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middot爱

发布时间:2021/8/30 11:40:00   点击数:

注:该文内容整理自相关资料,仅作信息分享使用,并不完全代表WWF方观点。

今年6月10日,WWF颁给了大卫·爱登堡(DavidAttenborough)“爱丁堡公爵保护奖”。该奖项最早设立于年,是WWF最有声望的奖项,一般每年在全球只选择一位最为德高望重的致力于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卓越人士。

大卫·爱登堡(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环境科学家曲格平获此殊荣,成为首位获此荣誉的中国学者。年,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也获此殊荣!

曲格平(上图)、陈宜瑜(下图)?WWF

如果你对大卫·爱登堡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不妨回想一下在《人与自然》和《动物世界》里野外主持的那位先生,他的声音让人倍感亲切。

大卫·爱登堡被誉为英国国宝级人物,多年来与各大制作团队一起,实地探索过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态环境,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他的一生致力于探索、分享万千自然,为普罗大众打开了一扇窗,去看到个人难以踏足的自然世界。

大卫·爱登堡(图片来源于BBC)

童年:天生的探险家

大卫·爱登堡在童年就表现出对自然的强烈兴趣,小小年纪就开始收集化石、石头和自然标本。

小时候在莱斯特大学里生活过一段时间,11岁那年听说动物学部门需要大量的蝾螈,每提供一个可以得到三便士硬币的报酬,于是小大卫开始通过教授父亲向相关部门提供蝾螈,他当时没有透露,这些蝾螈的来源其实就是一个距离部门不到5米的池塘。

几年后,一个亲戚姐妹送了他一块含有史前生物的琥珀,这成为了他五十多年之后制作的节目《琥珀时间机器》的灵感来源。

中间位置是童年时的大卫(图片来源于BBC)

年:将大自然带进观众客厅

大卫于年作为实习生加入英国广播公司,28岁的他并不满足于日常的圆桌辩论等工作,而是努力寻找新的电影制作方式,对电视演播室之外的生活充满向往。

年,一部他和同事为伦敦动物园爬行动物馆到非洲和印度尼西亚捕捉野生动物的纪录片——《动物园探奇》(ZooQuest)被播出,一下子成为了热门系列。

这部纪录片不仅使大卫崭露头角,并且首次将演播室演示与现场拍摄的镜头相结合,将黑猩猩、蟒蛇和天堂鸟这些珍稀动物带进了观众的客厅,这一尝试意义重大,证明了野生动物节目可以吸引大量观众。

年轻时的大卫·爱登堡(图片来源于BBC)

年:给电视文明着上色彩

彩色电视,人类文明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大卫为它的诞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监督了欧洲有史以来第一次彩色广播,抢在三周前击败竞争对手德国广播公司。

此后,他委托艺术史学家肯尼思·克拉克合作创作了广受好评的文明系列。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系列开创了一种新型电视纪录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历史、文化和科学,呈现在彩色屏幕上。

大卫·爱登堡(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回归大自然

早在贝尔·格里尔斯睡在骆驼尸体上之前,大卫爵士就徒步穿越未知的荒野,拍摄地球上一些居住在最偏僻角落的人。年,担任节目总监的他辞掉了所有的管理职务,回到了自然历史电视节目的制作。

当有人问为什么时,他说:我还没见过加拉帕戈斯群岛呢!大卫爵士回归自然,以探险家的姿态制作了一系列关于部落的节目,这些部落非常罕有,在大卫到来之前欧洲几乎无人踏足。

他全身心沉浸在这些部落文化中,在所罗门群岛拍摄时甚至身上只缠了一条腰布。大卫爵士给观众展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帮助我们了解了人类经验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大卫·爱登堡(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创造史诗

大卫爵士开创了我们今天熟知的自然历史纪录片,在年代后期,他从《文明》和《人类的崛起》等系列中汲取灵感,并亲身周游世界,去对自然世界的奇观做出明确的诠释,以前从未有如此规模和雄心的自然历史项目。

年他策划、撰稿并实地实时主持的“生命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命的进化》(Lifeonearth)在BBC播出,用令人惊叹的摄影技术展示动物在自然栖息地的生活,据估计,全球大约五亿人在电视上享受了这场视觉盛宴。

大卫·爱登堡(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部在自然历史纪录片史上划时代的作品,通过对全世界各个地质时期的典型生物的拍摄,涵盖了地球生命进化的整个历程,不论是在不同野外环境下的特别拍摄技术、节目制作还是对生命世界考察的深度广度上,都具有突破性的贡献。

此后,他花费了十年的时间精心制作第二和第三部《活力星球》(Thelivingplanet)、《生命之源》(Thetrialoflife),分别考察了地球的变化万千的生态环境和动物的多姿多彩的行为。

大卫·爱登堡(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让珍稀物种首次被看见

多亏了大卫·爱登堡和他同伴们的雄心和坚持,我们数百万人得以欣赏到世界上一些最稀有的生物。年代的ZooQuest,他用摄像机第一次捕捉到踪迹难寻的科莫多龙。年的《蓝色星球》向普罗大众介绍了深海的奇观,同时使一些罕见物种在电视中首次出镜,比如多毛的琵琶鱼和小飞象章鱼。

年-至今:为地球发声

一直以来,大卫爵士表示他制作节目的初心并没有考虑太多保护相关的事情,只是单纯喜欢观察与分享自然世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意识到镜头下那些动物和栖息地正遭受着威胁。东南亚大片的雨林在变成种植园,曾出现在《蓝色镜头》下的珊瑚在白化、死亡,《冰冻星球》中记录的冰川也在退化,给北极熊带来食物短缺的恶劣影响等等。

这些年,已经90多岁高龄的大卫爵士依然持续输出佳作,他喜欢以展现大自然的微妙方式启发大家对环境的保护。在年纪录片《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中,他在片子初始就表达了对切尔诺贝利和正在消失的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担忧,在结尾,他指出人类的改变行动迫在眉睫。

出版书籍封面

年6月,大卫·爱登堡的新书《我们星球上的生命:我一生的目击证词与未来憧憬》在中国出版,书中不仅记录了他个人面对壮观自然非同寻常的一生经历,同时以一个数十年亲历者、面对自然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的视角,提出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现状,怎样处理和自然的关系,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有启示价值。

当大卫回顾自己年轻时身体力行去探索自然、怀着满腔的欣喜与激情,他说:“我所及之处,遍处都是荒野、闪闪发光的海岸、辽阔的森林、茂密的草原……”

以他名字命名的蜘蛛:PrethopalpusAttenboroughi

(图片来源于TonyMcdonough)

抛开所有的头衔,他行走在地球之上,拜访自然,探寻人类的原始之家,只带着孩童般纯粹的心,用新奇且敬畏的眼光目击自然,同时肩负着记录的使命,像一个信使,把自然的讯息传达给身后数以万计的人。

他的一生与自然为伴,用双脚丈量着山川湖海,用真实丰富的影像启发我们,人为赋予大自然的美丽或残忍的形容词,其实在在纷繁多样的本真自然面前显得不值一提,因为自然有其一贯的法则。

大卫·爱登堡说:“在我看来,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视觉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兴趣最大的源泉。她是一切丰富壮丽的生命之源,正因如此,她让我们的生命值得体验,不枉此生。”

资料整理:箫随

喜欢今天的内容吗?喜欢就点个分享、点赞、在看叭~

如果你有好的作品希望在我们平台发布,请扫描左侧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rwls/2272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