二总队,全家26口都参加了抗日工作。这年夏,日军从砀山沿公路向单县进犯,李贞乾运用游击战术,带队埋伏在公路两侧,乘势袭击敌人,打死打伤日军数十人。
年9月,李贞乾指挥二总队与丰、沛、肖、砀、单5县的抗日武装力量集中到丰县北部围歼汉奸王献臣部,经过21天的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王献臣贼心不死,又勾结日军,袭击二总队后方--李新庄、闫庄、温庄,抗日游击队协同民兵,毙伤日军20多人,伪军30多人。
年6月,李贞乾率队挺进鱼台,谷亭一战,消灭日、伪军余人,并活捉伪县长朱启森。7月被鱼台县10个群众团体选为该县抗日政府县长。
年湖西专员公署成立,李贞乾任专员,他认真贯彻党中央指示,迅速成立了专区、县、区、村四级政权,同时建立县大队、区中队、村民兵小队等抗日武装,还成立了各级农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妇联、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
年12月20日,日本侵略军石井师团纠集步骑炮兵及各县伪军多人,对湖西抗日根据地实行拉网合围,李贞乾率领专署机关、部队奋勇抵抗。突围时,不幸中弹,以身殉国。李贞乾牺牲后,湖西人民为失去一位好专员而悲痛万分,马桥一带的群众眼含热泪,掩埋了他的遗体。后将其遗骨安葬在湖西烈士陵园,并立碑纪念。
满腔热血---王文彬
王文彬(—),江苏省丰县顺河乡王寨村人。抗战初期任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政委、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中共苏鲁豫区党委统战部部长。
年“九一八”事变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席卷全国。王文彬和其他同学一起,冲破校方的阻挠,走上街头,参加游行示威,散发传单,演讲宣传,痛斥日军侵华罪行。这年寒假,他以徐州抗日救亡运动学生代表的身份,带领学生演讲团深入丰县城乡,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年,王文彬考入江苏省立苏州高级中学。年秋,他参加了学界请愿团,去南京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遭到反动当局软禁。年夏高中毕业,于8月考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他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经受了实际锻炼。年6月,经林一山介绍,王文彬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9月,为支援前方抗日将士,王文彬领导同学会在全市发起募捐活动,还组织了集会和游行。通过这些活动,扩大共产党的影响,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使抗日救亡运动在南京形成新高潮。10月8日,国民党当局派出军警包围了平津流亡同学会,宣布解散该会,并逮捕了同学会的10名负责人。为营救这批被捕的学生,中共中央代表团直接同国民政府进行了交涉。南京市几千名爱国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聚集在国民政府门前强烈抗议解散平津流亡同学会、迫害进步学生、镇压抗日救亡运动,要求立即释放被捕的同学,终于迫使国民政府不得不宣布王文彬等人无罪,予以释放。
年4月,在徐州沦陷前夕,中共徐州特委决定,将其所辖地区,以津浦和陇海铁路为界,划分为四个区,分别成立区委。王文彬任中共徐西北区委书记,负责组建徐西北区委。区委成立后,在萧县、丰县、砀山、铜山等县发动武装起义。6月中旬,在丰县东南的华山镇与其他起义武装会师,成立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王文彬任政委,李贞乾任总队长,总队分5个大队,计余人。从此,抗日救国的大旗飘扬在湖西地区。
年7月初,由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和扩大,上级中共党组织决定,中共徐西北区委和中共鲁西南工委合并,成立中共苏鲁豫特委(亦称湖西特委),王文彬担任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年5月中旬,中共苏鲁豫特委扩大为中共苏鲁豫区党委(亦称山东分局第五区党委),王文彬任中共苏鲁豫区党委统战部长,主持领导全区统战工作。 9月,湖西地区发生了“肃托”事件,时任中共湖边地委组织部长的王须仁利用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四大队政委王凤鸣的野心,借“肃托”之名,残杀了大批干部。王文彬也被以“托匪”的罪名杀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和人民为纪念王文彬,将湖西边区最早创办的“王大庄小学”命名为“文彬小学”。年5月18日,中共丰县县委和丰县人民政府为王文彬烈士举行迁葬仪式,将烈士遗骨安放在丰县烈士陵园。
一门双烈---刘德崇、刘德正
刘德崇生于一八九七年,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其后任丰县抗日民族政府公安局短枪队队长。公机智勇敢,胆量过人,杀敌英勇,善使双枪。在一九四三年七月份执行上级下达的护送一批干部撤退时,在师寨仇集后仇八窑被国民党县长吴挺山和乡长董正谋等带领的敌人包围,由于敌众我寡,战斗十分激烈,我部伤亡惨重。德崇身为短枪队长,以身作则,冲锋在前,被敌人击中二十一发子弹被俘,公宁死不屈,又被敌人大卸八块,身首异处,壮烈牺牲,最后收尸时人头已不见踪迹,年仅四十六岁。丰县各界军民闻之,无不垂泪悲痛。
刘德正,刘德崇之弟。一九三六年初参加革命,在二区区公所工作,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任八路军欢口中队长,一九四0年任二区财粮助理员,一九四一年任丰县抗日民族政府工商局副局长,一九四二年任丰县工商管理局局长、县委委员(当时县委书记葛步海,县长王效宾),其兄德崇牺牲时转入部队任八路军某部供给部长。
一九四六年九月北撤至黄河北。一九四七年在山东巨野县拉游击。十一月的一天在大田集同另外两名区委书记、三名警卫员在为部队筹集粮食、兵员时,与国民党遭遇,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地主家的土楼上,屡攻不胜,顽强抵抗,并掩护德正公警卫员司洪亮突围报信,可警卫员在惊慌中走错道路,耽误了时间,与敌人激战一天,敌人见无法生擒,就用煤油浇秫秸烧楼,将剩下的五人活活烧死,壮烈牺牲,时年四十六岁。待我大部队到达时只找到德正公一条小腿,装入棺材。一九四九年,部队派一个班护送德正公灵柩回到家乡并举行了隆重葬礼,葬于村东南老林。春节时部队派人慰问到坟地墓前鸣枪祭奠。
革命烈士刘德正与其兄刘德崇为了国家的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被当地誉为“一门双烈"的革命家庭,其英雄事迹载入《欢口镇志》和《刘氏宗谱》,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巾帼英雄---高志珍
高志珍、江苏丰县大营村人,生于一九零六年,童年丧母,早年毕业于山东省立(济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先后在山东临沂中学、济南中学任教,一九三六年参加革命,七七事变后心系国家安危,毅然舍离亲骨肉三子女(大的四岁多,二的两岁多,三的刚学着挪步)。于一九三八年四月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抗大学习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妇联秘书长和边区妇联主任。
高志珍热心为群众服务,关心他人冷暖又细致周到,她性情直爽,喜怒外向但却心地善良。加上她很会安排生活,巧于剪裁、心胸开阔、能说善唱,当时在边区政府妇联等单位工作过的人都喜欢称她高大姐。
她除了做好妇联工作的同时,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烈士后代身上。当时边区保育院和小学也她们妇联搬在安塞一个山沟里了,有些孩子的父母在前方打扙,有的是烈士遗孤,到周未或年假日没有大人接他们回家团聚,中央妇委提议希望边区妇联和其他一些机关的女同志能在周未、节假日接接孩子,边区妇联是第一个响应的,高志珍又成了这个任务的执行者,每次接回来几个孩子,就分给同志们和他们玩,有个叫项淑云和项阿毛的姊弟俩,还有个刘伯坚烈士的孩子虎子,还有个姓李的性情特殊的孩子,每次接到妇联,除了给他们改善生活之外,还要帮他们补衣服,把同志们分到的肥皂送给他们带回去用。当时一块普通的肥皂是很珍贵的,有时为了节省肥皂,洗头发洗衣服不得不用水泡木柴灰,澄清后做代用品。
年7月3日,高志珍和几个烈士后代被潜伏的国民党特务包围在驻地。当时,情况十分危急,高志珍为了掩护孩子们转移,挺身和特务殊死博斗,终因寡不敌众,被凶残的特务在头上钉入长钉,残忍杀害,时年39岁。同年8月同时遇害的还有刘伯承元帅的大女儿刘华北。一九五四年,高志珍经甘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
高志珍是一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有爱国热情,甘为人民孺子牛的优秀妇女工作者,虽然生命短暂却不平凡,愿她的名子伴随着松柏长青。高志珍是位巾帼英烈,也是丰县人民的骄傲!
一族英烈---李大庄九烈士
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丰县二区(即现在的欢口镇,下同)刘大庄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优秀男女青年先后参军参战三十一名,他们当中的刘荣昌,刘永俭,刘德宽,刘荣华,刘荣升,刘奎修,刘荣跃,刘荣裕,刘荣福等九位同志,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壮丽动人的一页。刘大庄村革命烈士和全国各地的革命烈士一样,他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光荣牺牲的,他们死的意义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永远为人民所钦佩敬仰。
九烈士之一刘奎修一九0二年生人,一九四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四年任刘大庄农救会长。一九四五年在丰县二区划归沛县改为沛九区。一九四六年八月国民党反动派开动大军近占苏北解放区,九区部随沛县政府撤退到黄河北的阳谷县,在临退时党组织决定刘奎修就地转入地下,在当地坚持对敌战斗。一九四七年六月领导指派刘奎修去黄河北阳谷县找沛县政府,途行到鱼台县的王鲁集时,不幸被敌逮捕,他顽强斗敌,宁死不屈,敌把他就地枪杀,英勇就义,时年四十五岁。
少年英雄---郑大孩
郑大孩,革命烈士,江苏丰县人。年出生于丰县欢口镇前赵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起担任二区肖庄乡地下交通员。年12月英勇牺牲,年仅12周岁。
机智探敌情
年,苦大仇深的郑大孩,"缠"着二区区领导,坚决要求加入革命队伍。区领导见他机灵、有胆识,就让他担任二区肖庄乡的地下交通员。在执行任务时,凭着他的聪明和机智多次迷惑敌人。他有时挎只小篮子,手里拿着小竹竿,装作要饭的;有时装着走亲戚。夏秋季节,他常提个麻雀笼子,拿根挖空心的小秫秸把文件藏在里面,若遇见敌人,就装着逮蚂蚱。
年5月的一天,郑大孩受二区抗日民主政府的派遣,潜入伪军丰县常备队驻地王庄村去侦察军情。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他和另一个小交通员于二孩,一进村就假装争东西大吵起来。你吵我骂,你争我夺,一会就厮打起来。一个前面跑,一个后面追,吵着骂着,伪军不知怎么回事,纷纷出来观看,还有的出来劝说。二他俩谁也不听劝,反而吵的更凶,看样子非拼命不可。就这样,他俩跑遍了整个村子,默默地记下了伪军的人数和武器,然后回到了十字河向区政府作了汇报。
舍命保情报
年12月的一天,复新河东岸肖庄乡的群众给河西二区区中队送粮款。肖庄乡乡长赵道升派交通员郑大孩去迎接。郑大孩刚一上河堤,就被伪军丰县常备队营长常敬华的士兵抓去。伪军认定郑大孩一定是赵道升派来的,估计赵道升、巩立武(乡干部)离此不远。一边审问郑大孩,一边派队伍向河西巩新庄扑去。
常敬华亲自审问郑大孩说:"赵道升、巩立武来了吗?"郑大孩说:"不知道。"又问:"你来干什么?"他说:"俺回家。"伪军见他什么也不说,就把他绑起来,带到后赵庄一个地主家里,盖在一个大囤底下。
第二天,伪军营长常敬华对郑大孩又进行了审问。开始和他套近乎,叙亲戚,妄图让他说出二区和肖庄乡党组织的秘密。郑大孩的回答仍是:"不知道。"常敬华见软的不行,就对他进行毒打,并说:"你再不说实话就活埋你!"郑大孩坚决地说:"别说是活埋,就是活剐我还是不知道!"这时,常敬华露出了凶恶的嘴脸,把郑大孩带到三义村后边,一个伪军用杠子把郑大孩砸到坑里活埋了。郑大孩为了人民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牺牲时年仅12岁,是当时苏鲁豫边区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
郑大孩牺牲后,他的事迹被编成戏剧,在许多村里演出,激起了广大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如今,郑大孩烈士静静地躺在赵庄西北角的麦田里。离他的墓地不远,一边是赵道升烈士的墓地,一边是刘中英烈士的墓地。赵道升与郑大孩是同村人,他当过南二区区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丰沛独立团二营营长,在一次战斗中牺牲。刘中英,山西人,至今不知他家的详细地址,七十多年来,一直长眠在他为之献身的苏北大地上。
无畏斗士---周化雨
周化雨烈士,生于年,丰县王沟镇周庄寨村小周庄人。年加人了中国共产党。年湖西区成立后任湖西区东半区区长,后任虞城县党部主任,成武县县委书记。年春,解放军主力撤回黄河北休整,周化雨同志带领县委机关及地方武装坚持对敌斗争。5月底,国民党反动派组织强大兵力向我鲁西南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在单县与成武交界的王庙地道战中,周化雨同志带领县委机关一班人和县武装大队,利用地道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坚持一个昼夜,终因寡不敌众,突围时壮烈牺牲,时年37岁。
家乡卫士---黄忠胜
黄忠胜烈士,江苏省丰县大河镇后孙寨村人,年出生,年初,参加丰县常备队,任一大队十三中队二分队分队长,先后参加了石楼、杨楼、食城等十多次对日战斗,作战勇敢,在丰县城南黑樊楼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年8月,被重新追认为革命烈士。
年丰县沦陷后,日军的残酷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丰县的爱国志士在地方武装的基础上组成了抗日武装——丰县义勇壮丁常备队(简称丰县常备队),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黑樊楼对日作战,是丰县常备队对日作战中最为惨烈士的一次战斗。年4月8日(农历三月初一),天刚亮时,丰县常备队接到情报,得知丰县、华山两处的日军三百多人联合围攻黑樊楼,驻守在黑樊楼的丰县常备队一大队第十三和十四中队二百余人分头坚守寨北、寨南。日军出动了坦克七辆、汽车两辆、重炮十门,疯狂地向黑樊楼进攻。战至下午三时,北寨墙被敌人的炮火轰开缺口,战士伤亡较大,由于敌人火力过猛,黄忠胜被压制在寨西一壕沟里,被敌炮弹炸伤,伤势很重,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自己使用的手枪埋进身边的土里,以防武器落入敌手,后英勇牺牲。时年31岁!这次对日作战,丰县常备队牺牲二十余人。
同学们:
老师想说: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春暖花开,落英缤纷,美丽的时节,可是我们只能捧一杯土放在英烈的孤坟上,您看到了吗,您的生命换来了这朗朗清明!您安息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英雄,缅怀烈士。烈士是一个精神符号,融合了我们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任何时代都弥足珍贵。从他们身上,学校希望你们能学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我觉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的大义情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壮志豪情。
下面请你为最敬仰的丰县英烈投票吧,每人投三票。另外请你把你想说的或心中的感想写在留言处,让我们一起用“心”用“语”纪念家乡的英烈们!
(另外感谢段松波、王全胜、费海玲老师对以上材料的搜集)
愿我们能担负起自己的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华山中学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