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医院援鄂总指挥马昕教授为华政人开课

发布时间:2020/10/15 16:23:31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http://www.daqinvip.com
昨天,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就在这特别的一天华政“云端”也有一堂特别的分享课开讲!医院援鄂医疗队总指挥马昕副院长不辞辛苦在隔离酒店讲述了两个小时的一线故事“共抗疫情,爱国力行”这堂课激发了华政学子爱国荣校的深刻情感和公共安全的深层认知!是在开学准备期间,为学生倾情打造的精神食粮大餐!马昕结合纪实图片和短视频,详细讲述了医院医护人员除夕夜出征武汉、医院、医院光谷院区、精心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一线抗“疫”故事,分享了点滴细节和切身感悟。

金句频出,泪点满满!

“这么多病人的信任,给了我们很多信心,也给了我们很多动力。不认真地去治疗、去抢救这些病人,我们都对不起病人和家属。”“我们希望‘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希望再也不要用到这些医疗设备……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我们在这战斗、我们在这拼命,这是们走过的路。”“经历这场疫情、这场‘抗战’,再‘硬’的硬汉,当离别的时候,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惜别的眼泪。”“我们来到武汉,帮助武汉人民,把我们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把我们上海的医疗技术带到了武汉,也是为上海人民争了光。”“召必回,战必胜!我们随时准备着再奔向前线,疫情还没有结束,作为医务人员,我们责无旁货。”“华政学子们,你们是国家的未来,你们有知识、有文化、有体力、有政治站位,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同学们,加油学习,加油奋斗,有志者奋斗无悔!”

出征

“在始发站,只有两节车厢是有人的,医院医院医疗队队员一路向西。火车一路停靠了很多地方,苏州、无锡、南京、合肥,每一站都没有乘客下车,只有来自各地的医疗队队员一个个上车。”

“抵汉那一刻,城市街道空无一人,也没有车,但街道旁的住宅楼里灯火辉煌,无数人期盼着医疗队的帮助。”

医院里的临时党支部

“医院把党支部建立在患者中,患者和医生共同形成临时党支部,鼓励患者自我管理,党员患者带头示范,弘扬正能量。”

“医院接管的医院,最早开舱、最晚休舱,累计收治个病人,实现患者零回头、医护零感染,这为阻断疫情蔓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院光谷院区

“作为17支国家医疗队中唯一的一支危重症团队,医院在12小时内完成了将康复医学科病房改建为重症监护室的工作。”

“2月13日,一名患者经抢救无效去世了,但几名医护人员站在病房里一动不动。我马上通过对讲机要求医生赶紧出来,进行下一名患者的抢救。医生出来了,隔着玻璃墙——这是病房内外进行沟通的地方,用笔在纸上写着‘对不起’。出来以后,这位医生放声大哭,他说‘每个患者身后都是一个家庭’。”

乐观的心态

“2月15日,武汉下雪了,但为了减少病毒扩散风险,值班室里没有空调。刚开始,吃饭也比较简单,肉和蔬菜都相对缺乏,物资箱子、凳子、石头往往就是我们的餐桌,医生不停地强迫自己多吃点,但几乎每个人都减重了好几斤。”

“杨敏婕医生的儿子在家录了视频,说他天天把妈妈的护肤霜带在身边,想妈妈的时候就把护肤霜打开闻一闻,里面有妈妈的味道。”

“从初到武汉时空无一人,到3月底医护人员在过十字路口时开始排队,武汉这个城市也在慢慢恢复生机。”

听完马昕教授的讲述

华政学子将满腔感动和敬重化作文字

表达对这堂课最真实的思考与感悟——

经济法学院级李歌洋——

按下死亡的暂停键——关于爱与奉献位白衣天使的负重前行是责任担当,是勇往直前他们,有忐忑、有恐惧但是,却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坚守岗位,火力全开,应治尽治稳定情绪崩溃的病人做细心呵护的小天使极力做到人文关怀、不离不弃医护规范化、精细化用心做好每一次生命的挽救那些在武汉拼命的日子他们形成相亲相爱的医护关系那些在武汉拼命的日子远离家庭的队员们互相鼓励、扶持病毒阻隔不了爱那些最美的脸,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他们真正成为战场上的战友分离,依依惜别他们,勇担使命他们,大爱无疆他们是,温柔坚定的生命守护队他们是,义无反顾的战役冲锋队他们千锤百炼着他们时刻准备着战“疫”的背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中国超强的动员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战“疫”必胜!国际法学院级唐小刚——医院的白衣天使们作为“最美逆行者”,以勇挑重担、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为国家健康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他们堪称时代楷模。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毫无疑问,像医院援鄂医疗队这样的“最美逆行者”们,给我们做出了鲜明示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立足于当下,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好知识积累和技能储备,就像“开学第一课”中强调的那样,真正的准备就是时刻准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青年学子、作为学生党员,在爱国的伟大事业中,我们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级郝悦涵——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了我,在危难中,总有如此善良而执着的人温暖着我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千里迢迢奔赴“战场”。他们让我们明白,当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一定能迎来相聚笑颜。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力量——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在这场疫情中,我更深刻地领悟到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也感到自己肩上的重担更重了些。我明白,我们这代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相信,经历过战“疫”的我们一定会更加勇敢坚强!传播学院级刘凌宇——“医者力行,扶危渡厄”,从第一批医护人员于除夕夜出发援鄂,到3月31日最后一批医护人员返沪,两个多月里,他们经历了太多生与死的考验,面对巨大的救治压力,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来得早、走得晚,组建“敢死队”,甘当“压舱石”。从初抵武汉的忐忑与未知,到归来时的留恋与不舍,他们战胜了疫情,也战胜了自己。一句“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生尘”道出了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声;一声令下、全国动员,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品质,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吴梦娇——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主动请战,“逆行”湖北,勇敢地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充分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他们有着舍小家顾大家、不计报酬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他们有着敬佑生命、守护健康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他们有着迎难而上、舍生忘死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心;他们有着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坚韧毅力和战斗精神。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看到了医护人员在一线抗“疫”时的不惧艰辛,看到了公安民警在各道口的坚定值守,看到了各行各业的人为城市运转的点点付出,看到了每个普通的人为打赢这场“战役”的种种努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看到了疫情之下的希望与阳光,这样的中国一定能胜利!

向一线医护人员致敬!

这堂特别的分享课

华政学子铭刻在心!

特别鸣谢马昕教授倾情讲述!源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学生工作部(处)

文字报道

高云微

主题制图

曹婧

责任编辑

叶子芩

也可以看看这些都是用热爱制作~(点击图片可以看到哦!)

没学医医院!

政法9校联手!

大接龙!看华政青年勇担当!▼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致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hcs/1920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