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不能开荒种地之后,他们的日子反而越过越好

发布时间:2021/4/25 13:03:37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约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

牛街彝族乡仙女湖畔的保邑,林美草绿、田沃湖净,一座座民居掩映其中,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在田间地头劳作,不时有进山收购山货的大小货车穿行其中,好一幅美丽喜人的山村丰收图景!

▲保邑仙女湖

“我们村在80年代初期也曾毁林开荒,村子周边成片的山林都变成了耕地,耕地多了山林少了却依然吃不饱饭。”保邑村委会保度的村60多岁的老党员杨本智回忆。

山林变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收益低无法满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也让保邑群众止步于小康门外。穷则思变,如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保邑人民另辟蹊径,向山林要收益,向山林要发展。从年到年,保邑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施退耕还林政策,10余年间,累计退耕山地亩,并栽上华山松。截止年,保邑村森林覆盖面积达2.6万亩,覆盖率85.71%。

▲保邑仓房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年种在荒山上的华山松给保邑村带来了丰厚经济收入。“华山松从年开始挂果有收益,每年的10月份都是保邑最忙的日子,家家户户忙着采收松苞,今年全村共收松苞多吨,松子每公斤35元,产值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华山松累计为我们村创收万元。”保邑村党总支书记李琼国介绍。

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远近闻名的保邑“三珍”:松茸、松露、大红菌,催生了广为称道的保邑“三宝”:飞鸡、火腿、大白菜。村民们每年7、8月间都进山采集优质野生菌,季节性收入达多万元。多户农户发展林下土鸡、生猪养殖,种植高山白菜,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

▲保邑保度的村

尝到了森林回馈的甜头,保邑村多方谋划,坚持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实生态增绿、绿色增收的生态扶贫之路,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红雪梨4多亩,同时,推广立体种植,林下种植中药材0多亩,林间套种水晶豌豆、白芸豆、荷兰豆多亩,多种绿色产业齐头并进,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万元,人均纯收入约2.27万元,其中,来自绿色产业的收入达90%以上。

“开荒种地没有了,日子反而越过越好了。今年,我家松苞收入超过1万多元,加上野生菌、中药材及林下生态种植养殖收入,家庭总收入接近10万元,小日子还是过得红火呢。”保邑村委会仓房村民李琼蔬娓娓道来。

文图

博达周艳发

编辑

许亚青

审核

欧阳嘉佳

终审

向晓英

签发

李武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2090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