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神话传说 >> 江苏与安徽区划调整,东南部的1个县,为何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江苏省行政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江苏省与山东省、上海市之间的行政区划调整。今天,我们聊聊江苏省与邻居安徽省之间的区划调整。除了北部的萧县和砀山县被划入安徽省之外,东南部的江浦县也曾经被划入安徽省,管理了2年多时间。到了年,才重新换给了江苏省。那么,江苏省的江浦县为何划入了安徽省呢?我们仔细聊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江苏省和安徽省曾经是标准的一家人,元朝统一天下以后,由于帝国的疆域空前辽阔,元朝在地方管理上,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中书省,也就是10个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江南行省等等。元朝虽然建立了行省制度,但问题很多。在元朝统治的末期,各省的行政长官们出现了地方割据的情况。明朝驱逐了元朝以后,进一步完善行省制度,出现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明朝拥有南京和北京两个首都,自然也有两个直隶地区,分别是南直隶和北直隶。
南直隶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南直隶地区由南京六部直接管理。17世纪中期,清朝开始入关,并且在10多年时间里,确定了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定都在北京,南京的地位下降,改成了江宁府。南直隶地区被撤销,改称为江南省。可是,清朝最高层对于江南省并不放心,因为江南省经济太发达,而且人口众多。仅仅是松江府和苏州府,就承担了全国十分之一的赋税。
为了解决潜在的威胁,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在4位辅政大臣的主持下,江南省被分成了江苏省和安徽省。当时,安徽省的省会选择了皖南的安庆府,江苏省有两个省会,因为两江总督在江宁府,江苏巡抚在苏州府。虽然安徽的省会在安庆,但是安徽省的高级官员们,一直留在南京办公,没有搬迁。就连安徽省的科举考试,都是在南京举行的。这样的情况,让江苏各级官员们非常郁闷。
这个问题从康熙朝一直延续到了乾隆朝,在江苏官员的催促下,安徽的高级官员才搬到了安庆。因此,出现了“安徽省会在南京”的段子。由此可见,在古代历史上,安徽与江苏省会南京就有说不清的关系。截止现在,安徽的芜湖等地,仍采用了全力向江浙沪三角洲靠拢发展的模式。在清朝统治的后期,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江苏地区的发展非常迅速。与江苏省相比,安徽省的发展则明显滞后。进入近现代历史以后,出现了清朝灭亡、军阀混战等一系列阶段。在漫长的岁月中,各地区的经济根本就无法发展。
一转眼到了年的1月,当时,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都已经解放,南部则还没有解放。但各地区不能缺少管理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皖南行署区、皖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行署区的等级相当于省份。当时,江苏省被分成了好几个部分。江苏省的最北部7个县,被暂时划入了山东省管理,南京被提升为直辖市,此外还有苏北、苏南两个行署区。我国在40年代末期先后建立了10多个直辖市,南京仅仅是其中之一。
但当时的直辖市面积都很小,仅仅管理市区而已,而不能管理周围的各个县。当时,南京市原来管辖的几个县,都被划入了苏南行署区的镇江专区。位于江北的六合县,则划入了苏北行署区的泰州专区。此外,原本隶属于南京的江浦县,也位于长江以北,年,被暂时划入了皖北行署区的滁县专区。换而言之,江浦县被划入了安徽。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3年时间。到了50年代前期,我国各地区已经基本解放,而且局势非常平稳,我国开始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工作。
江苏省一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划分成好几个部分,并不利于经济发展。为了统筹发展,年,苏南行署区和苏北行署区合并,重新建立江苏省。南京市被取消了直辖市地位,成为了江苏省的省会。原本划入山东省的新海连市、赣榆县、东海县、邳县、铜北县、华山县、沛县和丰县等地区,被还给了江苏省(微山湖地区除外)。原本划入安徽省的砀山县、萧县和东南部江浦县,在年全部还给了江苏省。江浦县曾经被安徽管理了3年时间,但50年代前期,便一直隶属于江苏省。
至于还回来的萧县和砀山县,则在年又一次划入了安徽省。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没有听说过江浦县,因为江浦县在年与浦口区合并,组建了新的浦口区。但一些中老年人由于生活习惯,仍然称呼自己为江浦县人。由于位于长江以北,在饮食等方面,与长江以南存在一些差异。由于位于江北,当年出现了相互排斥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非常不应该出现。
在建国的初期,我国很多省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行政区域变化。例如河北省最南部的5个县,被划入了平原省,随后并入了河南省。为了补偿河北省的损失,河南省把自己最北部的3个县,划入了河北省。在各个省份中,河北省、甘肃省的变化程度最大,几乎是东西南北中各个地区都在变化。至于江苏省,在50年代末期,行政区划已经基本稳定下来。关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变化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与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