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山 >> 华山神话传说 >> 第六届国学英雄挑战赛初赛试题及答
第六届
国学英雄挑战赛
初赛试题及答案公布
才情似璟瑜,识闻如繁星。
遍纸文墨,载前贤一世沉吟;
满腹经纶,承华夏千年悠韵。
年12月16日下午,由学生会学社部、宣传部、文化三社联合主办的国学英雄挑战赛初赛在西阶梯教室举办。
初赛为40道单选题,10道诗词题,初赛试题及答案如下,请大家一同挑战!
致歉:由于审核上的疏忽,试题中有几处错别字,还有几题(第3、7、9、12题)引起较大争议,在此向各位致歉。经过反复协定确认,我们保证出题设置上的疏忽没有影响到各支队伍的晋级排名。希望各位包容谅解。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2分)
1、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
泰山
B
华山
C
恒山
D
嵩山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
A
21
B
23
C
24
D
25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古筝21弦;古琴由5弦逐渐加至7弦;瑟最早有50弦,后多为25弦。
3、“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交头接耳”最早其实出自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笑语喧哗。”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
4、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
文姬归汉
B
霸王别姬
C
苏武牧羊
D
楚汉相争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子)苏武〉:“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此为“鸿雁传书”典源。
5、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
8
B
10
C
12
D
14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
6、“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
()
A
《红楼梦》
B
《陈涉世家》
C
《烈女传》
D
《三国志》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回光返照”最早其实出自唐·释惠然《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红楼梦》中有“贾母又瞧了一瞧宝钗,叹了口气,只见脸上发红。贾政知是回光返照,即忙进上参汤。贾母的牙关已经紧了……”讲述贾母“回光返照”。
7、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
A
隋朝
B
唐朝
C
五代十国
D
宋朝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蹴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唐朝开始盛行,并向民间普及。但宋徽宗对蹴鞠的喜爱因《水浒传》而人人皆知,而蹴鞠在宋朝也并未衰落,故BD均给分。
8、“文武二圣”指的是()
A
孔子曹操
B
老子关羽
C
孔子刘备
D
孔子关羽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孔丘被后世尊称为“文圣”,即文化的圣人。关羽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9、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A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
B
《黄帝内经》《伤寒论》等
C
《素问》《灵枢》等
D
《黄帝内经》《类经》等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关于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网络上说法不一。“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按此,本题选项均不合理。故此题均给分。
10、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一般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春日清明前后,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景象。宋徽宗在画上的题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
这是“一般认为”;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了解。
11、我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二十四节气”便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风俗,下列节气与习俗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立春——踏春
B
芒种——青梅煮酒
C
秋分——登高
D
小寒——祭灶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芒种的习俗有“送花神”、“安苗”、“煮梅”等习俗。南方,梅子成熟于五六月,煮梅能去除梅子的酸涩,或泡一个月制成青梅酒。立春时天气料峭,“踏春”应于清明节气;“登高”一般在重阳节;“祭灶”在小年进行,小年在冬至后。
12、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量出的时间单位?()
A
圭表
B
漏刻
C
日影(日晷)
D
漏壶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通常认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寸”指日晷的一寸,C“日影”其实不严谨。“漏刻”、“漏壶”一般指同一物,漏是带孔的壶,刻是附有刻度的浮箭。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相处”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句子,在诗中,诗人目送友人直到看不见。请问,下列哪首诗里也有相类似的场景?
()
A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渡荆门送别》
D
《别董大》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4、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劝人惜时的名句,请问,“东隅”和“桑榆”分别代表什么?()
A
东方和西方
B
春天和秋天
C
早年和晚年
D
桑树和榆树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AC均可。
15、词牌名“念奴娇”据说是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女子。请问,她的身份是?()
A
官宦侄女
B
教坊歌妓
C
唐玄宗的宠妃
D
平民绣女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念奴为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女。元稹《连昌宫词》有诗云:“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自注曰: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篴,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
16、李白的两首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其中的一首就是《忆秦娥·箫声咽》。请问,另一首是什么?()
A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B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C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A为唐代词人韦庄词作;B为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C为李白作。
17、大散关是南宋与金在西线的交界处,陆游曾带兵出入,并写下“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请问,“大散关”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A
山西朔州
B
陕西宝鸡
C
甘肃威武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诗句出自陆游《书愤》。南宋定都临安后,以淮河和大散关作为宋金两国的分界线,即今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以南为南宋,分界线以北为金。
18、《李延年歌》是汉代宫廷音乐家李延年创作的小诗,其中有名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此诗以简括的语言,赞颂了一位举世无双的绝色美女。诗中所叙佳人是:()
A
作者的妻子
B
作者的母亲
C
作者的妹妹
D
作者所爱慕之人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想把妹妹献给武帝为妃,请平阳公主代为引荐。
19、《山海经》共一十八卷,主要由《山经》与《海经》两部分组成,并又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藏山经、海内经、海外经和大荒经,下列选项中各部分与所叙内容匹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藏山经:帝俊、黄帝
B
海内经:山川地理
C
海外经:夸父追日、刑天断首
D
大荒经: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山海经》分为“山经”与“海经”。山经:五藏山经主要纪录有关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亦叙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海经:海外经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也有些古老神话零片的记叙,如夸父追日、刑天断首。内经主要记海内神奇事物,如昆龙景象、建木形态、巴蛇、雷神等。大荒经主要记录了一些有关帝俊和黄帝的神话。
20、在《楚辞·离骚》中,第一句是“帝高阳之苗裔兮”,这位“帝”的父亲叫()
A
伯庸
B
叔原
C
灵均
D
正则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解析
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解析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为:“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这里的“帝”应指屈原自己。“……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意为“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即屈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21、假如古代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hcs/2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