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历史发展 >> 看鉴华山论鉴627精选藏品展示
专家估价:2万
店主报价:3万、5万
李学伟点评:白雪石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大家,主要画漓江山水。作为一位画家,他的书法其实是很重要的。我们民国以前很多的书画大家不止是画得好,而且书法也好,题款和画是珠联璧合。现在我们有一些画家,对书法不太重视。画得特别好,画面这个传统功力极深,但是一看落款就漏洞百出。因为我们搞鉴定,鉴定一幅画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到落款。落款的字写得如何,跟它的正文画匹配不。所以说中国的书法从古到今都是受文人推崇,受画家推崇。现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书法了,这是一个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目前一个很好的走向。
这件书法虽然说是一位画家,白雪石先生为人祝贺,或者是出书、展览,写这么一件作品。为什么说是真品呢?我们从这几个大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功底非常深厚,而且写得苍劲有力、端庄、大气。再一个“白雪石”三个字的落款,完全与他平时画作上的落款相符。
经我鉴定,这是一幅白雪石·书法立轴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白雪石先生现在的山水作品传世还是相当多的,但是作为一个画家的话,其实单独的书法作品还是相当少的。我们知道传统绘画既要继承传统,又需要有自我的开拓,有自我的创新。所以在宋代的时候黄庭坚就说过:“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所以这张字尊重传统、善于出新,也是白雪石先生艺术生涯的一个自我写照。专家估价:29万
店主报价:22万、26万、28万
崔凯点评:这个杯子拿在手上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卡在虎口。我们说压手杯,这个压手杯的尺寸,刚好卡在人的手上的虎口。那么分量比较沉,所以有压手的感觉,我们叫做压手杯。喜欢红釉是雍正皇帝,就是比历朝帝王最爱。甚至雍正皇帝喜欢红釉喜欢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流传至今有雍正时期的《十二美人图》,据说是他的妃子。《十二美人图》十二幅里边,其中五幅里边都出现红釉瓷器了。比如说有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的僧帽壶,还有一只釉里红的盘曲螭龙的蒜头瓶。有一只这位美人手里边持拿的霁红釉的马蹄杯,还有坐在屁股底下的一个鼓凳,也是霁红釉的。还有一个仕女后边有一个几架上边盛着佛手的瓷盘,也是红釉的。这件杯子是否是雍正喜欢的那类呢?首先这件底部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楷书的双圈款。它的霁红釉非常特殊,一般我们现在能见到的都是里外霁红的,这个是里边白釉外头霁红的。往往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盘子之类,比如说是雍正的外红里白的,就比里外全红的高级。这个也是个特殊,拿在手上的时候里边是白的。茶色进去它能显映出茶色来,如果是红的茶进去了颜色没了。那么外壁施的红釉,它有个特点。烧造的颜色不是那种特别鲜红的颜色,它是个非常沉稳的红色。底部的圈足胎质还是非常地坚实,釉也非常地莹润,甚至这种釉色是微有鸭蛋青的那种釉色。拿在手上的时候分量适中,因为雍正时期他喜欢的器皿不像永宣时期喜欢厚重,他喜欢相对较为轻巧的。这件杯子虽然小,它是一个墩式的器物造型,非常地饱满。也就是小器大样,薄厚适中,是雍正那个时代雍正精致的一个体现。经我鉴定,这是一件清雍正·六字青花楷书款霁红釉杯的真品。观察席意见:红釉瓷器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一个广受追捧的名贵品种。为什么红釉瓷器能够烧得这么好,确实也加了其它的配方。那么在当地有一种特殊的这个石头,叫做寒水石。寒水石是中药的一种成分,它其实就是方解石的一种。在宣德时期有一个记录,曾经记载着宣德内廷里边派了一个太监,到江西去逼当地的民众去采集这个寒水石。后来就有学者考证,这个寒水石不是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用到的中药配方。那么为什么宫廷要大量地需要这种石头呢?当时推测可能就是宣德皇帝为了烧制这个宝石红釉,就让当地去大量地开采,然后让景德镇的御窑厂去烧红釉。说明这个红釉也确实是在明代就已经广受追捧了。专家估价:4万
店主报价:3.6万、6万、8万
陈建明点评:我们都知道用紫砂壶泡茶,一个没有异味,第二个茶香很浓郁。而且夏天因为紫砂壶透气性好,用它来泡茶也不会馊。但是用紫砂盆来养花有什么好处呢?还是因为紫砂的吸湿性好,透气性强。用它来种花草,很多都会枝繁叶茂、健康生长。这只花盆里面是用紫泥做胎,外面刷了一层段泥的浆。这样的一种处理,使这个花盆看上去有一种上色的效果。它的一面是刻了一个古代的高士,身着袍服,梳着发髻。它的左上方有一个款:“干庭写并刻”,另一面有:“古径无人到,深堂有月来,干庭书”。这个上面的题诗刻画都指向了同一个人,任淦庭。这位任淦庭确实是宜兴的一个紫砂大家,按照史料的记载,他光绪年间出生在宜兴,只读过三年私塾,但是从小就体现出绘画方面的天才来。他15岁去学徒,学习刻紫砂,在当时上海非常有名的民国年间的一个叫吴德盛紫砂行里面,他学会了左右手同时刻画的这样的一个技能,后来人家把他排为宜兴紫砂刻陶第一人。年江苏省政府任命他为技术辅导员,辅导紫砂工作的时候他已经近70岁高龄了。他以近70岁的高龄孜孜不倦地教学,带出了很多很多的,我们当代的一些紫砂的大家。
这件器物它上面的这个古代的高士的形象,可以说是刻画得非常地生动。无论是布景还是人物的这种比例,做得很协调。背后的这些书法也是金钩铁划、深隽有力,看上去极具气势。这只花盆一个器形古拙,第二包浆熟旧,第三上面的这些题诗刻画确实也让我们看到了一脉相承的,从晚清民国到现代宜兴紫砂刻陶艺术的,这样的一个非常精妙的艺术表现。
经我鉴定,这是一件任淦庭·刻紫砂花盆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在年我们的考古学家对河姆渡遗址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就发现了一个陶片上刻画有一株盆景。底下有花盆,上面种的是万年青,可见早在多年前我们华夏大地的先民已经开始使用花盆了。在唐朝的时候,随着日本遣唐使来到我们国内,也把我们中国的盆景艺术带到了日本,并且直到现在影响深远。通过这件花盆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这种盆景艺术的历史悠久,同时也能够看到咱们中国文明对于世界文明的引导作用。
宋宝财点评:这个小罐从它的这个特征来看,应该是属于宋金时期北方磁州窑的这么一个产品。磁州窑是咱们北方最大的一个窑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看到了好多的藏品,不管是河南、河北,还是山东、山西,好多分不清窑口的,全归到磁州窑系里面去。其实它的装饰风格是非常多的,剔刻花、划花、什么红绿彩、绞胎、绞釉等等非常多。但是磁州窑最大的杰出的贡献,就是我们的白地黑花。它把我们中国传统的这种水墨画的技法,移植到瓷器上面去。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也不能小看磁州窑。这个小罐首先我们看上去,形制做得是很规矩。再有我们很自然地看到它这个底足,这个宽窄看上去很精致。包括上面这个白地黑花,尤其是这个黑花,这个颜色特别得突出,整体的还是缠枝花卉。底部我们能看到还有一些包浆,包括它这种流釉的现象在这个小罐上都能体现出来。我刚才说了它这个形制做得是过于规整,显得就比较地呆板。尤其是这个底足,这个胎质过于细密了,应该是用现在的机器加工的。它这个瓷胎最主要的一点,这个小罐的绘画的风格,我们都知道磁州窑它的风格是粗犷豪放的。而这个小罐我们看上去,首先它这个绘画就不是画上的,好像是描上的。而且整个的这个纹饰显得是不够灵动,线条也是比较僵硬的。经我鉴定,这是一件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罐的仿品。观察席意见:磁州窑的白地黑花是磁州窑的最重要的一个品种。那么老的磁州窑,它这个白地黑花的黑彩,是采自当地的一种石料,叫做斑花石料。它把这种石料进行提纯,然后碾磨在瓷器上作画,它就会形成一种水墨过渡的,一种自然的肌理在上面。所以一般现在新仿的,它就颜色会比较死,或者它一致性就会比较强。所以如果下次看见磁州窑的作品,您可以好好仔细观察一下。就是那种画风比较简单,颜色比较单一的,缺乏那种天真趣味的这种磁州窑的作品,还是要慎重。下场海选早知道时间:年7月10日9:00-17:00
地点: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民主东路号环球中心营销中心
时间:年7月18日9:00-17:00
地点:天津天街古玩珠宝城(天津市南开区鼓楼西街)
时间:年7月31日9:00-17:00
地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草原丝路艺术中心(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郝家圪卜路联丰大厦路南)
-
《华山论鉴》如约呈现
每周日晚间21:10陕西卫视首播
每周一午间12:20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一网络版视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