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神话传说 >> 上海人又要和一座城市地标告别了
途经华山路天桥的小伙伴注意
陪伴我们17个年头的天桥
已经正式“退休”了
根据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建设的管线施工和车站主体施工要求,延安路、华山路路口过街天桥将于本月实施拆除。
夕阳下的延安路华山路天桥,正值下班时间,桥上人来人往
昨晚23:00,启动人行道划线、信号灯调试等工作。
从今天开始,天桥正式实施封闭,行人转为地面过街。
4月22日,将启动天桥主体拆除工作,预计工程在5月底完成。
延安路华山路天桥建于年,是环型钢架结构,全长米,为疏解延安路“主动脉”交通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不影响延安路、华山路一带交通,天桥拆除工程施工将安排在夜间11时至次日凌晨5时之间进行。届时,延安路、华山路交叉口等相关地段,将根据拆桥周期和施工时间进行阶段性部分封闭,有关部门会加强车辆和行人的交通组织。在天桥拆除后,地面会设置斑马线及交通信号灯,车辆可正常通行,行人可在延安路与华山路地面过街。
延安路华山路天桥北端,老刘架着威斯特大画幅老式相机,等候正前方的静安寺亮灯,因为这个视角即将消失
上海的人行天桥集中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为了解决人车矛盾、行人过街难等问题,上海开始大规模人行天桥的建造。
据资料记载,上海第一座人形天桥是年建设的延安东路外滩天桥,很实用。
华灯初上,天桥上聚集起摄影客,快门慢门一一按下
近年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与设计理念,可以更好的替代天桥的功能,一些天桥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还有一类天桥被拆除,是由于近年市民对周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较早的天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体环境。
上海消失的天桥,让你一次回味够
▲延安东路外滩天桥自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第一座人行天桥——延安东路外滩天桥诞生以来,天桥便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解决人车矛盾、行人过街等问题的同时,也见证着一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展示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内涵。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阔步向前,南京路西藏路椭圆形天桥、四平路大连路方形天桥、沪西工人文化宫Y形天桥、王家沙S形天桥等形态各异的天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迈入新世纪,曾经的天桥因城市发展需求已被拆除或重新定位,但天桥的历史与其留存的独家记忆是抹不去的,正如小伙伴所说,这些钢筋铁骨的“大家伙”不仅仅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的过渡品,更是承载着一段记忆的老朋友。
随便翻出一张当时的天桥老照片,故事连起来就可以绕上海一圈。
▲延安路外滩天桥俯瞰图▲四平路大连路方形天桥▲沪西工人文化宫Y形天桥
武宁路东新路天桥边的沪西工人影剧院,还记得当时和她第一次进影剧院时的大紧张和小窃喜吗?
▲南京路西藏路椭圆形天桥“叩开名流之门,共度锦绣人生”,在南京路西藏路天桥边的精品商厦买的裙子、毛衫、包包,现在再从箱底里翻出来,一秒变复古潮人。
▲王家沙S形天桥南京西路石门路天桥边的老字号王家沙,绿杨邨酒楼、开开百货公司等走一遭,酒足饭饱后再添置一身行头,快活似神仙啊。
▲天目东路宝山路天桥
这个八字型天桥是当时闸北北站地区疏通行人主要通道。
▲东大名路提篮桥人行天桥
▲福州路西藏路天桥
这一座座天桥
不仅仅见证着阿拉上海的飞速发展
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上海居民的集体记忆
随便翻出一张当时的天桥老照片
回忆便翻涌而来
那么,你和天桥,有哪些故事呢?
来源:上海最咨询(sh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