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历史发展 >> 华山论鉴115精选藏品展示
专家估价:30万
店主报价:28万、15万、35万
专家点评:该藏品在漆器中被称为剔红,即主色调为红色,在漆胎上采用剃、雕、刻的工艺手法制成的器物。剔红的立体感很强,且所表现的内容丰富。由于剔红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且成本昂贵,因而从古到今一直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赏瓶的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在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对该种长颈鼓腹圈足的器物造型尤为喜爱。纵观这件藏品,从沿口的卷草纹到云雷纹,瓶颈的四季花卉和肩部的云雷纹与瓶身十八罗汉的开光相呼应,且带有佛教轮、螺、伞、盖、花、罐、鱼、长的八吉祥,以及底部的云雷纹和圈足变体的“寿”字,共有九层纹饰。暗合了当时皇帝九五至尊的身份地位,符合清代赏瓶的样式,且刻画刀法灵活犀利,体现出乾隆时期漆雕的创作手法,是一件清代中期剔红赏瓶的真品。
专家估价:16万
店主报价:18万、22万、18万
专家点评:该藏品为浅降彩象耳方瓶,瓶身图案一面为博古大吉图,寓意开门大吉,另一面为柳叶黄莺,第三面为富贵有余。象耳方瓶在清代晚期出现,道光以后较为多见。瓶身款式为“王”字和“吴门”二字,意为吴门王少维。王少维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将皖南画派作于纸上的画法运用到瓷器之上,画意潇洒,表现人文气质。因而浅降彩在清代晚期成为突出品种。瓶身两侧的象耳为赭石色,同样标明了时代特点,是一件光绪时期的象耳方瓶。
专家估价:8万
店主报价:45万、25万、35万
专家点评:该藏品为绞釉三足琴炉。目前一些学者将绞胎与绞釉统称为绞花工艺,都是发展继承了唐代巩县窑的绞胎工艺。到了宋金元时期对绞胎进行了一次改革,将绞胎工艺从陶胎转移至瓷胎之上,同时出现新的绞釉工艺。绞釉工艺是在素坯的化妆土上撒不同颜色的颜料,对瓷器进行搅动与前后倾斜,自然形成花纹变化。这件藏品即为金代的当阳峪窑绞釉三足琴炉。
《华山论鉴》每周日晚21:20播出。敬请锁定陕西卫视。
网络次日更新。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lsfz/1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