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云龙县漕涧林场ld

发布时间:2021/4/25 19:32:10   点击数:

近日,记者在云龙县漕涧林场林业展览馆内看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十佳林场、全省绿化先进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云龙县文明单位等各级发放的荣誉证书挤满了荣誉榜。“这是我们林场与周边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成果,成果也将由各民族同胞共享。”云龙县漕涧林场负责人说。

云龙县漕涧林场始建于年,位于大理、怒江、保山3州市结合部,管护国有林面积3.3万亩,林区周边有汉、白、彝、傈僳、阿昌等少数民族聚居,在那个以砍伐森林资源来加快经济建设的年代,林区周边各族群众曾为争夺森林资源而闹矛盾,如今,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林场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民族同心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为主题,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森林资源保护、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国家森林公园申报创建、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示范创建+生态保护”双推进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与周边各民族同胞“共同保护、共享成果”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既护好绿水青山,又“拾”得金山银山的良好成效。

东山林区是漕涧林场重点林区之一,承担了漕涧镇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任务,是林场十三五规划的绿色长廊,也是连接阿昌族和彝族民族团结的纽带。长廊最北端居住有两个彝族村17户,总人口人,两村之间是见证林场发展史的万亩华山松人工林,长廊南端与仁山阿昌族村接壤。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林场与各村签订森林防火联防协议,聘请民族护林员,重用少数民族劳动力,建立了以华山松人工林和石兰坪国家储备林为主的1.万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林”。在森林防火期外,允许他们在管理好森林资源的同时,可在林区内砍干柴、采松球、收集野生菌等生产活动,与他们共同组织篝火晚会、森林音乐会等节庆活动,通过活动互动与森林法律法规的宣传,促进民族文化与森林文化和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形成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干事业的浓厚氛围,林场各项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十佳林场”“云南省绿化先进单位”“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成功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公园。

在团结林区各族群众齐心协力抓好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漕涧林场始终坚持“科技兴场”战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水平提升,并以科技为抓手,促进以林禽、林渔、林菌为代表的林下产业蓬勃发展。羊肚菌种植、黑木耳无棒种植、林下乌骨鸡养殖、重楼庭院式种植等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户,种植羊肚菌00多亩,增加经济收入多万元,以科技的推广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通过林场无偿供苗培植生态产业给林场周边群众每年在林区采集野生菌、华山松松籽、药材等收益超万元,为山区脱贫攻坚拓宽了产业发展之路,让林区各族群众共同享受到了管林护林成果。

文图:赵雪梅李继明

部分图片由漕涧林场提供

本期编辑:杨建萍

审核:尹剑斌吴建平

投稿邮箱:yljryl

.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hcs/2093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