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人文历史 >> 重庆有座小华山,风景奇秀以险著称,你
大家都知道,“自古华山一条道”,华山因其险峻而闻名天下,令众多游客心神往之。今天,笔者要说的这座山,虽比不上华山之险,但对于山城市民来说,其山秀、崖陡、峰险、林幽的景致特点,倒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光。这座山就是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跳石镇境内的圣灯山,其山最高海拔米,山上风景优美,四季鲜花盛开,常年平均气温较城区低6-8摄氏度,是一个夏季避暑纳凉的绝佳之地。
圣灯山其名据说由来已久,明建文帝避难至蜀时曾在此结庐而居,明正德六年(年)春武宗皇帝朱厚熙亦游历于此,因而取名“圣登山”,意为“帝王登临之山”。山上森林茂密,多高大乔木,动植物种类多样,奇禽异兽,富有天然奇趣,年被定为重庆市自然保护区。
笔者之前并不知道圣灯山是需要门票进入的,当驱车来到景区进却发现门票是40元,顿感心情不悦。但来到了这里,总不能不进去浏览一番。从山门进来,大家首先看到的便是这樽铜铸雕像,其名曰“拈花微笑”,手掌向上,掌中莲花握其中,恰似佛家拈花手,在这浓浓云雾中感受领悟佛的真谛。
迈过台阶朝前继续行走,便来到了山下的莲花池。池中荷叶连连,水质清幽,四周青山、绿树同天空、云彩倒映其中,颇有几分景致。池塘中央,两只松鹤雕塑立于水中,仿佛在谈佛论道。
池塘正前方是一面艺术墙,正中塑有一座弥勒佛像,高约1.5米,光头肥耳,憨态可掬,永远保持着一副笑口常开的乐观容姿,大肚的形象更是包容天下事。佛有三世佛之说,过去佛为燃灯古佛,现世佛为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
圣灯山的上山步道倒不显得陡峭,老人、小孩子也都可以爬上去。上山的途中,可以看见一条“禅林古道”,长约米,直通山上云豁寺。走在这条古道上,即使崎岖的台阶让你觉得有些疲惫,但当你成功登顶,看尽山下无限风光时,你就会觉得这也是一种人生的快乐。
云豁寺据传建于西晋秦始六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一处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圣地。另有传说云豁寺曾将一巨型油灯置于山顶,至夜间灵光万丈,照彻四方,给世间迷路的人指引了方向,为迷惘的人指点迷津,因而得名”圣灯山“。
圣灯山分为西山和东山,海拔最高点米,两山各有数处险要之地,其中就有蛇脱壳、虎啸岩、狗钻洞、铁门槛、舍身岩等景点,巨石上挂铁梯,近乎垂直的高度,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恐高症的朋友建议还是不要攀登。此处即是西山的虎啸岩,一家三口正从山上下来,其实倒是佩服作为女孩子的下山勇气。
给大家来一张从上往下的俯视照,看看这样的挑战对你来说有没有难度呢?不过大家也可以放心啦,景区管理方肯定都是做足了安全措施的,除了老人、小孩及有疾患的人,都是可以攀登上去的,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东山较之西山更加险峻,景致也更加壮观,留下印象最深的有好几处,”神仙洞“便是其一。来到洞下,是块巨大的岩石挡道,要想上去有两条道,虽然高度不过十米,但都异常艰险,铁链深深地嵌入岩石,保护着每一位游客的安全。
从下往上看,洞口处的开口极小,一般成年人是很难直立通行的。旁边是陡峭的崖壁,顺着铁梯可以上、下,身型娇小者也可以选择从此洞钻入,体验一下狭小空间内的行动能力。
攀上神仙洞,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石头,横亘在其旁两块石头之上,上有“狗钻洞”三个鲜红大字。巨石重叠阻隔了前进道路,东西北皆临悬崖,崖高近60米,巨石中形成有一窄洞,但洞内不能蹲立,只可徒手伏地梭行,脚点石壁,蜿身而下,方可通过。因过洞形同狗爬,故得名“狗钻洞”。关于洞名来历,有一传说故事,说是从前有一位猎人在山上打猎,黄昏时迷路于丛林之中,随后在猎狗的带领下穿过此洞,才得以下山获救,隧取名。
另一处便是”舍身岩“,也是最险峻的地方,爬上这处悬崖,便是成功登顶圣灯山主峰了。碰上阴天或雨雾天气,崖壁上青苔显得十分湿滑,攀爬时需要特别小心。在山顶,可以看到一棵树上挂有一块海拔高度牌,这里还有一面“情定三生”的大锣,成功登顶的小情侣们,都会在此敲响铜锣,以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