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旅游攻略 >> 难怪倚天中没有五绝,金庸你把老五绝的
读武侠故事,固然能从其中领悟几分侠义精神,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冲着书中那些高手对决的桥段去的,通过那些武林高手去感受快意恩仇之感,那是何等爽快,可以说金庸的故事就是如今诸多“网络爽文”的鼻祖。
若有人问你,其中让你觉得最热血沸腾的战斗是哪一场,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天龙八部》中的少室山大战?还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都不是,在笔者看来,应该是《射雕英雄传》故事发生之前的第一次华山论剑,五位高手大战七天七夜之后,决选出“五绝”。
(周伯通剧照)
但说来奇怪,以“华山论剑”选出五绝的设定在《倚天屠龙记》中就被废弃了,明明是一个系列作品,为何金庸没延续这一设定?
一、第一次华山论剑
说来遗憾,事实上在新修版的设定中,《天龙八部》的世界观已与“射雕三部曲”统一,比如《射雕英雄传》中明确提到洪七公所用的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都是继承自萧峰、虚竹一脉。
而第一次华山论剑则是在《射雕英雄传》正篇故事发生之前就已经展开,并未被直接呈现出来,照理说,金庸本可围绕这次论剑而填补《天龙》到《射雕》之间的空白,奈何他只是用周伯通的一段回忆将其一笔带过。
老顽童在桃花岛上便对郭靖提及过此事:“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东南西北四绝剧照)
你看,无论是“少室山大战”还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也不曾有哪两位高手鏖战七天七夜,而华山初论却是七位高手鏖战七天,那场面怕是惊天地泣鬼神,而武林中也因此有了“五绝”的说法,他们分别是“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以及“中神通”王重阳。
而在那之后,武林中又有过两次华山论剑。
二、后两次华山论剑
相对而言,《射雕英雄传》书末的第二次华山论剑是略显乏味的,尽管这一次金庸直接将顶尖高手的对决直观地展现了出来,但这次论剑却有三大遗憾。
一是参与论剑的高手太少,即便一灯、裘千仞、周伯通都遗憾缺席,仅有郭靖、黄药师以及洪七公三人比武(搅局的欧阳锋不算)。
(周伯通、郭靖、黄药师剧照)
二是论剑的规则与当年的第一次论剑不同,当年的五位绝顶高手自然是放开手脚大战一场,而这次论剑的三人基本是一家亲,连规则都是黄蓉制定的,东、北二绝基本属于“陪太子读书”。
三是没有决选出新一代的五绝。
而《神雕侠侣》书末的第三次华山论剑就更无趣了,此时的群雄都已无心名利,所以众人只是口头论武,在东、南二绝不变的情况下,余下的三个位置分别由郭靖、杨过以及周伯通补上。
然而这也是武林中的最后一次华山论剑。
三、倚天时代的群雄
金迷皆知,《倚天屠龙记》被视为“射雕三部曲”的终结篇,也就是说其世界观与“双雕”是一致的,既然如此,倚天时代的群雄为何没延续“华山论剑”决选五绝的传统?
莫不是这个时代的群雄实力不够看?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顶尖高手,五绝指的是“当世武功绝顶的五位高手”,不需要与其他时代的高手比。
(张无忌、张三丰剧照)
其次,倚天时代虽不说“群星璀璨”,但要选出五绝也并不难,比如武当祖师张三丰,明教教主张无忌,古墓掌门黄衫女,少林三渡,玄冥二老等高手都有资格争这头衔。
而金庸之所以没有在《倚天屠龙记》中沿用“华山论剑”继而选出五绝的设定是另有他因,其实你细品初代五绝的名字就能看出端倪。
四、射雕五绝之名
文学作品中的那些角色名称往往都是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比如郭靖那几个孩子的名字就十分巧妙,郭芙、郭襄、郭破虏,连在一起便是“扶襄破虏”,而金庸赋予射雕五绝的名字也是有深意的。
那东、南、西、北、中对应的五行是木、火、金、水、土。
这一点,金庸在书中也借洪七公之口提到过,他提到段皇爷和欧阳锋的克制关系时就说过这么一句:“那位‘南帝’功夫之强,你爹爹和我都忌他三分,南火克西金,他更是老毒物欧阳锋的克星。”
除了外号能够对应得上方位之外,甚至在角色的姓名中,金庸也埋下了彩蛋。
“东邪”黄药师常年身着一身青袍,对应“木色”,而“药师”中的“药”含草字头,即含“木”,对应的便是“东木”。
“南帝”段智兴,这个角色与东、北、西三绝不同,他是有历史原型的,所以金庸没有更改其姓名,单纯地看“段智兴”这三个字,似乎与“火”无关,但正篇故事中,段皇爷自登场开始就已出家,其法号为“一灯”,“灯”中便带“火”,他对应“南火”。
“西毒”欧阳锋,首先从兵器来看,这人手持铁筝,是五绝之中唯一一个持金属器械之人,再看其名中那“锋”字即含“金”字旁,对应“西金”。
“北丐”洪七公,这名字就再明显不过了,那“洪”中的三点水正是对应“北水”。
(王重阳剧照)
而“中神通”王重阳的名字看起来又与“土”无关,但他与段智兴一样,也是有历史原型的角色,其原名乃“王喆”,这“喆”的上部虽是两个“士”,但其形似“土”,因此王重阳的名字也能与“中土”对应得上。
换言之,所谓的五绝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至少在故事初期,这五绝之名就是金庸专门为黄药师、段智兴、欧阳锋、洪七公以及王重阳这五人所设置,其实到“神雕五绝”这里已经略显牵强了,诸如郭靖得洪七公的“北”位,杨过得欧阳锋的“西”位,周伯通得王重阳的“中”位,其实都是更多的是继承的关系,因为这三对分别是师徒、父子、师兄弟,倒也说得过去,而《倚天屠龙记》的正篇故事与《神雕侠侣》相距数十年,书中角色鲜有关联,再沿用“五绝”的设定,就略显不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