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旅游攻略 >> 周志红游华山人文之旅
一
入山门几经辗转,终于在八月一号上午七点半,来到慕名已久的华山脚下。华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古称“西岳”,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有“华夏之根”之称。太史公曾在《史记》中引用《尚书》之言,说舜曾“望山川,遍鬼神”,即遥望祭祀山川,一一拜祭地上群神,“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由此可见华山历史悠久,意蕴厚重。华山有两个山门,东门山势比较险峻。西门是玉泉院,售票处在五龙桥,是大多数游客选择的登山山门。Xue和我选择西门。西山门古朴遒劲,左右两侧的小门上额,分别镌刻着“奇险第一山”“名传千万景”的字样,高度概括了华山的特点。山门与背后翠绿的的山景相得益彰。网上实名制预约购票,持二代身份证,戴着口罩进入景区,用手机填写渭南健康码。尽管入园赏景的时间紧凑,心情迫切,还是按部就班,凭证扫码,接受测温。特殊的年月里,民众的安全与健康更为至上。跨过重重关卡,进入“华山門”内,开始放开手脚,随着人流徒步登山了。二
山溪一入园区,蝉声嘹亮扑耳,千万只齐奏,浪潮阵阵,不绝赛歌。平坦的石块为路面,以水泥镶边,既美观又增加了摩擦度。山路曲折上扬。右手边,是巍巍的高山。左手边,一条瘦瘦的山溪,像顽皮的孩子,伴着婉转的鸟鸣弹跳舞蹈,欢歌下奔,好不惬意。它累了时,汇成一个个清澈的小潭,静休片刻,又神气活现地向前。大山是静止的,默然的,小溪却是它明媚的眼神儿,活泼泼的。走着走着,正惊叹远方危峰兀立,如劈如削时,小溪调皮地隐身,和我们捉起了迷藏。转过几道弯,它又在面前载歌载舞了。小溪为奇险华山增添一分灵动,三分柔情,五分妩媚,七分生机……三
山里的小动物在茂密的山林中,大嗓门的蝉演奏着交响乐,但是游人不特意寻找它们的踪迹,只听任它们的长腔高调在耳际回响。若觉得平原上的蝉声“咶噪”,那山里的蝉声就“悠远”了。有时近旁人声不断,它们却静栖树干上,似乎与人们玩着“你闹我偏静”的游戏。我留意到,离我们三米开外的树干上,就有两只小小的蝉,相隔盈寸,己身静伏不鸣,却看路上人潮流动,听喧声不止。除了闻其声偶见其形的蝉,一只小松鼠也入了我的视野。Xue正躬身上行,我往右侧的山林望去,惊喜异常。二米外的山坡上,一只小松鼠,正昂首,端立于地,灰色的尾巴翻翘于背,蓬松松毛茸茸的,好看极了。它的兩只前爪正捧着一个圆圆的青果往嘴里送呢,两只圆溜溜的小眼睛机警地放着光,看着我们,其憨态萌翻天。“你看你看。”我指给Xue。他不知瞧见没有,我拍照的念头还没付诸行动,小松鼠已抱着果实秒秒间溜之大吉了。这是我见到的最可爱的松鼠的姿态。这山林里,老远还能听到一些黑鸟的鸣声穿越林间。往上走,卖水的歇脚处,有几只猫,白的,花的,黑的。这高山之上,竟有这种动物,野生的?家养的?令人好生奇怪。继续上行,好几个摊位旁都有二三只猫静静蹲伏一旁。我实在搞不懂他们养猫的目的,只是觉得这神仙一样的猫为这名山增添了几分神秘。四
华山挑夫上行途中,遇几位挑夫。几年前登黄山时,曾见识几个挑夫组成一个又一个队伍,或抬体力不支的游客,或挑游客的行李,或往山上摊点运送货物。他们吃苦耐劳,团结攀登,健步前行,是登山队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华山,遇到的第一个挑夫,是一位身材不高、身形偏瘦的老者。头发花白的他,一边挑着几件矿泉水慢行,一边放声歌唱。听那几句像是情歌,莫非他艰辛的人生历程中有一个情妹的影子如花盛开在漫长的岁月?或是……?我感叹生活不易,梦想丰满,现实骨感,老挑夫偌大年龄也要一步一量,负重前行。老者似乎有些心酸的歌声被抛之脑后。一会儿,又一个挑夫迎面下山来。担子两头儿的东西用深色雨布蒙得严严实实,猜不出里面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不出年龄的老挑夫,他驼平的肩背已成为扁担翩翩起舞稳操胜券的场地。沉默如山,疾步似风,从我们的面前一闪而过。我感到这才是华山真正的挑夫,与华山的风骨一致,沉静内敛,勇于面对艰难困险,勇往直前。后来又遇着两位,一个挑着几箱方便面,另一个挑着游客的行李包,都是一闪而过。他们坚信:路在脚下,信念在前方。走了几里山路,很奇怪华山不像其他名山,有抬游客的轿夫。也许华山奇险无比,山路崎岖陡峻,游客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迈开双腿开始登山,便只能冒着危险,向前,向前,没有捷径,没有退路。攀登华山,怎么像在人生旅途呢?向前走,迎难而歌,没有回程的列车乘载。五
登山就要出汗今天不是晴天大太阳,但是行进中挥汗如雨,已是常事。我的头发一缕缕湿透,好在一顶太阳帽遮住了我的狼狈状。汗水顺着脖子里的帽绳往下滴,顺手捏一下,水滴如珠串落。裤子被汗水湿透,绞在腿上,有些妨碍迈步。到一歇脚点,凡事细心讲究的Xue卸下背包,脱下只有下边还干着的浅色短袖衫,换上深色T恤,任汗怎么浸也能遮遮颜色差。看看前行的人,后背的衣服多是湿的。登山途中,谁不出汗呀,出得少还不行呢。路边一个歇息的男孩,光着脊背坐着,用两手绞着像刚从水里捞出的上衣,汗水沿着衣角往下流得欢快。我暗自一笑:这汗出如瓢泼,登华山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出汗后的六腑皆通透之爽。六
华山的绿植与云气华山的登山道旁,绿树掩映成荫,清凉,宜目。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树木,各呈生命的蓬勃姿态。从半山腰向上望,绿树葱郁间,白石露肤,煞是漂亮。远远地看了一会儿,惊奇地发现山上的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枝干一律向上,倔强挺立,苍绿如盖。走近,“窥一斑而知全豹”,细瞧几棵而知千千万万,这些树如华山赤子,扎根于石隙中,年年复年年,汲取风霜雨雪,成长,壮大,为华山增添秀色。识华山之美,不仅要看它的树,还要赏它的山、云。经毛女洞,到响水石时,左手边远处的山谷里,云气渐生,山体时隐时现,而近处的山石,洁白如玉,纹理毕清,如斧劈刀切,直上直下,你看后会明白什么是险峻。山石细长而均匀的纹理,给人利朗不拖沓之感。华山,是掷地有声的男子汉,是铮铮铁骨傲岸不屈的伟丈夫!至北峰顶,环视四面山山壑壑,皆云气团团弥漫,随轻风慢悠悠地飘拂。胖大云身,或浮山顶,或遮山石,或隐绿树,缥缥缈缈,恍如仙境。过金虎路上段,在“仙掌崖”与“锦鸡守玉函”之间,观远处云气茫茫,若牛乳洁白,山形隐隐,似在漂游。而面前的松,刚劲直立,苍翠欲滴,针叶分明,松果肥大,或青或竭,翘于枝端,使人悦目。远近之景,相互映衬,如诗如画,实是仙境。七
攀登,歇息,再攀登行进的途中,年纪轻、体力好、步伐大、速度快的人,在不断超越,青春与好身体真的是无价之宝。我们依然按自己的速度前行,累了,就歇息片刻,缓缓心跳,匀定呼吸。我边走,边捏摸着脊椎,缓解对腿部神经的压迫,轻轻揉揉小腿肌肉,抚摸几下膝关节,放松一下脚底板的肌肉。效果不错,一直到最后,像华山石壁上的刻字“履险如夷”,而不是举步维艰。台阶摞台阶,层层叠叠,让勇敢的人产生征服的欲望,让怯懦者产生畏难不前的心理。人生就是这样,越攀越勇,越挫越胜。耳畔,是攀登者的各种声音,有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有“哎哟,腰疼死了”的呻吟声,但是大多是坚持下去的默然无声。到达北峰后,向中峰进军。山道险而窄,两边铁索链助力游客。上行的与下行的分道而走,不致拥堵。有一段几百级的直上直下的台阶,让人爬得过瘾,欲止不能休。我专注地爬着,Xue嘱我抓好铁索,并说:“看身后。”我顺口接道:“光回心,别回头。”其实是我自己不敢回望远方,不敢下望人群,恐心慌乱。但我相信:回首处,风景无限。然而山路中,套用一句实用的流行语:人人照顾好自己,站好自己的岗,做好自己的事,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中峰尽头,西拐是西峰。隔着一道山谷,对面的山崖边,一座漂亮的楼宇金灿灿的,伸檐翘角,雄伟壮观。隔着深深的山谷,如隔着一条海,只可远望而不可及。这高山之处,可隐现着人的某种信仰?西峰索道处于维修中,暂不通行。此时下午两点,东山还爬不?三百多米的距离,一位老者说二十分钟即到。山里的天儿,似猴子脸儿,说变就变,刚才还云气迷蒙,转眼间就下起雨来。二人商定,留下点儿遗憾,与东山再见。下行的途中,雨先是淅淅沥沥,继而哗哗啦啦,很多游人撑起了雨伞,裹上了雨披,踩着湿滑的石阶,谨慎慢行。我们坐北峰索道回到山脚下。华山险峻,苍翠,奇美,让人回味无穷,梦里重游。本刊编辑
赵克明戴晓东庄有禄王明军庆红
项宏苏恩李同好
值班编辑戴晓东
美术编辑杨文民戴剑
周志红,长葛市佛耳湖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喜欢在时光的长廊中看云卷云舒,听花开鸟鸣,望山高水长。有作品入选《师墨飘香》。《分水岭》投稿须知
?可以是见诸报刊作品,但必须未在其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lygl/2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