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新三板转战IPO旅游企业闯关难在哪

发布时间:2021/7/5 13:53:16   点击数:

近一段时间,多家新三板旅游企业宣告计划闯关IPO,但这条转战之路并不顺利。IPO需要业绩门槛,较为单一的收入结构,是制约我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重要原因。旅游企业拓展更多投资想象空间,任重道远。

闯关IPO

日前,多家新三板旅游企业发布年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净利润下降是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此类企业闯关IPO胜算几何?陕西省旅游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旅游”)具有一定代表性。

去年年底陕西旅游发布公告称,年12月18日向证监会报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申报材料后取得了接收凭证。公司股票自年12月21日起停牌。

而陕西旅游日前发布的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同比下滑52.3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万元,同比下滑83.23%。营收下降主要系受疫情影响接待游客量大幅下降所致。

资料显示,陕西旅游于年1月16日挂牌新三板,公司依靠华清宫、华山等优质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旅游演艺、旅游索道、旅游餐饮等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及服务体验。主要收入来源于下属子公司的索道票、旅游演艺票、旅游餐饮的销售。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目前为陕西旅游控股股东,陕西省国资委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陕西旅游旗下拥有两家控股子公司,分别为陕西太华旅游索道公路有限公司、陕西长恨歌演艺文化有限公司。年,这两家子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48亿元和1.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7万元和.19万元。其中于年4月26日开演的《长恨歌》是去年全国旅游演艺首开项目,报告期内演出场,共接待游客约44万人次。

陕西旅游近期发布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乐园“泰安·秀都”、少华山索道增容、《长恨歌》演艺更新改造等项目,都需要一个持续、稳定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

据正略咨询副总裁、合伙人丁伟统计,年一共有家新三板旅游企业,其中22家想转主板。他认为,新三板面临流动性的困局,二级市场流动性仍然比较缺乏,影响到市场定价和二级市场融资。交易量和估值的持续下滑,打击了挂牌积极性和投资者参与热情。但是他强调,“在撤离新三板和闯关IPO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

道阻且长

新三板旅游企业闯关IPO之路,并不顺利。年10月挂牌新三板的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恐龙园”),近日以“受新冠疫情影响,年公司主题公园业务遭受较大冲击,经营业绩较上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为由,撤回了第三次IPO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恐龙园自年9月23日、年12月11日后四年内第三次闯关IPO。

闯关IPO受挫并非个案。去年年底,作为新三板文化旅游行业中的明星企业,华强方特再度启动IPO,这是该公司第三次冲刺。华强方特主营业务为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及文化内容产品(特种电影及数字动漫),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通过多样化科技手段实现文化内容全方位商业化的旅游集团。

年,华强方特首次谋求上市,后因A股IPO暂停而撤回申请资料,并于年登陆新三板。酝酿4年后,年6月,华强方特向证监会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拟募资11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动漫电影制作项目和品牌建设及推广项目。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华强方特于年6月宣布终止IPO申请。

截止到目前,华强方特尚未披露年报,据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10亿元,同比下滑34.1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滑78.03%。年12月,华强方特又重拾IPO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国内主题公园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华强方特的主题公园业务仍然是一项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模式单一且重资产的生意。收入上,从华强方特此前披露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主题公园收入来自门票、园内二次消费两部分,门票收入占据70%以上比例,二次消费仅占不到三成。但门票收入的毛利率不到30%,二次消费毛利率则高达60%。

陕西旅游之前公告也称,陕西旅游地处于我国西北地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长恨歌演艺为室外演出,演出期为每年的4月-10月,空窗期较长,门票为主要营收渠道。

在自建了20余座主题公园之后,华强方特一直在探寻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以松绑过重的投资,在资本市场上收获更多吸引力。

融资痛点

据统计,截至去年9月,A股共有13家景区上市公司。近5年内,上市景区旅游公司只有3家。近10年来,成功上市的仅有6家。当前的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旅游企业不足30家,占比不足1%,旅游行业资本化程度低。

原因有很多。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整顿和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通知》,依托国家资源的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游览参观点,不得以门票经营权、景点开发经营权打包上市;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占有优势资源的国营景区更注重资产和业绩稳定,对资本化热情并不高,而民营景区虽然有一定运营管理模式,但资源不突出、融资能力有限,又受制于景区投资重、回报长的特性;还有部分景区因产权不清导致治理缺乏独立性。

IPO需要业绩门槛,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旅游项目或企业融资渠道一直都比较狭窄。一方面是较为单一的收入结构,一面是投入规模的巨大,这也是旅游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以主题公园为例,一套大型主题设备的采购成本不菲,每年定期维护、固定资产折旧也会带来不菲的成本。大型景区景点类旅游企业,由于投资巨大、回报期长,又多以观光游为主,利润相对较低,在资本市场没有太多投资想象空间,不大受青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建议支持旅游企业在各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还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更多地通过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市场)、地方产权交易所以及文交所等平台,为旅游企业量身打造适用的金融服务。

文旅产业是长线投资、重资产投入。省级旅游集团在重资产项目投资中占主导地位,这也使得省级旅游集团越来越重视资本运作,主板上市是拓宽融资渠道的一种有效方式。

正略咨询丁伟称,像陕西旅游这样具有国资背景的旅游企业谋求上市,既是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深化、提升的结果,承载着国企改革或地方政府的战略目标,也是经营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他认为,“未来几年,有国资背景的省一级旅游集团谋求主板上市,将成为一股主流。”

邀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lygl/2205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