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微课堂丨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

发布时间:2020/11/15 14:39:05   点击数: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大家好!我是琳琳老师。为了帮助孩子们学好统编语文新教材,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鉴赏: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写“元日”(春节)的传统习俗有放爆竹、喝屠苏酒,用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

诗的后两句:“曈曈”是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全诗将叙事与写景结合。通过对“爆竹声”“屠苏酒”“换桃符”以及开春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流露出诗人在除旧迎新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简介:

杜牧(公元—约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不能够回家扫墓的人落魄断魂,孤零零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笑而不答,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山村。

注解: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鉴赏: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欲断魂”交代了时间、场景、心情。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心情,找个地方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后文问哪里有酒家做铺垫。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描写的是一个浑身已经被雨水打湿的中年男人站在路边,满脸疲惫,向着远方的路面眺望,恰巧有一个小牧童骑着牛走过来,这个人急忙上前打躬作揖请教哪儿有店家可以休息喝酒的?这个牧童却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只是抬手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山村。

这首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写得自如之极。景象十分清新,意境优美、兴味隐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通音乐,工书画。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主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独在异乡的游子佳节更加思念亲人,并想象远在家乡登高的兄弟也在思念自己,抒发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作外乡的客人。每当遇到节日就倍加思念亲人。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注解: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忆:想念。

山东: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鉴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流传至今,不仅是指重阳节思念亲人,还指国庆佳节,普天同庆,远在他乡莘莘学子对家的思念;千百年来,这句诗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图文讲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本文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资源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课堂检测

参考答案:

课文9古诗三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破旧符号贪欲灵魂借口酒家

如何牧童兄弟孤独奇异佳节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旧(陈旧)欲(欲望)屠(屠苏)倍(倍数)异(奇异)

旦(元旦)浴(沐浴)层(层次)陪(陪伴)导(开导)

三、填写合适的词语。

(欢乐)的节日(阴冷)的天气(灿烂)的阳光

四、默写古诗。

五、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元日》的作者是宋代王安石,诗中描写的是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诗中写了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仪式,红日高照,春风送暖,渲染了一种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

2、《清明》的作者是唐代杜牧,诗中描写的是清明节,表达了作者郁闷的思想感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唐代王维,诗中描写的是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六、根据节日填空。

节日

过节时间

节日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吃月饼、赏月、饮桂花酒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

祭祀祖先,喝腊八粥

提升练习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兄(xiōnɡxōnɡ)魂(húnhúi)屠(fútú)

苏(shūsū)异(yìì)欲(yùyǜ)

二、结合诗句,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

A.太阳落山时B.天刚亮时C.傍晚时分

2.每逢佳节倍思亲。()

A.加倍B.一倍

三、把下列诗句和相关的诗意连一连。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

牧童要遥杏花村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四、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一、

兄(xiōnɡ)魂(hún)屠(tú)苏(sū)异(yì)欲(yù)

二、

1.B2.A

三、

四、

我喜欢春节。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人们做好各种好吃的,准备辞旧迎新。

往期精彩回顾

三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

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

三年级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1《我的植物朋友》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1+口语交际1》

三年级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

三年级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

三年级下册第7课《鹿角和鹿腿》

三年级下册第8课《池子与河流》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2:看图画,写一写

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2+语文园地2》

课课练电子版免费获取方式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196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