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华山诗歌赏析七十一

发布时间:2020/8/24 17:43:42   点击数: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38461.html

望华不注怀古

---王士祯

老慵便卧舆,北风吹庞凉。

卷帘华不注,时来献青苍。

想像易位处,东南亩纵横。

齐晋昔更霸,往事可惜伤。

岂知妇人笑,遂召四国伤。

华泉终古流,不见系车桑。

晚投乔木村,蜡距明空堂。

天低雪欲作,四顾云茫茫。

明日渡溪彴,早梅应破黄。

01王士祯(年9月17日-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王士祯为清顺治十五年(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王士禛逝世后十年,雍正继康熙帝位,“禛”字犯御讳,改称士正;乾隆间,又以“正”字与原名音不相合,诏改士祯,通行数百年。现应复其本字。王士禛是清代著名诗人、诗词理论家、文坛领袖,他的一生是文政兼从的一生。他在实践“神韵说”,取得卓著诗文成果的同时,还能突破正统文坛和文人偏见,重视和高度评价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文体。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文创作与理论方面,但在小说、戏曲、民歌、书画、藏书、史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忽视。02王士禛出生在一个科甲蝉联、簪缨不绝、诗家辈出的大官僚世家。明朝天启礼部左侍郎文震孟说:“海内族姓之贵者,莫最于王氏。其望盖二十有二,咸以分封食采,而太原、琅琊尤著。若新城之王,固琅琊之裔也。自北海徙济南凡十世,跻巍科登仕者代不乏人。身膺宠锡,龙章凤彩、舄奕炳焕于海岱间二百余年。遂极人文之盛。”(明崇祯四年《王氏族谱序》)从明朝中叶到清朝中叶的多年间,新城王氏家族名扬大江南北,于明清鼎革、海内名门大多沦胥之际,“新城门第,大振于灰沉烟烬之余”(钱谦益语,见《古夫于亭杂录》卷三),并在第八代王士禛官至刑部尚书、身膺清初文坛领袖时,达到了辉煌的顶峰。王士祯以诗文为一代宗师,其诗多抒写个人情怀,清新蕴藉、刻画工整,早年作品清丽华赡,中年后转为清淡苍劲。散文、填词也很出色。擅长各体,尤工七律。与朱彝尊齐名,时称“朱王”。他提出的神韵诗论,渊源于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语”、“兴趣”之说,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为作诗要诀。所传诗文中,有不少题咏济南风物,记叙济南掌故之作。王士祯一生著述达余种,作诗余首,主要有《渔洋山人精华录》、《蚕尾集》、杂俎类笔记《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渔洋文略》、《渔洋诗集》、《带经堂集》、《感旧集》、《五代诗话》、《精华录训篆》、《蚕尾集》等数十种。王士祯曾赠诗蒲松龄:“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为《聊斋志异》大书“王阮亭鉴定”,各家书坊争相求索书稿,刊刻《聊斋志异》。03王士祯少年时居济南,以济南人自称,一生写有许多咏济南山水风光的诗作。清顺治十四年(年)秋,王士祯与文友数人游览济南大明湖上。天气渐凉,湖岸垂柳,已是翠褪黄显。王士祯遂赋《秋柳》诗四首:“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水丰坊。”“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希,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往日风流问枚书,梁园回首素心违。”“桃根桃叶正相连,眺尽平芜欲化烟。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柏相映夕阳边。”这四首《秋柳》诗,句句写柳,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提炼功底。王士祯时年二十四岁。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应和者甚众,连顾炎武也由京抵济,作《赋得秋柳》唱和。由于各地众名家对《秋柳》诗的唱和,产生了享誉当时文坛的文社——“秋柳诗社”。如今,秋柳园早已湮没,但其遗址风光依旧,水光粼粼,荷红芙绿,岸柳披拂,明湖风光尽收眼底。秋柳园在济南的人文史上有着显著位置。

摄影:苏峰整理:段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1870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