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舒克学古诗妙趣横生数字诗,气势磅礴咏华

发布时间:2022/12/4 22:08:41   点击数: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舒克,我是一只聪明可爱的小老鼠。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一起学习中小学古诗词吧。

《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解释:冬天下雪了,一片一片的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天地白茫茫的一片,飘落的雪花落入梅花丛里,和洁白的梅花融为一体,无法分辨。

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大画家郑板桥。有一年冬天,他踏雪游览,正好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这群读书人看到郑板桥衣着朴素,便以为他不懂作诗,就故意为难,请他即兴作诗一首。谁知郑板桥略加思索,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这首清新隽永的诗篇。小朋友,以貌取人,自命不凡,是不是大错特错啊?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将这首含蓄蕴藉的数字诗给略微改动了一下,变成了一个谜语。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小朋友,你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

拓展:郑板桥不但擅长作诗,还十分喜爱绘画,他尤其喜欢画竹子,还写了好多和竹子有关的诗作。《咏竹》: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一两支竹子,四五片绿叶,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叠叠。这样的竹子你们喜欢吗?

《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是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一字诗”。九个“一”巧妙嵌入诗中,意境深远,情趣高雅。

问题:小朋友,请你问问你的爸爸妈妈,他们还知道有哪些著名的数字诗吗?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释:洁白的鹅儿把长长的颈项弯曲起来了,向着高高的天空鸣叫。鸣叫声激越嘹亮,发散四方。绿水悠悠,鹅儿浮游其中,多么自由自在!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悠悠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躯体不断前行,又多么快乐。小朋友,你们是不是也想做一只引吭高歌,游来游去的大白鹅了。

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唐朝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骆宾王。小时候的骆宾王聪明伶俐,智慧好学,尤其喜欢作诗。骆宾王居住的村子外面有一口池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这位客人早就听说骆宾王的大名了,便指着池塘的鹅儿要他以鹅作诗。七岁的骆宾王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写出了这首流传千古,朗朗上口的《咏鹅》。小朋友骆宾王是不是一位小神童啊?

拓展:其实啊,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能够吟诗作对,出口成章的小神童。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叫寇准。有一次七岁的寇准和大人们一起去爬华山。到了山顶,寇准被华山的巍峨险峻和壮丽景色所感染,于是就做了一首气势宏伟的诗歌。

《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

小朋友,读了这首大气磅礴的咏华山诗,你是不是仿佛身临其境,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华山游玩啊。

问题:小朋友,你还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神童和他们的作品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rapuluowangsi.com/hsshcs/24903.html
------分隔线----------------------------