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最美是黄山

发布时间:2022/5/11 15:20:17   点击数:
名山未必是美山,美山未必是名山。许多名山其实是被捧出来的,也许出于地理的高拔,也许出于交通的险要,或者帝王封了禅,文人提了诗,于是名扬天下。其实论风景,不过是寻常的山水。既然是山,首先比的不该是美吗?靠政治或者文化运作而出名的山,总让人觉得走了终南捷径。又名又美的山,首屈一指的当属黄山。其实我也想炮制新论,说个常人闻所未闻的地名,搏一下眼球,但还是做不到,指尖在地图摸索了一圈,还是回到出发的地方:黄山。西部雪山,壮美雄浑,细腻不足;武夷桂林,山水交融,但缺大气;泰山华山,豪气干云,却少幻化。可黄山的美是全方位的,是变化万千,是不失精巧的鸿篇巨制,前山险峻,后山秀丽,任你前后左右上下远近审看,最终还是要赞叹一句:绝美。有一种美,叫相见恨晚,这话我只对黄山说。大约是为了补偿晚见的愧意,我只能一次次千里迢迢与它相见。年第一次上黄山,还是夏天,在黄山呆了三天,基本都是在雾中度过的,虽然无缘看到云海日出这样壮丽的景观,但偶尔氤氲游走,透露出一点山姿的真容时,还是引来游人的阵阵欢呼。那几天的黄山是湿漉漉、水灵灵的,天地混成一片,有些小惊喜,但更多的是遗憾。光明顶没有等来日出,北海也没有。等我下了山,黄山还是用云做的被衾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害我留了许多念想。那一次登山,黄山不仅触动了我的灵魂,也触动了我的肉体。爬莲花峰时,正值阴天,没想过要戴帽子,结果被紫外线透过云气灼伤了面部。下山后半张脸开始脱皮,像是糊着脸的胶水开始龟裂一般。年的大年初四,我从长沙飞往张家界,只想守候一场雪。等了三天,一无所获。离开张家界的晚上,竟然下雪了。这种功亏一篑的憋闷,是需要一场幸事来慰藉。几天后的上班路上,看到天气预报黄山即将下雪,当即订下机票,飞赴黄山。这是我第二次上黄山,正好遇上了黄山最美的季节,所谓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只在冬季完整集结。正月十五,暴雪初歇,原本以为云雾该散了,不想上山后依然大雾,间有霰雪,天地微茫,只能憋在北海宾馆。等到下午,天气不肯好转,却再也熬不住了,干脆冒雪出门。那一天天寒地冻,四野无人,平日热闹的景区清清静静,也不知道人都哪去了。沿着山路,走到清凉台,云雾竟然渐渐散开,抬头依稀能看到一点淡淡的蓝,越往上走,越是蓝得鲜亮。爬到猴子望海对面的观景台,天也开了,远处的虚空中先是出现一点点影子,而后影子具体而生动起来,是险峻秀美的群峰。云雾缓缓地往下沉,沉过山巅,便再也不向下去,这就凝固了。我期待已久的云海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现。西边的太阳还没有落山,东边的圆月就迫不及待在云海中升起,像要赶上这场大自然的美展。云卷云舒,大开大合,这么大的动作,天地却沉默着,大音希声。摄影爱好者最早赶到观景台,屏息静气地拍照,偶尔赞叹几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这场精致的默剧中,观众们安静着,感动着,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直到暮色降临,才三三两两地散去。第二天为了赶日出,我三点便出发前往始信峰。太多的名山是运作出来,其间难免有夸饰的成份。都说黄山风景奇绝,未必人人都信,行自此处,方信前人所言不虚,故称“始信”。原以为这么冷的夜,这么早出门,已经很变态了。不曾想,还是不够疯,我去晚了。山顶窄小的平台已经挤了三位摄友,只好退而求其次,往石笋矼方向去。走过去,那里已经摆上两台三脚架,却不见人。细细查看,主人们缩在背风岩石后,蜷缩着身体,很凄惨的样子。我走过去,竖起我的三脚架,这个台子现在也满负荷了。等了很久,天也不亮,脚却疼起来。刺骨的寒意越过了雪地靴、厚棉袜的封锁,扎进双脚,忍不住跺脚,用物理的方式取暖。摄友们却不满起来:正拍着慢门呢,你这一跺,拍出来的片就虚了。你看,这就是风景摄影师的苦,一切拍照优先,熬通宵才有机位,冻死了不能跺脚。冻到脚麻,想打退堂鼓之时,太阳终于出山了,没有云海。但有日出总好过阴天,阴天总好过大雾。风光摄影就是这样,运气比什么都重要,费了千辛万苦白等了,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就是生活。也许我们喜欢的只是期待的那个过程,至于结果,反而没有那么重要。这就是风景摄影的魅力。黄山冬天最美,但黄山的猴子显然不喜欢冬天。冷酷的天气迫使它们从溪谷往高处转移,山上更冷,但是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食物。其他季节难得一见的黄山猴,会守在路边的树上,等待人们的施舍。我在百丈云梯邂逅了一群黄山猴。和峨眉山没羞没臊的藏酋猴不同,黄山短尾猴不太亲近人的,很有戒心。如果游人把食物放下,却不肯离开,老猴子就要龇牙咧嘴地威胁一番,直到人走开,才会怯怯地过来取食。吃饱的猴子,蜷在树上,一动都不想动。它们在等什么呢,难道是春天的降临?转眼接近年底,我去徽州拍秋色,前往塔川游览之后,又到了汤口镇。在翡翠谷眺望黄山,深秋的山色一览无遗。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拍照也一样,天气太好,反而不容易出片。黄山还是半隐半现比较有韵味。这一次,我过山门而不入,未曾上黄山。隔了两年,去上海工作,有个周末邀上两位私人银行总部的同事,再游黄山。那一次,终于在光明顶等来日出。可能是太高的缘故,如果拍风光,光明顶的位置反倒远不及海拔稍低的北海。那一次,慈光阁索道维修,游客们只能徒步下山。爬上险峻的天都峰后,有位同事体力不支,我一前一后背着两个大包,沿着山路狼一样欢脱地跑下山,引来不少游人羡慕而惊诧的目光。几年前,我上莲花峰时,还临崖而畏,战战兢兢,黄山见证了我的成长。总觉得与黄山的缘分未了,又不知何年才能与它再相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hcs/240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