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被辜负的景与色甘南自驾游日记三

发布时间:2022/5/29 13:55:49   点击数: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0722/5752.html
10月20日合作—冶力关雪

一早醒来,窗外一片银装素裹,虽然预警的暴雪只下到了中雪,但车顶上的积雪也有一寸多厚了。昨天做的核酸检测报告要十二点之后才能拿到,于是只能在合作多呆半天。

照片描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昨晚查了一下,合作的米拉日巴佛阁很有名。今天先去看它吧。

米拉日巴佛阁的全称是“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是为纪念藏族民众中最富传奇色彩、妇孺皆知的白教创教者之一的米拉日巴尊者而修建,也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佛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年),惜原建楼阁已毁于“文革”。现存建筑重建于年5月,历时四年落成。

佛阁景区占地面积m2,昨夜的落雪让佛阁更添了一份圣洁,围墙外有身着藏袍的信众们摇着转经筒虔诚地踏雪转寺……,只是因疫情缘故外地游客一律不得入内,只好从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米拉日巴佛阁气势恢弘,金碧辉煌。佛阁外部全是由石头搭砌而成,看不到一根木材,而佛阁内部是全木制结构,寻不到一块石头,外不见木,内不见石。由于佛阁内全部是木质地板,为避免火灾隐患,佛阁内没有照明,全凭自然采光。佛阁供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有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尊。九层佛阁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第一层主供藏传佛教的几位主佛,像强巴佛(即汉传佛教的弥勒佛)、释迦牟尼、文殊、观音、大金刚手、药师、度母、白伞盖等等;第二层主要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及其弟子;第三层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教派宁玛派(红教)的师君莲花生、希瓦措和法王赤松德赞……每一层都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一个时代或是一个支派,并包括了已经被神化的藏族历代文化名人,比如创制藏文的吞弥·桑布扎,藏戏之祖唐东杰布,藏药鼻祖宇妥·元丹贡布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整个景区除了九层佛阁外,还有大经堂、小经堂、宗喀巴佛阁、骑狮诺者护法殿、藏经阁、白塔等众多建筑,是将来有机会值得再细细一游的地方。

照片描述:米拉日巴九层佛阁。照片描述:宗喀巴佛阁照片描述:大经堂照片描述:外日仓活佛囊欠(囊欠意为活佛居住的府邸)照片描述:骑狮诺者护法殿

还有时间,便又去看了当周草原。这片草原离市区仅2.5公里,是一片地势平缓开阔自然风景优美的丘陵区,也是历届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的主会场。近几年更是以“锅庄之乡”闻名遐迩。

雪后的草原没有春夏的芳草萋萋,山花烂漫;也不见秋季的衰草枯叶,满目金黄。此时草原白茫茫一片,清冷洁净,几座看起来建成年头不多但金碧辉煌的藏式建筑点缀在雪原中分外醒目,偌大的园区只有我们三人随性的边走边看,很是惬意。

十一点多抱着试医院拿报告,果然已经出来了,三人毫无例外全部阴性,心中一下踏实多了,核酸阴性在手,甘南之旅尽可走(当时想得过于乐观了)。由于耽搁了半天,原定今天赶到岷县的行程只能调整了。大白向着离合作90公里的冶力关驶去。

毕竟还在秋季,所以尽管下雪降温,但公路上并没有结冰或积雪。出合作不远就是美仁大草原百里观光长廊,夏季景色应该不错。路边设有观景台和雕塑小景,还有个经幡隧道有点特色。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冶力关。

照片描述:美仁大草原照片描述:经幡隧道

冶力关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历史上是进入藏区的重要门户和汉藏茶马交易的重要通道。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3%,植被覆盖率92.0%。据称兼有“峨眉之秀、华山之险,九寨之奇、青城之幽、香山之艳”的风光。公园海拔-米。冶木河贯穿全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奇特。冶木河上游地势平缓,有牧草丰茂的天然牧场,也有地势陡峭、沟深谷窄的练珠峡。下游以林海苍茫、清溪潆洄、曲径通幽的沟壑为主。立体生态系统非常完整。据考察景区共有各类高等植物科属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独叶草,二级保护植物如紫斑牡丹、红花绿绒等27种。有野生动物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林麝、梅花鹿等6种,二级保护动物棕熊、蓝马鸡等10种。

森林公园的香子沟·黄捻子两景区连在一起,是一处植被丰饶、未被开发的的原始森林。园区允许自驾车入内,所以我们没有走步行栈道,只是沿着车行道深入。如今秋色正浓,道路两边峭岩壁立,溪水淙淙,乔木灌丛红橙黄绿层层叠叠,绚烂得可爱。景区不知开放了多久,感觉建设还不成熟,不要说游览地图,连路标景点标示都很少,且不明确,害我们走了不少冤枉路,但风景还不错。估计步行道可观景色更多一些,但我们时间有限,且临时决定来此,功课做得不足,只能走马观花了。

照片描述:冶力关香子沟景区

走出香子沟,去看了另一处景点—赤壁幽谷。这里前临冶木河,尾部在东西曲回中伸向北面的白石山中。谷底一款小溪,两壁全是禇红色的沙砾岩体。千万年的风雨侵蚀雕刻出两壁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像用山石裁成的红色屏风,有的像狮虎出山,有的像僧人面壁,有的如蟒蛇腾挪。由于天色渐暗,我们并未入谷一探,仅在谷口照了几张照片,到此一游。

照片描述:冶力关赤壁幽谷景区

原本还想去冶海,那是一个海拔米,长5公里的堰塞湖,看网上的照片景色很好。湖畔山头修有一常爷庙,是供祭明朝开国大将军常遇春的,当地群众视其为保护神,信奉有加,所以也将冶海湖称为“常爷池”。隆冬时节,湖面结冰封冻,冰面会现出千姿百态的各种冰图令人称奇。当地群众习惯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相约前来冶海湖观冰图,预测来年的播种和收成。我们的车向冶海方向走了一段,但没有看到这个神奇的湖,反而看到一片壮观的梯田景色,大概走错路了,但这错打错撞上的意外也算对我们的错误做了些微补偿。遗憾的是时令不对,庄稼大概都收割完了,梯田没什么色彩。

照片描述:暮霭中的梯田

疫情越来越紧。冶力关镇上复古或民族特色装修的小饭店基本都关闭了,街上冷冷清清。原来想去住宿的祥瑞山庄也已铁将军把门。只好随意找了一家民宿。三层小楼内空荡荡的,似乎只有我们几个入住。空调不管调到多高温度都像是在吹冷风,电热毯一直开着,可最后被子里的温度不知应归功电热毯还是自己的体温,没敢脱秋衣裤,整夜都冷得缩成一团。

10月21日阴冶力关—陇南

尽管疫情似乎比想象的要严重,但我们仍抱着幻想,只要避开热门景点,离风险区域远一些,甘南游还可以继续下去。于是重新研究行程,早上匆匆定下走一条从来没研究过的路,离开冶力关,继续向南。刚出冶力关,就碰上防疫封路,往来车辆必须出示行程绿码及48小时的核酸阴性,好在我们齐备,顺利出关。这个行程可以路过两个不错的人气景点,渭河源和遮阳山。

渭河源: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在渭源县境内长50公里。据介绍,整个景区植被茂盛、绿草如茵,步移而景换,时而山环水抱、景色奇秀,时而地势险峻、飞泉流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底。县内渭河流域现存的大量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址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过上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追溯方知源头远,缘流始觉渭水长”,渭河源是周、秦、汉、晋、北魏、北周、隋、唐等中国历史辉煌时代的渊源,是华夏文明的血脉源之一,是秦陇大地的情感之源。

从景区山门至渭河源头步行来回大约要五个小时,我们就没有太往里面去。景区内仍没有什么游客,进入镌着左宗棠所题“渭河源”三字的景区山门,入眼便是九鼎台,中央一只大鼎,八只小鼎环绕四周,代表着华夏九州。其后便是颇有气势的禹王殿,殿后是祭渭坛,都是新建的人工景观,我们没兴趣近观。继续向后走去,周围小山上的树木已换上秋装,金灿灿一片。从渭水源头流下来的小溪一路相伴,远离大都市的喧嚣,心中满是宁静澄明,受疫情影响的沮丧与忧虑这时已在九霄云外了。

照片描述:左大帅的字不错哦。照片描述:九鼎台照片描述:禹王殿照片描述:溯溪而上,可至源头。照片描述:祭渭坛照片描述:来自渭河之源的潺潺小溪一路相随。

中午在遮阳山附近吃了大盘鸡,味道一般。但餐馆的冷清气氛让我们心中有了不妙的预感,走近景区果然景点已因疫情关闭。遮阳山虽然知名度不太高,但它却是甘肃省内与麦积山、崆峒山、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丹霞并列的10个5A级景点之一。已经走过路过却只能错过,还是挺遗憾的。

硬着头皮继续往宕昌走,官鹅沟是原行程的终点,车还行在半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wzy/241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