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文化灵宝灵宝在中华文明史的地位李

发布时间:2021/7/28 11:12:18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786403.html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品茗●修心●慢生活

普洱雅苑┃让灵魂拥有温度

灵宝在中华文明史的地位

文/李效民

尊敬的老领导,各位老师,朋友们:

上午好!

今年的正月初五,我为在阳光山庄举办的新春文化分享会撰写了一幅春联:“黄河毓秀,五千年文化相承一脉;太华钟灵,百二里河山威震八方。横批是名可配天。”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交作业,汇报一下我的认识,我的心得,我的体会。围绕“四为”,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谈一谈灵宝在中华文明史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四点:

1

道家之源

道字的构成,是一个首字,加上一个走字旁。首就是元始,开端,起点。走字旁就是走之,出门,周游。首又代表头脑、思想和首领,告诉人们在有思想的领袖人物带领下一起走,就走成了大道。

众所周知,盘古开天地,从一团混沌中,开出了阴阳,而后产生了万物。中华文明的精髄是什么,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们常说,“老子天下第一。”实际上,是灵宝这块宝地天下第一。大家可以看看,早在数亿万年前,大自然鬼斧神工,就把一个巨大的竖直的“I”字写好了,写在了娘娘山的怀抱之中。“天地之柱”,一目了然。它告诉我们,“一画开天地,大道传古今”,是有根据的,不是空穴来风。

娘娘山下的黄土高塬,叫衡岭。岭下就是九曲黄河。衡,泛指称、平衡、衡量、权衡,在古代特指北斗星和银河。衡岭就是天地之间一杆永衡的大称,一头是高贵的母亲山,一头是伟大的母亲河,代表了历史悠久的母系氏族的元始文化,具有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它是靠神话、传说、地名和民俗支撑的,生生不息。地名,具有深刻的含意,是历史留下来的活化石,折射出远祖的风采,具有深厚的独特的地理文化和质朴的乡土文化,潜在一种凝聚力、亲和力,还有复杂的情感,述说着一段充满传奇的历史故事,独一无二,堪称国之瑰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是女娲娘娘,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是人类最伟大的母亲。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一个神话时代,一切文明的历史都是从神话开始的。其“地名、氏族名、个人名”等常相合一,不仅包容一代人或若干代人,而且在史前阶段可能要跨越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或者更长。在这块热土上诞生的神话,充分体现了“勤劳勇敢,百折不挠,尊道贵德,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我们的文化之根和民族之魂。

山上,以“皇天母”命名的山峰,表达了对苍天的崇拜,至高无上。山下,在罗家村的周围,竟有一些奇特的村名。马村,解说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万渡,讲述了普度众生,万民敬仰。车仓,见证了车的发明,车的重要。巴(方言读耙)娄,制造了农具耙楼,提高了生产力。东仓、西仓,诠释了五谷丰登,仑库众多,“仓禀实而知礼节”。东常册、西常册,是观星望月,测天测地,记录在册,以及册封名号,册封大事。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四季,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村中的老庙,农历十月十八日的古会,祭祀着“地母娘娘”。上城子,下城子,标志着居住有了“城郭”。罗家,寓意更加深长。古老的“羅”字,就是“維”糸四方。四字,代表着四季,四面。古人想象,大地有四根无形的大绳,被系总在北极点上。这四根大绳,叫作“四维”。在这里“为天地立心”,就有了“天罗地网”。古代的车,就是对天地的模拟。伞形的圆盖,象征着以北斗星为代表的天空。方形的车舆,象征大地。车盖的中心柱子,象征“天地之柱”。马儿象征天地旋转的动力。车盖是依靠四根绳索平舆四角牵挂的,象征“四维”。因此,成立了祭祀天地人的“十二社”,代表着十二个动物的属相,每年以一社为主,在正月二月十二日“响山”,祭祀天地人神,十二年轮回一次,“为往圣继绝学”。

这个古庙会是庆贺“补天节”的。各地时间有所不同,大部分是正月二十和正月二十三,有的提前,有的错后。女娲娘娘的“炼石补天”,从科学角度讲是对的。一是用石片和瓦片补住了窑洞和房屋的漏洞,防了雨,免了灾。二是根据日月的变化,调整了润年润月的天数,弥补了农历上的漏洞,使之更趋合理。后人为了纪念她的巨大贡献,就设立了“补天节”,从正月初七的人日开始,一直延续到月底。农家就有了摊煎饼吃煎饼的习俗,头一个扔在房屋顶上,表示补漏洞,其余的才让家庭成员和亲友吃,以此纪念女娲补天。古往今来,以一贯之。男女老少,全力以赴。从击石而舞发展到敲锣打鼓,从点篝火发展到耍社火,从唱山歌发展到演大戏。继承了元始文化,弘扬了农耕文明,规模之大,堪称典范。

此外,还有以寨子沟为标志的许多寨子,如卯屯寨、常卯寨、乾头寨,杨公寨、焦村寨、坡头寨、东寨、西寨等,大大小小的寨子,连成了串,真是众星捧月,百鸟朝凤。

父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是“黄老之学”,黄帝在先,老子在后,一脉相承。老子“抱元守一”,在这里问道,悟道,写道,进一步解释了道。然后,才会讲道,传道,把道发扬广大,成为了道教的鼻祖。孔子问礼,拜老子为师,“参乎,吾道以一贯之。”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一针见血,掷地有声,至诚至坚,终获“大成”。鲁迅先生—语中的,抓住要害,直接了当,讲的透彻:“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的根祗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所以说,“道者,—也”。道从灵宝初生,发芽,扎根,成长,壮大,然后,走出了灵宝,走出了中国,传遍了天下。

2

中华之地

中华源于《山海经》的—座山。众所周知,《山海经》是上古神话传说和地理学的重要依据。记载了以《中山经》为首的中,以及《东山经》《西山经》《南山经》《北山经》,还有《海外经》。

中山之首在哪里,就是小秦岭的阳华山。从《图说山海经》看,就是大家熟知的河南省第一高峰老鸦岔,位于灵宝市境里,海拨.8米,誉为中州之冠。西山之首在哪里,就是大明鼎鼎的西岳华山,海拨米。《中山经》和《西山经》的分界线在哪里,在潼关,在黄河与渭河的交汇处。阳华山,位于东,归于《中山经》,代表阳。故名思义,是太阳之山,又称太华山。老鸦岔,应是阳华山的小名。如同人在老家,小名叫的最多,最亲切,最热闹。时间久了,有人问起了大名,好多人竞不相知了。这个名字,土里土气,大俗大雅。老鸦,就是太阳鸟的小名,神话中的青乌鸟。岔,下面是一个山字,上面是一个分字。就是站在这个山头上开始划分,一分为二,由一而多。天下名山,以岔名命的,这也是唯一。山的南面,就是朱阳镇,历史上称“华阳”。主流叫弘农河,从函谷关门前注入黄河,古称门水。朱阳,就是红太阳。所以说,太阳神的故乡,就在咱们灵宝。而西岳华山位于华阴市境内,归于《西山经》,代表阴,就成了阴华山,月亮之山。

夸父追日追什么,就是要寻找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即太阳神的故乡,在这里安居乐业,“为生民立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此,他在潼关喝干了渭河黄河的水后就暝目了,确实做到了“朝闻道,夕可死矣”,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夸父弃杖化为桃林,把根深深扎在阳华山之下,死了也要守护着梦寐以求的乐园。从函谷关到潼关的百二河山,就成了桃林塞和桃花源。人们把他埋葬在桃花盛开的阳平之地,所葬的墓穴称为夸父陵,所在的山脉称为夸父山。《山海经》中专门写了传记。夸父山和轩辕台、蚩尤山、荊山并肩而立,成为祭祀中华民族始祖的圣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山之中的阳华山,简称中华山。中华山下的先民们,自称中华民族。徐旭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说,华山脚下有一支以华为标志的氏族,为共工族,建国在莘、虢之间。崇拜太阳、月亮,崇拜名山大川,崇拜动物,崇拜挑花、玫瑰花,创造了灿烂的仰韶文化。他是根据《淮南子.本记》说的,莘、虢之地就是今天的卢氏、灵宝、陕州一带。早在20世纪60年代,苏秉琦先生讲:“仰韶文化诸特证因素中传播最广的是属于庙底沟类型的。庙底沟类型遗存的分布中心是在华山附近,这正和传说华族发生及最初形成阶段和分布情况相像。”“华者花也。”“以华为标志的氏族称为华族。”《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裳裳者华”,“皇皇者华”,“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安宁)”,皆源于此。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篇第一章明确指出:“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夷族、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代的华族,汉以后成为汉族的基础。”因此阳华山又被封为“汉山”。

新郑县政协副主席、副教授刘文学说:“当地的秦岭头就是首山”,这里的“黄帝庙当为中华第一庙”,“灵宝的黄帝陵为中华第一陵。”

河南省博物院研究员张维华先生说:“阳平所涵盖的文华那么深刻,这无疑是古代地理学上一重大发现。黄帝陵、祭坛、阳平、黄河金三角地带,是我中华远古之核心地带,是世界地理之中心,是世界政治之中心。”

请大家记住伟人毛泽东的一幅对联:“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风力愈增其怒号。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水力愈增其奔猛”。可见阳华山举足轻重,威力之大。做为炎黄子孙,一定要不忘中华之源,崇拜中华之地,热爱太阳神的故乡,不但小名要叫,而且大名更要叫,叫的越响越好。要叫的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名扬天下。

(图片来自网络)

3

最早的中国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黄帝在荆山铸鼎,祭祀天地人,鼎立天下,四海归心,成为—统江山的像征。这是对原始社会祭祀天地人的传承和发展。这个在中华山下建立的国家,就叫中国。因为是人文始祖黄帝创立的,被称为祖国,受到了各个部落的拥护,各个民族的共尊。《诗经.大雅.民劳》中讲:“恵此中国,以绥四方。”这就是“为万世开太平”。

大禹治水,开出了神门人门鬼门之后,效法黄帝,在荆山下铸九鼎,划分九州,号令天下。这就是“一言九鼎”的来历。天下太平之后的周武王,在灵宝“放牛于桃林之野,归马于华山之阳”。这就是“归马放牛”的来历。西岳华山玉泉院希夷祠有两幅门联,引起了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hcs/2232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