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生物资源 >> 上海,我们回来了就在刚刚,医院东
医疗队员抵达上海
下午16时左右,上海医疗队员在武汉天河机场陆续登机。乘务员为他们一一送上特制的登机牌。机票写着——日期:杏林满园时;目的地:家;备注:惟愿岁月无恙,同享时光静好。而登机牌背面春风吹拂的杏花则表达了对抗疫英雄的敬意与感谢:“今日如愿,与有荣焉,让我们即刻启程,一起回家!”↓医疗队员登机,乘务员动情↓
特制的登机牌
飞机着落在上海虹桥机场那一刻,不少队员的眼眶红了!“说到感动的时刻,我觉得是互助以及离别的时候对我来说触动特别大吧,就像方舱休舱仪式的那天,大家在一起歌唱祖国的时候,这种莫名的感动涌上来,完全不能自己的。”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放射科医生高鹏说,到了武汉以后,即便是彼此不认识的人,大家都相互帮助,共同战斗。回到上海后,他最想做的事是想早点结束隔离,早点回家以及早点回到工作单位去。队员们抵达上海“回到上海,我最想做的事情是陪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医院申请了请战书,支援前线,还没顾得上和他们一起吃团圆饭。”医院药剂师黄国鑫说,在武汉的一个月,他收获了一帮生死的兄弟,收获了武汉人民的真诚,也收获了抗击新冠疫情的知识与实践。回到上海后,他要把这些一个多月的成果转化成一个学术平台,把知识散播出去,分享给更多的人。9批11支医疗队名医务人员回望过去的五十多天里驰援、增援、再援上海力量奔赴荆楚大地这些强大的“沪牌”白衣战士坚定地逆行向前2月9医院医疗队出征(摄影袁靖)
犹记得快两个月前的寒夜上海首批医疗队火速出征点击回顾→出发!扶危渡厄,医者担当!我们等你回家!在留言区有一条留言获得了两万点赞↓你们的平安是我们最大的牵挂如今这块石头终于慢慢落了地而窗外,已然春暖花开过去这些难忘的日子里这些镜头忠实记录了点滴感动(以下照片来自《50天上海医疗队支援武汉影像纪实》)▼
就算再艰难,也不会失去乐观。
1月26日16:39,武汉金银潭北三病房,首批上海医疗队的护士们第一次进入病房当班。
1月28日16:37,医院北三病房,在连续工作8小时后,护士李冬梅走出病房,脸带压痕。2月6日20:41,医院,各地医护人员在上海医疗队搭建的帐篷里安心穿上防护服。2月11日10:43,第五批医疗队驻地,医院医疗队队员互相注射胸腺肽,提高免疫力。2月12日08:59,医院综合楼一楼病房,护士长李晓静在为患者打点滴,大量雾气模糊了她的目镜。2月16日18:50,来自上海急救中心的驾驶员再次出发,运送患者。每一次转运都伴随着巨大风险。2月17日17:27,医院,三名医护人员为了救治一名垂危患者,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在夕阳下奔跑。2月18日15:43,医院光谷院区,一名护士的护目镜上泛起了水雾。2月22日09:11,医院重症病房,上海护士在玻璃窗上贴出一张自己画的画,为武汉加油。
2月24日20:13,武汉医院正门,医院的赵云峰大夫远远目送亲手治医院的大门。2月27日10:23,医院光谷院区,医生护士们相互在防护服上写名字,准备给患者插管。2月27日11:14,医院光谷院区,插管冲锋队员正在插管。3月1日11:40,医院,一医院副院长胡伟国致谢。胡伟国被同事们叫作“胡爸爸”。3月4日07:38,医院病房,两名护士为患者分发酸奶。在这里,医护人员和患者餐饮标准一致,除了正餐,还会有一些调剂口味的点心。3月9日20:33,医院,休舱前夜,医护人员和患者拥抱话别。3月9日22:13,医院,这里将于次日休舱。最后一夜,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放松了不少。这场疫情让我们失去了很多
但也让所有人见证了
勇气、顽强、奉献、团结
最重要的是
我们在与病毒的较量中最终占据了上风
给所有援鄂的上海医护人员点赞
祝愿你们在回家路上一路顺利
你们回来了我们心定了
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顾金华、《50天上海医疗队支援武汉影像纪实》(解放日报社视觉中心出品摄影记者:赖鑫琳董天晔文字:宰飞)、话匣子(ID:news_box盛陈衔曹梦雅)、看看新闻网、澎湃新闻视频剪辑:耿梓娴责任编辑:唐昱霄点个“在看”为他们接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