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旅游攻略 >> 韩愈29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以后,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曾历经多次兴衰坎坷,才与儒家、道家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4次大的灭佛事件,史称“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中国历史上,反对佛教人不少,如果在非要给这些人做一个排行的话,韩愈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韩愈从年轻的时候就反对佛教,曾经写过一篇《华山女》来讥讽当时的社会环境。韩愈从小的志向是做一位圣人,从小在兄嫂的教导下,读书习文都是孔孟老庄的思想,对佛教缺乏整体的认识,接触到的佛教,多是被世俗扭曲的佛教,比如“捐功德”“建大殿”“塑金身”等等,所以导致韩愈很反感,曲解了佛教的真正教义。
上《论佛骨表》后,韩愈险些被宪宗处以极刑,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详细述说了从东汉以来,所有尊崇佛教的帝王个个都是短命,相当于在间接诅咒唐宪宗;另外一个原因是时间节点不好,佛骨已经迎进长安城,上至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士农工商都在兴高采烈的供养和欢庆,结果此时韩愈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宪宗无法收场,最终只能从刑部侍郎被贬潮州刺史。
潮州在岭南,上次韩愈被贬阳山也属于岭南,但潮州比阳山还要远上千里。韩愈已经满头白发,牙松齿落,担心自己此去有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在唐朝,通往各个驿站的官道两旁,都摆放着很多堠子,所谓堠子,就是小土堆,主要用来纪录里程,每五里一个小堠子。北方的冬季刚过,韩愈一路向南,看着路边无数的堠子,韩愈自嘲的写下这首《路旁堠》:“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
经过十来天的奔波,韩愈来到邓州。住在驿站,一早起来,天气阴沉沉,韩愈黯然神伤,看着一群群的鸟儿栖息在门前的树枝上,打闹嬉戏;房檐下的小燕子也已经开始建新家了,而自己还要奔赴遥远的潮州。想到这些,韩愈心头一紧,提笔写下这首《次邓州界》:“潮阳南去倍长沙,恋阙那堪又忆家。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早晚王师收海岳,普将雷雨发萌芽。”
又赶了十几天的路,韩愈到达郴州。好朋友元集虚来看望韩愈,元集虚排行第十八,所以大家都称呼他元十八。元十八怕韩愈不习惯这里的潮湿,特地带来了一些药品给他,还陪着韩愈走了十几天的路程,一直走到乐昌,过了乐昌,就到岭南了。
有好朋友的陪伴,路途轻松了许多,辞别好友,韩愈一个人又踏上了征程。走过儿时来过的韶关后,来到了曲江。初入岭南,韩愈还是不习惯这里的气候,终于病倒了,还好有元十八送的草药,两三天后,基本恢复了过来。从驿站出来继续赶路,看到不远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走近才知道是当地一位高僧在讲经颂道。
看着眼前的一切,韩愈内心五味杂陈,不由自主的吟出了这首《题临泷寺》:
临泷(lóng):古县名,唐属韶州,在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附近。
家:代指长安旧宅。五千:指里数。将:扶,带。
衰病:衰弱抱病。泷船:急流中行驶的船只。潮阳:唐潮州潮阳郡,今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
白话译文
不知不觉离家已走了五千里,现在仍抱病登上渡泷水的帆船。潮阳虽还未到,但也能想象得出,那里一定是雾气弥漫海浪震天。
沉舟侧目前方,病树前头万木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lygl/2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